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80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包括:第一组件包括与床身相对固定的纵向执行件,纵向执行件上下伸缩以升/降第二组件;第二组件包括与第一组件相对固定的横向执行件,横向执行件前后伸缩以推/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配置为沿边框料输送方向排布呈列的多个夹爪,夹爪由边框料宽向夹持并托举边框料;第一组件顶升以使所述夹持组件对边框料的承载高度高于角码穿设的安装高度;第二组件伸出使夹持组件位移以输送边框料;第一组件落下、第二组件缩回后夹持组件复位以进行循环动作。本结构通过对光伏边框料加工过程的分析将边框料的位移拆解为多级运动并通过传动结构的配合实现区别于传统带式输送的往复式动作形式。式动作形式。式动作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铝合金边框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光伏组件的生产过程中,电池片和玻璃、EVA胶膜、TPT背板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真空条件下粘结融合在一起后就要进行装框,即用铝合金边框将电池片及玻璃组件围绕固定以保护电池片及玻璃组件。
[0003]铝合金边框的由铝型材制成,首先要对铝型材进行切割,切割下来的铝型材通过输送机输直接送至穿角码设备上。通常,铝合金边框由4根铝型材通过角码组合在一起,边框材料的加工厂向组装厂供货时,短边框需穿入角码并通过铆点压合在一起,长边框无角码,但是需预先冲好铆点,组装厂在放入电池板后,将长边框插入角码即可完成组框。角码上设计有齿槽,使角码与边框通过铆点压合后不会松动。
[0004]在自动化生产设备上,铝合金边框型材通过输送结构达到穿角码工位上,配合穿角码工装进行角码装配。传统的以人工运输为主,可以保证工作精度,但是及其浪费人力资源。进而有一些皮带式的输送结构,但是型材在传输过程中方向难以保持一致,而且无法进行精确的定位,导致角码穿设工位上安装不整齐的问题。
[0005]例如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加工铝型材门窗用自动涂胶穿钢片及穿角码装置》,申请号为201210487820.9,其公开了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底座,在两支撑底座的每一端均设有一移动支撑座,在每一支撑底座上均设有位于两移动支撑座内侧的两个固定支撑座,在每个固定支撑座的倾斜侧面一侧均设有一涂胶机构,在每个支撑底座的同一端的移动支撑座和固定支撑座之间依次设有并排安装在支撑底座外侧的穿钢片机构和两套穿角码机构,移动支撑座驱动机构、压紧气缸、涂胶机构、穿钢片机构和穿角码机构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
[0006]该技术专利虽然也是用于型材角码穿设的自动化设备,但是其并不具备自动输送料结构。因此,或者通过人工上料的方式进行装夹送料,但是显然会极大影响工作效率及浪费人力。或者通过外接的输送设备,通常为皮带式输送,但是这种送料方式无法进行精准的定位控制,亦或者通过其他机械臂进行辅助摆正等等。从设计开发角度,这些方式都会极大的浪费成本,且达不到自动化匹配的要求,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解决了光伏铝合金自动加工设备上进行连续送料的问题,特别是可以通过结构的独立动作进行稳定的往复式送料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在自动化设备上于其他工序装置进行动作匹配的问题。
[0008]本方案中涉及的: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配合于床身上并与其
两侧的角码穿设结构进行单侧角码分步安装或双侧角码同步安装;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夹持组件。
[0009]第一组件包括与床身相对固定的纵向执行件,纵向执行件上下伸缩以升/降第二组件。第一组件提供了整体向上位移的动力及传动,通过第一组件的顶升或转动,夹持组件可以略高于角码穿设的加工高度,从而在第二组件产生横向位移时,夹持组件也不会碰撞装夹工位。第一组件中的纵向执行件可以是气缸及相应导向结构,也可以是电缸及相应导向结构。
[0010]第二组件包括与第一组件相对固定的横向执行件,横向执行件前后伸缩以推/拉夹持组件。第二组件提供了夹持组件进行横向为的动力及传动,通过第二组件的伸缩或转动,夹持组件可以在横向方向上进行送料的位移动作。第二组件中的横向执行件可以是电缸及相应导向结构,也可以气缸及相应导向结构。
[0011]夹持组件配置为沿边框料输送方向排布呈列的多个夹爪,夹爪由边框料宽向夹持并托举边框料;夹持组件的作用是能够准确且稳定的夹持住边框梁,结合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进行位移,达到输送目的。
[0012]值得注意的是,本结构不用于其他带式输送方式的是,第一组件顶升以使夹持组件对边框料的承载高度高于角码穿设的安装高度,第二组件伸出使夹持组件位移以输送边框料,第一组件落下、第二组件缩回后夹持组件复位以进行循环动作。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在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提供送料的位移时,夹持组件还是能够准确的固定住边框梁,即边框料始终保持一个随时可以便于两端加工的状态下。作为光伏型材的特点,需要其具有较高的装配精度,因此夹持组件的作用是为了能够在提供位移时的稳定同时,确保边框料不会因为运动或震荡产生偏转,这对于角码穿设极为重要。至少需要夹持组件确保边框料在变换位置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一基础高度,这对于相适配的角码穿设结构也很重要。
[0013]优选的是,边框料传送机构配置为对称结构,两侧的夹持组件对称布置以从边框料的两端侧进行托举;考虑到大多数边框料长度是不一致的,因此通过对其两端的夹持及移动可以实现完整移动,而且能够提高送料的平稳能力,其次对于两端的角码穿设也是有定位作用的。另外,通过对称结构的布置,可以实现双侧同步装配,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单侧单独装配。那么,每一夹持组件由对应的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驱动,这样自动化设备的灵活性就得到了体现,可以进行单独控制或同步控制。
[0014]优选的是,边框料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待料区和第二待料区;第一待料区包括第一待料架;第二待料区包括第二待料架;第一待料架与第二待料架上均包括有多组用于放置边框料的放置工位。大多数的设备采用的是料带方式进行上料或下料,那么则需要增加人工管理或者机械手辅助,显然成本增加,同时放置位置不准确,影响定位。本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与移动送料的主体结构适配,对每根边框料的装卸来确定其在整个送料及穿角码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精度。
[0015]优选的是,夹爪包括夹头、驱动件和托板;夹头包括相向/相背位移的夹块;夹头由驱动件控制位移;托板布置于夹头的一侧以在夹头打开状态下承载边框料。夹头的作用是进行边框料的夹持固定,托板的作用包括多个,第一、托板可以在夹头打开无夹持力的作用下承载边框料,避免其产生窜动。第二,托板上用于承载边框料的面为平面,这样可以增加边框料放置的稳定性,不会使其产生角度偏移。第三,托板可以提供一个适配于穿角码结构
加工高度的送料高度,这个高度结合第二组件的送料高度可以为穿角码工序增加定位的便利性。而且这个高度是可以根据托板的安装高度进行适配或调整的。甚至是如果需要进行不同工序组合时,可以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的托板来进行高度调整。
[0016]优选的是,第一组件包括行程方向相同的:第一纵向执行件和第二纵向执行件;
[0017]第一纵向执行件回缩并同时压缩第二纵向执行件的活动行程以降下第二组件,第二纵向执行件伸出并同时拉伸第一纵向执行件的活动行程以顶升第二组件。
[0018]第一纵向执行件与第二纵向执行件的工作关系是一个组合式方式,两者之间形成反向的协助,可以提高动作的稳定性。本方式可以通过对另一组执行件的微弱调整确定一个最适配的动力组合,例如第一纵向执行件推出时,可以给第二纵向执行件提供微小气压也同向推出,那么可以增加顶升速度,对于一些质量较大的边框料或者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配合于床身上并与其两侧的角码穿设结构进行单侧角码分步安装或双侧角码同步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包括与床身相对固定的纵向执行件,纵向执行件上下伸缩以升/降第二组件;第二组件,包括与第一组件相对固定的横向执行件,横向执行件前后伸缩以推/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配置为沿边框料输送方向排布呈列的多个夹爪,所述夹爪由边框料宽向夹持并托举边框料;所述第一组件顶升以使所述夹持组件对边框料的承载高度高于角码穿设的安装高度;所述第二组件伸出使所述夹持组件位移以输送边框料;第一组件落下、第二组件缩回后夹持组件复位以进行循环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配置为对称结构;两侧的所述夹持组件对称布置以从边框料的两端侧进行托举;每一所述夹持组件由对应的所述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待料区和第二待料区;第一待料区,包括第一待料架;第二待料区,包括第二待料架;所述第一待料架与所述第二待料架上均包括有多组用于放置边框料的放置工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角码穿设的边框料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夹头、驱动件和托板;夹头,包括相向/相背位移的夹块;夹头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张志龙马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威格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