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79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血斑槽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通孔,通孔与血斑片过滤槽槽口相对应,血斑片过滤槽均位于血斑槽板板体的一侧,通过槽口与板体相连;所述血斑片过滤槽使血斑片不能通过,反应液体能通过,从而将血斑片分离。血斑槽板上的血斑片过滤槽与微孔板孔洞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确保血斑片在血斑片过滤槽内部,又能维持反应液体与血斑片的正常反应,提高孵育效率,在去除血斑片时,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用手提起,具有结构简单、快速方便、无交叉污染的特点,使用效果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

技术介绍

[0002]干血斑片,即将全血滴于滤纸片上经干燥后而获得,因其所需样本量少、制备方法简单、储存及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在大规模疾病筛查中,比如遗传代谢类疾病中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荧光反应法、串联质谱法等分析方法,对待测组分进行分析从而反映患者的诊断结果。
[0003]通常,在干血斑法分析操作过程中,微孔反应板中的血斑片是通过使用打孔器获得的,直径为3mm,在反应结束后通过拍打等方式从微孔反应板中甩出血斑片,此过程费时费力,并且还可能需要借助镊子等将血斑片夹出,即使将镊子消毒,也会增加样本交叉污染的风险,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干血斑分析方法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快速方便、无交叉污染,适用于微孔板的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所述血斑槽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通孔,通孔与血斑片过滤槽槽口相对应,血斑片过滤槽均位于血斑槽板板体的一侧,通过槽口与板体相连;所述血斑片过滤槽使血斑片不能通过,反应液体能通过,从而将血斑片分离。
[0007]有益效果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09]1.确保血斑片在血斑片过滤槽内部,又能维持反应液体与血斑片的正常反应,提高孵育效率,在去除血斑片时,只需要将血斑槽板直接用手提起。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快速方便、无交叉污染的特点,使用效果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血斑片过滤槽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

血斑片过滤槽,2

槽板,3

槽口,4

槽柱,5

槽箍,6

槽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
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16]为了方便叙述,本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干血斑法分析操作过程中存在增加样本交叉污染、影响检测结果判断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
[0018]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所述血斑槽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通孔,通孔与血斑片过滤槽槽口相对应,血斑片过滤槽均位于血斑槽板板体的一侧,通过槽口与板体相连;所述血斑片过滤槽使血斑片不能通过,反应液体能通过,从而将血斑片分离。
[0019]进一步的,所述阵列分布的通孔与96微孔板或384孔板的孔洞位置一一对应,血斑片过滤槽槽体可伸入微孔板,与微孔板容腔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槽口外侧的直径略小于微孔板孔洞直径,槽体长度小于微孔板孔洞深度。
[0020]进一步的,所述血斑槽板设有支撑部,使在微孔板上支撑血斑槽板与固定血斑片过滤槽。使孵育过程中血斑槽板稳定,96孔震荡不会使血斑槽板飞出脱离或错位。同时结束孵育时方便将血斑槽板拿起,与96孔板垂直分离,避免交叉污染。
[0021]进一步的,所述血斑片过滤槽包括槽口、槽柱、槽箍、槽底,槽柱沿槽口中心的垂直方向均匀阵列,其一端外侧与槽口内侧相连,另一端内侧与槽底外侧相连,槽柱中间段与槽箍相连,槽底中间开有圆孔。槽柱和槽底分别防止血斑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脱离血斑片过滤槽,槽箍防止血斑片呈竖直状态从槽柱的间隙中脱离,同时反应液体可以通过槽柱的间隙和槽底的孔洞来回流淌并与血斑片充分反应,最大程度增加反应效率,同时方便孵育结束时孵育液从槽体中流出,减少分离带来的孵育液损耗。
[0022]进一步的,所述槽底中间开有圆孔直径大于2mm小于3mm。槽底圆孔既方便孵育时液体的流动,提高孵育效率,同时孵育结束时,圆孔直径的设计保证在防止血斑片脱离同时,尽可能的方便孵育液从槽体中流出。
[0023]进一步的,所述槽箍与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2mm小于3mm。考虑到血斑片的大小,合理设计槽箍的位置保证防止血斑片呈竖直状态从槽柱的间隙中脱离血斑片过滤槽。
[0024]进一步的,所述槽柱的数量为7

9个,优选为8个,其近槽口端内侧开有45度的倒角。开口内侧倒角使开口更利于血斑片进入。槽柱过多不利于反应液的充分反应,过少难以防止反应过程中血斑片从柱间隙中脱离。
[0025]进一步的,所述槽柱长度为5

9mm。可合理选择不同的长度,使槽体匹配适合不同孔深和孔底形状的微孔板。
[0026]实施例1
[0027]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血斑片过滤槽1均匀阵列于槽板2上,每个血斑片过滤槽1与96孔微孔板孔洞一一对应,如图2所示,槽柱4以槽口3的中
心圆周阵列,槽柱4上端外侧与槽口3内侧相连,槽柱4顶部有45度的倒角,槽柱4底端内侧内接槽底6,槽底6中间开有圆孔,圆孔直径略小于3mm,槽箍5底侧与槽底6上侧的间隙略小于3mm。
[0028]将上述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放置于96孔微孔板中,通过3mm打孔器将直径为3mm的血斑片打入血斑片过滤槽1中,血斑片落于槽底6之上,通过移液器将反应液体加入到96孔微孔板中,然后将其放入孵育振荡器中孵育,孵育振荡器使96孔微孔板按相反方向来回振荡,槽柱4和槽底6分别防止血斑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脱离血斑片过滤槽1,槽箍5防止血斑片呈竖直状态从槽柱4的间隙中脱离血斑片过滤槽1,同时反应液体通过槽柱4的间隙和槽底6的孔洞来回流淌并与血斑片充分反应,待孵育振荡结束后,直接用手捏住槽板2两侧支撑部将血斑槽板提起,液体会从槽底6和槽柱4的间隙中流回96孔中,只剩余反应结束后的血斑片存于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斑槽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通孔,通孔与血斑片过滤槽槽口相对应,血斑片过滤槽均位于血斑槽板板体的一侧,通过槽口与板体相连;所述血斑片过滤槽使血斑片不能通过,反应液体能通过,从而将血斑片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分布的通孔与96微孔板或384孔板的孔洞位置一一对应,血斑片过滤槽槽体可伸入微孔板,与微孔板容腔相适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斑槽板设有支撑部,使在微孔板上支撑血斑槽板与固定血斑片过滤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去除血斑片的血斑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斑片过滤槽包括槽口、槽柱、槽箍、槽底,槽柱沿槽口中心的垂直方向均匀阵列,其一端外侧与槽口内侧相连,另一端内侧与槽底外侧相连,槽柱中间段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振景叶松弭兆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