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70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外壳、第二限位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水箱,所述外壳的内壁焊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内均嵌入固定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内安装有风机,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面安装有第一盘管,且第二隔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盘管,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顶端面均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面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限位架的底端面和第一限位架的顶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第二限位架的底端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滑动套接在第二连接杆内,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后端安装有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操作便捷,后期维护方便快捷和散热效率高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柜
,具体为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0003]但现有的控制柜使用时内部散热效果不佳,且使用时无法快速对内部线路进行固定,造成内部线路杂乱,影响后期检修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外壳、第二限位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水箱,所述外壳的内壁焊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面安装有第一盘管,且第二隔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盘管,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顶端面均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面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限位架的底端面和第一限位架的顶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后端安装有水箱,且水箱内安装有水泵。
[000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底端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相对外壳呈矩形阵列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内均嵌入固定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内安装有风机。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架的底端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滑动套接在第二连接杆内。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架内转动安装有螺栓,且螺栓转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架内。
[0010]优选的,所述水泵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第二盘管液体连通,第二盘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一盘管液体连通,且第一盘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水箱液体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端面嵌入固定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与水箱液体连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操作人员在使用外壳时,人员将冷却液体注入水箱内,注入后人员外接电源打开水泵,水泵启动抽取冷却水体通过第三连接管供入第二盘管内,供入后水体通过第二连接管、第一盘管和第一连接管回流到水箱内再次使用,使外壳内冷却效率更高,方便通过第二连接管、第一盘管和第一连接管和第二盘管内的水体快速对外壳内进行冷却的同时,人员外接电源打开风机对内部再次进行冷却,使
内部冷却效果更高,防止内部温度过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架,操作人员在使用外壳内内部进行排线时,人员将线路放置在第二限位架底端面和第一限位架顶端面的固定件内,放置后人员下降第二限位架,将线路固定安装在固定件内进行限位,限位后人员转动螺栓对第二限位架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可,方便后期快速对线路进行安装和固定,固定后人员维护和检修方便快速,防止内部线路杂乱,影响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隔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块;2、外壳;3、第一连接管;4、第一盘管;5、第一限位架;6、固定管;7、固定架;8、第二连接管;9、第一连接杆;10、第二限位架;11、固定件;12、第一隔板;13、螺栓;14、第二连接杆;15、第二盘管;16、第二隔板;17、第三连接管;18、水泵;19、进液管;20、水箱;21、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外壳2、第二限位架10、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6和水箱20,外壳2的内壁焊接有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6,外壳2的外表面底端安装有支撑块1,支撑块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1相对外壳2呈矩形阵列分布,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6内均嵌入固定有固定管6,且固定管6内安装有风机21,第一隔板12的底端面安装有第一盘管4,且第二隔板16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盘管15,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6的顶端面均焊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的顶端面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4,第二限位架10的底端面和第一限位架5的顶端面均固定安装
有固定件11,通过设置第一盘管4和第二盘管15,操作人员在使用外壳2时,人员将冷却液体注入水箱20内,注入后人员外接电源打开水泵18,水泵18启动抽取冷却水体通过第三连接管17供入第二盘管15内,供入后水体通过第二连接管8、第一盘管4和第一连接管3回流到水箱20内再次使用,使外壳2内冷却效率更高,方便通过第二连接管8、第一盘管4和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盘管15内的水体快速对外壳2内进行冷却的同时,人员外接电源打开风机21对内部再次进行冷却,使内部冷却效果更高,防止内部温度过高。
[0024]第二限位架10的底端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杆9,且第一连接杆9滑动套接在第二连接杆14内,第二限位架10内转动安装有螺栓13,且螺栓13转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架5内,外壳2的外表面后端安装有水箱20,且水箱20内安装有水泵18,水泵18通过第三连接管17与第二盘管15液体连通,第二盘管15通过第二连接管8与第一盘管4液体连通,且第一盘管4通过第一连接管3与水箱20液体连通,水箱20的顶端面嵌入固定有进液管19,且进液管19与水箱20液体连通,通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外壳(2)、第二限位架(10)、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6)和水箱(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壁焊接有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6),所述第一隔板(12)的底端面安装有第一盘管(4),且第二隔板(16)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盘管(15),所述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6)的顶端面均焊接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的顶端面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4),所述第二限位架(10)的底端面和第一限位架(5)的顶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件(11),所述外壳(2)的外表面后端安装有水箱(20),且水箱(20)内安装有水泵(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外表面底端安装有支撑块(1),支撑块(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1)相对外壳(2)呈矩形阵列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佳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