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泡曝气领域,气泡曝气专用结构,包括主气道(1)、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为特斯拉阀结构;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二端(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曝气器、曝气装置、污水环保处理曝气池
[0001]本技术属于液体气泡曝气领域,具体涉及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曝气器、曝气装置、污水环保处理曝气池。
技术介绍
[0002]液体气泡曝气是指将气体通入液体,在液体中产生大量气泡,依靠气泡内气体与液体之间的物质交换,迫使液体中溶解气体(比如氧气、二氧化碳、氯气、臭氧等)含量增加的工程技术。液体气泡曝气广泛运用于养殖、消毒杀菌、化工生产、污水净化处理等等领域。
[0003]为了使液体中气泡分布均匀,增加液体溶解气体的效率,现有技术研发了曝气装置静止的微孔曝气件(比如气石、气石盘、气石条、微孔曝气管、CN201510976282.3 一种含有曝气单元的曝气装置);以及依靠使曝气装置运动时刻切换气泡产生位置的运动曝气装置(比如:CN201510779931.0一种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其应用);
[0004]现有技术的运动曝气装置存在运动的固体部件,难以避免磨损,导致寿命降低;气泡在液体中合并导致的局部冲击会导致部件受损,导致寿命降低。
[0005]现有技术的静止的多孔曝气件,一般依靠至少两个以上的微孔(比如气石,微孔曝气管),来实现在液体中多个位置产生气泡;
[0006]现有技术的静止的多孔曝气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7]技术问题1、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各个微孔的尺寸并非完全统一,导致各个微孔的出气速度差异较大,导致出气速度差距极大。
[0008]技术问题2、由于空间物理的限制,各个微孔到入气口的距离不一致,距离入气口近的微孔气压大,距离进气位置远的微孔气压小,导致出气速度差距极大。
[0009]技术问题3、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各个微孔的出气速度差距,生产商不得不做微孔做得很细,微孔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了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的设计方法、曝气结构、曝气器、曝气装置、污水环保处理曝气池。
[0011]1、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的设计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主气道(1)、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
[0012]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
[0013]主气道(1)、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连接方式设计如下: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二端(2
‑
2)与主气道(1)相通;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一端(2
‑
1)与外部相通;
[0014]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内:在压差绝对值大小不变、气体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气体从第二端(2
‑
2)流到第一端(2
‑
1)的阻力 大于 气体从第一端(2
‑
1)流到的第二端(2
‑
2)的阻力;
[0015]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内:气体从第二端(2
‑
2)流到第一端(2
‑
1)时,气体速度越大,流阻系数越大。
[0016]2、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主气道(1)、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
[0017]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
[0018]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为特斯拉阀结构;
[0019]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二端(2
‑
2)与主气道(1)相通;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一端(2
‑
1)与外部相通;
[0020]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内:从第一端(2
‑
1)到第二端(2
‑
2)的方向为低流动阻力方向;
[0021]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内:从第二端(2
‑
2)到第一端(2
‑
1)的方向为高流动阻力方向。
[0022]3、如2所述的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曝气孔(K);每个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一端(2
‑
1)单独与一个曝气孔(K)相通。
[0023]4、如2或3所述的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在曝气装置或曝气原件或曝气设备内。
[0024]5、如2或3所述的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主气道(1)的壁的材料、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壁的材料,二者均为塑料。
[0025]6、如2或3所述的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气体通道结构空间刻蚀于板状的固体(0)。
[0026]7、如2或3所述的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气体通道结构采用注塑成型工艺产生。
[0027]8、曝气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如2或3所述的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
[0028]9、曝气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包括如8所述的曝气器,还包括气泵(4),气泵(4)的出气口与主气道(1)相通。
[0029]10、如9所述的曝气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还具有蓄电池,蓄电池具备向气泵(4)
[0030]11、如2或3所述的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一端(2
‑
1)与外部之间还具有第一气体控制结构(9)。
[0031]12、如2或3所述的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二端(2
‑
2)与主气道(1)之间还具有第二气体控制结构(10)。
[0032]13、污水环保处理曝气池,包含曝气器,采用气泡曝气,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曝气器具有如2或3所述的液体气泡曝气专用结构。
[0033]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
[0034]技术原理:利用特斯拉阀结构高阻流向上,流速越大气体阻力越高的特性,自动抑制各个曝气孔(K)的流量,起到均衡各个曝气孔(K)气体流量的作用。
[0035]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自动抑制各个孔的气体流量,具有降低各个曝气孔(K)出气速度的差异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气泡(3)分布更加均匀的有益效果。
[0036]有益效果2:本技术降低了孔(K)的粗细对气泡分布均匀程度的影响,降低了生产工艺对曝气效率的影响,相比现有技术更加适应曝气效率要求高的场合,提高了曝气技术的适应性。
[0037]有益效果3:本技术能够自动抑制各个孔的气体流量,克服了
‘
离进气位置远近不同的曝气孔(K) 的出气速度不一致
’
的技术问题,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不同位置的孔的出气速度更加均匀。
[0038]有益效果4:本技术降低了孔(K)的粗细对气体流速的影响,降低了孔大小对曝气效率的影响,堵孔的可能性降低了,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0039]有益效果5:本技术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制造,成本低廉。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泡曝气专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道(1)、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为特斯拉阀结构;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二端(2
‑
2)与主气道(1)相通;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一端(2
‑
1)与外部相通;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内:从第一端(2
‑
1)到第二端(2
‑
2)的方向为低流动阻力方向;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内:从第二端(2
‑
2)到第一端(2
‑
1)的方向为高流动阻力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曝气专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孔(K);每个无可动部件阀结构(2)的第一端(2
‑
1)单独与一个曝气孔(K)相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泡曝气专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