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27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基座、静触头、电磁驱动组件、以及动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绝缘座、弹片、以及动触头,弹片的右端与动触头铆接,左端与绝缘座一体成型,弹片在绝缘座和动触头之间形成有折弯部,弹片连接有动触头的一端朝向静触头折弯,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形成夹角,从而改变动静触点在分断时的起弧位置,确保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断电弧从静触头平面边缘的四分之一处发出,并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时电弧的方向朝向灭弧室,实现电弧方向的可控性,避免电弧进入继电器的电磁驱动组件造成损坏,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继电器中,动触头通过弹性金属材料设计出的弹片连接,当继电器线圈通电使动静触头闭合时,弹片弯曲形成一定的压力,作用在动静触点间,使触点可靠闭合。
[0003]现有继电器结构的触点在分断时,分断时动触点的中心顶点会回到静触点的平面中心,电弧方向随机,在分断过程中电弧会沿最短路径移动,直至分断。但在实际中还是会出现不确定的最短路径,也就产生了电弧会向静触点边缘四周随机发出的问题,如果部分电弧进入继电器电磁驱动机构,会造成机构失效,继电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电弧方向不可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基座、若干组沿前后方向排列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静触头、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侧底部的电磁驱动组件、以及位于所述静触头下方的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绝缘座、弹片、以及与所述静触头对应接触的动触头;所述绝缘座通过弹性组件安装在所述电磁驱动组件上方;所述弹片的右端与所述动触头铆接,左端与所述绝缘座一体成型,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静触头的下方;所述绝缘座上铆接有呈L形的衔铁,所述衔铁向下延伸至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的左侧,所述电磁驱动组件与所述衔铁吸合,以驱动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闭合;所述弹片在所述绝缘座和所述动触头之间形成有折弯部,以令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形成夹角,在分断时的分离点靠近所述静触头平面固定一侧的边缘,并引导电弧朝向固定一侧。
[0005]优选的,在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右侧形成有灭弧室,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时的分离点处于所述静触头平面的中心点与边缘点之间的中点处,并朝向所述灭弧室一侧。
[0006]优选的,所述静触头的触点面为平面,动触头的触点面为球形曲面。
[0007]优选的,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铁架、绕制在所述铁架上的线圈、以及安装在所述铁架上的静铁芯。
[0008]优选的,所述绝缘座与所述衔铁通过铆钉铆接。
[0009]优选的,所述弹片的左端开设有供所述铆钉穿入的通孔,左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动触头的安装孔。
[0010]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面开设有所述静触头和所述线圈的接线端伸出的通槽。
[0011]由上可知,应用本技术提供的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的动触头组件包括绝缘座、弹片、以及动触头,弹片的右端与动触头铆接,左端与绝缘座一体成型,弹片在绝缘座和动触头之间形成有折弯部,电磁驱动组件的静铁芯与衔铁吸合后,衔铁
令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并且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形成夹角,从而改变动静触点在分断时的起弧位置,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时的分离点处于静触头平面的中心点与边缘点之间的中点处,确保静触头在分断时触点的分离点处于静触头平面边缘的四分之一处,分断电弧从静触头平面边缘的四分之一处发出,并且电弧方向朝向灭弧室一侧,实现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时电弧的方向朝向灭弧室,实现电弧方向的可控性,避免电弧进入继电器的电磁驱动组件造成继电器损坏,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总装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内部结构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动触组件结构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弹片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动静触头分断临界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现有的继电器中通过动静触头接触实现闭合,闭合后的动触头的中心顶点在弹片受力变形后移动到静触头的约四分之一处,此时以静触点平面为水平参考面,分断时动触头的中心顶点又回到静触头的平面中心,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时,触点的分断电弧从静触头中心部发出,向四周边缘外移至最后分断,电弧方向随机,如果部分电弧进入继电器电磁驱动机构,会造成机构失效,造成继电器损坏。
[0020]为了解决上述电弧方向不可控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如图1

2所示,包括外壳32、固定在外壳32内侧的基座 31、若干组沿前后方向排列安装在基座31上的静触头10、固定在外壳32内侧底部的电磁驱动组件33、以及位于静触头10下方的动触头组件,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静触头10包括两个,动触头组件包括绝缘座22、弹片21、以及与静触头10对应接触的动触头20,静触头10的触点面为平面,动触头20 的触点面为球形曲面。
[0021]具体的,为了实现动触头20与静触头10接触闭合,绝缘座22通过弹性组件24安装在电磁驱动组件33上方,如图3所示,弹片21的右端与动触头 20铆接,左端与绝缘座22一体成型,动触头20位于静触头10的下方,如图 4所示,弹片21的左端开设有供铆钉25穿入的通孔213,左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动触头20的安装孔212。绝缘座22上铆接有呈L形的衔铁23,衔
铁23的水平端与绝缘座22通过铆钉25铆接,衔铁23的竖直端向下延伸至电磁驱动组件33的左侧,电磁驱动组件33与衔铁23吸合,以驱动动触头20与静触头10接触闭合,当电磁力去除后通过弹性组件24将绝缘座22上的弹片21 和动触头20复位,使得动触头20与静触头10分断。
[0022]进一步的,电磁驱动组件33包括铁架35、绕制在铁架35上的线圈34、以及安装在铁架35上的静铁芯36,衔铁23向下延伸至静铁芯36的左侧。线圈34导通后产生电磁力,使得静铁芯36与衔铁23吸合,进而通过衔铁23 驱动绝缘座22压缩底部弹性组件24,左端与绝缘座22连接的弹片21带动右端的动触头20向上移动翘起,使得动触头20与静触头10接触闭合。在外壳 32顶面开设有供静触头10和线圈34的接线端37伸出的通槽,方便与外部连接。
[0023]为了实现控制动触头20与静触头10分断时电弧的方向,在动触头20与静触头10的右侧形成有灭弧室,弹片21在绝缘座22和动触头20之间形成有折弯部211,电磁驱动组件33的静铁芯36与衔铁23吸合后,衔铁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2)、固定在所述外壳(32)内侧的基座(31)、若干组沿前后方向排列安装在所述基座(31)上的静触头(10)、固定在所述外壳(32)内侧底部的电磁驱动组件(33)、以及位于所述静触头(10)下方的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绝缘座(22)、弹片(21)、以及与所述静触头(10)对应接触的动触头(20);所述绝缘座(22)通过弹性组件(24)安装在所述电磁驱动组件(33)上方;所述弹片(21)的右端与所述动触头(20)铆接,左端与所述绝缘座(22)一体成型,所述动触头(20)位于所述静触头(10)的下方;所述绝缘座(22)上铆接有呈L形的衔铁(23),所述衔铁(23)向下延伸至所述电磁驱动组件(33)的左侧,所述电磁驱动组件(33)与所述衔铁(23)吸合,以驱动所述动触头(20)与静触头(10)接触闭合;所述弹片(21)在所述绝缘座(22)和所述动触头(20)之间形成有折弯部,令所述弹片(21)连接有动触头(20)的一端朝向所述静触头(10)折弯,以令所述动触头(20)与静触头(10)接触时形成夹角,在分断时的分离点靠近所述静触头(10)平面固定一侧的边缘,并引导电弧朝向固定一侧。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