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215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6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渠结构,其包括暗渠、带孔盖板、生态袋层、植被层以及清理组件,所述带孔盖板盖设于暗渠顶部,所述生态袋层和植被层自下而上依次设于带孔盖板顶部,所述带孔盖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一端连通于暗渠,所述安装孔另一端贯穿生态袋层和植被层,所述带孔盖板顶部沿安装孔周向方向设有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顶部高于植被层;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滤箱、齿条组以及第一齿轮组,所述滤箱迎水面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滤箱设于暗渠内且正对安装孔,所述齿条组固定设于滤箱外壁,所述第一齿轮组设于环形翻边与滤箱之间且啮合于齿条组。本申请具有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暗渠污染水体,提高水体质量的效果。质量的效果。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渠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生态水渠具有生态功能和水处理功能,因此,生态水渠逐渐成为治理面源污染的场所。
[0003]目前,授权公告号CN2122708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生态排水渠,包括沟渠,所述沟渠包括底面和倾斜的护坡,所述底面与两个护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混凝土护脚,两个混凝土护脚之间留有间隔形成自然区,沟渠的护坡上设置有生态砌块,生态砌块由混凝土护脚向沟渠的护坡顶部方向铺设,沟渠的护坡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压顶,所述护坡上设置有通向农田的排水管,排水管由护坡内穿过,所述排水管伸至农田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沟渠的底面设置混凝土护脚。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水渠虽然能减弱雨水冲刷,提高水渠稳固性,但是面源污染物仍旧可以以雨水径流的方式进入水渠,致使水渠内水体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水渠污染水体,以实现提高水体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渠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渠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生态渠结构,其包括暗渠、带孔盖板、生态袋层、植被层以及清理组件,所述带孔盖板盖设于暗渠顶部,所述生态袋层和植被层自下而上依次设于带孔盖板顶部,所述带孔盖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一端连通于暗渠,所述安装孔另一端贯穿于生态袋层和植被层,所述带孔盖板顶部沿安装孔周向方向设有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顶部高于植被层;
[0008]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滤箱、齿条组以及第一齿轮组,所述滤箱迎水面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滤箱设于暗渠内且正对安装孔,所述齿条组固定设于滤箱外壁,所述第一齿轮组设于环形翻边与滤箱之间且啮合于齿条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带孔盖板盖设在暗渠顶部,后将生态袋层铺设在带孔盖板顶部,再将植被层铺设在生态袋层顶部,最后将滤箱、齿条组以及第一齿轮组依次安装在安装孔内。因为暗渠顶部覆盖有带孔盖板、生态袋层以及植被层,所以面源污染物难以进入暗渠污染水体,而暗渠内流水中的杂质则会被滤箱拦截,驱动第一齿轮组带动齿条组,进而提升滤箱,取出滤箱即可清理滤箱内的杂质,从而使得本方案具有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暗渠污染水体,进而提高水体质量的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齿条组包括两根齿条,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两个驱动齿轮,所述齿条相对间隔且固定设于滤箱外壁,其一所述齿条、其一驱动齿轮、另一驱动齿轮以及另一齿条依次啮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其一驱动齿轮,带动另一驱动齿轮,进而使得两个驱动齿轮同时驱动齿条升降,最终实现升降滤箱。
[0012]可选的,还包括第二齿轮组和手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穿设于环形翻边且固定连接于副齿轮,所述副齿轮顶部啮合于主齿轮,所述手轮固定连接于主齿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手轮驱动主齿轮,主齿轮带动副齿轮,进而驱动第一齿轮组,从而方便实现滤箱升降。
[0014]可选的,所述齿条相背一侧开设有燕尾块,所述安装孔内壁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滑动设于燕尾槽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燕尾块在燕尾槽内活动,分别对齿条进行限位导向,从而提高滤箱运动时的稳定性。
[0016]可选的,所述暗渠内底壁开设有沉降槽,所述滤箱底部位于沉降槽内,且所述缺口底壁平齐暗渠内底壁。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缺口底壁平齐暗渠内底壁,所以暗渠内流水中的杂质容易通过缺口进入滤箱,并停留在滤箱位于沉降槽以下的部分不容易逃离。
[0018]可选的,所述沉降槽侧壁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贯穿环形翻边顶部,所述滤箱外壁设有T型块,所述T型块滑动设于T型槽内。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块在T型槽内活动,进一步对滤箱限位导向,进而进一步提高滤箱运动时的稳定性。
[0020]可选的,所述环形翻边顶部盖设有安装盖。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环形翻边顶口处于未封闭状态,所以空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环形翻边顶口进入暗渠内污染水体,而通过安装盖盖设在环形翻边顶部,可以减少污染物进入暗渠。
[0022]可选的,所述带孔盖板顶部和生态袋层之间设有反滤土工布。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滤土工布具有滤水隔土作用,使得植被层中土壤颗粒不容易通过带孔盖板进入暗渠内,而雨水可以通过反滤土工布进入暗渠,旱时水渠内蒸发的水分可以通过带孔盖板、反滤土工布以及生态袋层,进而被植被层涵蓄。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带孔盖板、生态袋层以及植被层可以阻止面源污染物进入暗渠内,驱动第一齿轮组带动齿条组进而提升滤箱,取出滤箱即可清理滤箱拦截的杂质;
[0026]2.两个驱动齿轮同时驱动齿条升降,以实现升降滤箱;
[0027]3.主齿轮带动副齿轮,进而驱动第一齿轮组,以实现滤箱升降。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中A

A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图1中B

B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暗渠;11、沉降槽;2、带孔盖板;21、安装孔;22、环形翻边;23、燕尾槽;24、T型槽;25、安装盖;3、生态袋层;4、植被层;5、清理组件;51、滤箱;511、滤孔;512、
缺口;513、T型块;52、齿条组;521、齿条;522、燕尾块;53、第一齿轮组;531、驱动齿轮;532、转轴;54、第二齿轮组;541、主齿轮;542、副齿轮;55、手轮;6、反滤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态渠结构,参照图1、图2,其包括暗渠1、带孔盖板2、生态袋层3、植被层4、清理组件5以及反滤土工布6,暗渠1呈倒梯形的长条槽状,带孔盖板2、生态袋层3、植被层4以及反滤土工布6自暗渠1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而成。自植被层4顶部向暗渠1方向开设有方形的安装孔21,安装孔21向暗渠1底壁内延伸且形成有沉降槽11,沉降槽11宽度大于暗渠1顶部宽度,清理组件5一端安装在沉降槽11内,清理组件5另一端穿出安装孔21位于植被层4的上方。带孔盖板2、生态袋层3、植被层4以及反滤土工布6层级式阻止面源污染物进入暗渠1内污染水体,利用清理组件5拦截暗渠1内水体中的杂质,以实现提高暗渠1内水体质量。
[0034]带孔盖板2呈槽钢状,带孔盖板2两翼分别抵接插设在暗渠1顶部,且带孔盖板2封闭暗渠1顶部开口,带孔盖板2自上表面向下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透水微孔。反滤土工布6呈与带孔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暗渠(1)、带孔盖板(2)、生态袋层(3)、植被层(4)以及清理组件(5),所述带孔盖板(2)盖设于暗渠(1)顶部,所述生态袋层(3)和植被层(4)自下而上依次设于带孔盖板(2)顶部,所述带孔盖板(2)开设有安装孔(21),所述安装孔(21)一端连通于暗渠(1),所述安装孔(21)另一端贯穿于生态袋层(3)和植被层(4),所述带孔盖板(2)顶部沿安装孔(21)周向方向设有环形翻边(22),所述环形翻边(22)顶部高于植被层(4);所述清理组件(5)包括滤箱(51)、齿条组(52)以及第一齿轮组(53),所述滤箱(51)迎水面一侧开设有缺口(512),所述滤箱(51)设于暗渠(1)内且正对安装孔(21),所述齿条组(52)固定设于滤箱(51)外壁,所述第一齿轮组(53)设于环形翻边(22)与滤箱(51)之间且啮合于齿条组(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组(52)包括两根齿条(521),所述第一齿轮组(53)包括两个驱动齿轮(531),所述齿条(521)相对间隔且固定设于滤箱(51)外壁,其一所述齿条(521)、其一驱动齿轮(531)、另一驱动齿轮(531)以及另一齿条(521)依次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仕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煌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