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601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多层上下布置的卸料虫床、提升系统和布料系统,每层卸料虫床上均铺设有滤布,滤布的一端缠绕在卷筒上,另一端通过牵引绳与前端传动轮连接,多层卸料虫床底部设有集水槽,提升系统置于多层卸料虫床的一端,包括提升支架和滑设在提升支架上的提升平台,提升平台和每层虫床的两侧均设有滑轨,布料系统包括布料小车和布料管,布料管横跨在布料小车正上方,且通过输料软管与供料装置连接,物料通过布料管进入布料小车车斗内,通过布料小车对每层卸料虫床进行布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多层上下布置的卸料虫床、提升系统和布料系统的结合,提高了自动化养殖的效率,节省了人工。节省了人工。节省了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黑水虻,又叫亮斑扁角水虻,腐生性的双翅目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禽畜粪便、农业废弃物及食品工业下脚料,产生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黑水虻不侵入人居环境,也不破坏庄稼,被认为生态安全的,同时2013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将黑水虻列入《可食用昆虫报告》,作为替代畜禽蛋白饲料的资源性昆虫,并在全世界倡导使用、推广。
[0003]但当前的黑水虻养殖系统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幼虫产品质量差、养殖环境不佳、浪费养殖原料、后端筛分效果差等缺点。在目前黑水虻养殖过程中,一次性布施养殖原料,过多的原料施加在养殖容器里,远远大于黑水虻幼虫当天生长的摄取量,导致过剩的原料在养殖过程中随时间发生变化,原料出现变质和腐败,出现板结,造成养殖容器的透气性降低,原料的适口性降低,影响养殖效果。另外,当前存在的黑水虻养殖设备还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养殖容器根据养殖需求自动移动到布料位置,对该虫床上的黑水虻进行布施原料,但每个虫床上都具有动力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过高。
[0004]因此,如何能在保证养殖黑水虻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内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多层上下布置的卸料虫床、提升系统和布料系统;
[0007]每层所述卸料虫床的一端均设有传动轮,另一端均设有卷筒,每层所述卸料虫床上均铺设有滤布,所述滤布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上,另一端通过牵引绳绕过所述传动轮后缠绕在所述卷筒的两侧,多层所述卸料虫床的底部设有集水槽;
[0008]所述提升系统置于多层所述卸料虫床的一端,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平台和提升支架,所述提升平台沿竖直方向滑设在所述提升支架上,所述提升支架对应每层所述卸料虫床位置均设有定位件,所述提升平台对应所述定位件设有限位件,所述提升平台和每层所述卸料虫床的两侧均设有滑轨;
[0009]所述布料系统包括布料小车和布料管,所述布料小车置于所述提升平台上,可沿所述提升平台和每层所述卸料虫床的滑轨的铺设方向往复运动;
[0010]所述布料管穿过所述提升平台后横跨在所述布料小车正上方,且通过输料软管与供料装置连接,物料通过所述布料管的底部进料孔进入所述布料小车车斗内,通过所述布料小车对每层所述卸料虫床进行布料。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卷筒的一侧均连接有链轮和离合器,上下多层的所述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最下层的所述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离合器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卷筒实现所述滤布的铺设和回收;
[0012]所述链轮均为双驱链轮。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卷筒外侧均包裹有卸料护板,所述卸料护板与所述卸料虫床架体固定,所述卸料护板与所述卷筒贴合处设有用于清理滤布残余虫砂的毛刷;
[0014]每层所述卸料虫床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开关,尾端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横跨在所述卸料虫床滤布上,所述挡板两侧通过挡板连杆与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所述卸料虫床尾端两侧的电动推杆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所述电动推杆实现所述挡板的抬起和落下。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的竖梁内侧设置有导轨,所述提升平台沿竖直方向滑设在所述导轨上;
[0016]所述提升支架的底部前端和后端两侧均设有下链轮,顶部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所述第二上链轮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上链轮、所述第一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所述提升支架底部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集水槽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水泵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7]所述定位件由加长螺母为基座,配合螺栓调整高度。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平台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布料小车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提升平台对应所述导轨位置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分上下两层布置;
[0019]所述提升平台上部覆盖有护板,所述布料管穿过所述护板后横跨在所述布料小车的车斗上方,所述提升平台下部两侧设置有所述滑轨;
[0020]所述提升平台底部四角设置有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气缸和定位轴,所述气缸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提升平台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缸的前端与所述定位轴连接,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件配合实现定位。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板的四角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传动链条的第一链条固定座,所述提升平台底层四角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传动链条的第二链条固定座,每个所述第二链条固定座上均设有高强度弹簧,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传动链条带动所述提升平台的升起和落下。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布料小车包括车斗和控制箱,所述车斗和所述控制箱底部均设有一组用于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控制箱内部的第三驱动电机连接;
[0023]所述车斗内部前端横跨有用于下料的下料轴套,所述下料轴套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下料孔,所述下料轴置于所述下料轴套内,且可在所述下料轴套内自由旋转;
[0024]所述下料轴套的一侧或两侧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控制箱内部的第四驱动电机连
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和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25]所述车斗内部后端还横跨有用于推料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滑设在所述车斗内。
[002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板的底部和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分别于所述车斗底板和侧板接触,协助所述推料板在所述车斗内做直线往复运动。
[002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箱内还设有丝杆螺杆提升机,所述丝杆螺杆提升机的一端与所述推料板的外侧法兰连接,通过所述丝杆螺杆提升机的伸缩实现所述推料板在所述车斗内的往复运动;
[0028]所述丝杆螺杆提升机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2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层所述卸料虫床和所述提升系统外侧还覆盖有保温密封板,所述保温密封板在所述卸料虫床侧设有透风换气窗,所述透风换气窗内密封有气透膜;
[0030]所述提升系统侧保温密封板的头端设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对称布置。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上下布置的卸料虫床、提升系统和布料系统;每层所述卸料虫床的一端均设有传动轮,另一端均设有卷筒,每层所述卸料虫床上均铺设有滤布,所述滤布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上,另一端通过牵引绳绕过所述传动轮后缠绕在所述卷筒的两侧,多层所述卸料虫床的底部设有集水槽;所述提升系统置于多层所述卸料虫床的一端,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平台和提升支架,所述提升平台沿竖直方向滑设在所述提升支架上,所述提升支架对应每层所述卸料虫床位置均设有定位件,所述提升平台对应所述定位件设有限位件,所述提升平台和每层所述卸料虫床的两侧均设有滑轨;所述布料系统包括布料小车和布料管,所述布料小车置于所述提升平台上,可沿所述提升平台和每层所述卸料虫床的滑轨的铺设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布料管穿过所述提升平台后横跨在所述布料小车正上方,且通过输料软管与供料装置连接,物料通过所述布料管的底部进料孔进入所述布料小车车斗内,通过所述布料小车对每层所述卸料虫床进行布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卷筒的一侧均连接有链轮和离合器,上下多层的所述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最下层的所述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离合器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卷筒实现所述滤布的铺设和回收;所述链轮均为双驱链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卷筒外侧均包裹有卸料护板,所述卸料护板与所述卸料虫床架体固定,所述卸料护板与所述卷筒贴合处设有用于清理滤布残余虫砂的毛刷;每层所述卸料虫床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开关,尾端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横跨在所述卸料虫床滤布上,所述挡板两侧通过挡板连杆与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所述卸料虫床尾端两侧的电动推杆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所述电动推杆实现所述挡板的抬起和落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自动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的竖梁内侧设置有导轨,所述提升平台沿竖直方向滑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提升支架的底部前端和后端两侧均设有下链轮,顶部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所述第二上链轮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上链轮、所述第一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所述提升支架底部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集水槽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水泵均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怡凡朱建梅
申请(专利权)人:源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