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佳专利>正文

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910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包括水池本体,其特征在于,水池本体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呈竖向分布的水位控制管,且水池本体内壁上侧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造流进水口,水位控制管圆周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卵环坑,且水位控制管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贯穿水池本体的下端,集卵环坑的圆周外壁沿水池本体的圆形点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集卵暗管,每个集卵暗管的末端均位于水池本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模拟鱼类天然繁殖流水环境,采用自造流的方式,使水流沿中间旋转,让鱼卵在水流转动下自动沉降集中至集卵环坑,在水流下自吸到麦氏孵化器中进行孵化,便于集中管理,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

技术介绍

[0002]迄今为止,大多数鱼类人工养殖的苗种或者用于增殖放流的苗种是通过人工繁殖来获得的。然而鱼类亲体在长年使用催产剂的过程中,使得繁殖性能下降,繁殖周期缩短,甚至产生人为配对失误或者配对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影响苗种的生长与存活性能。鱼类仿生态繁殖,通过营造鱼类繁殖所需要的水流条件,让鱼类自然繁殖,可以避免亲鱼的配对失误或者配对不理想。自然繁殖的受精卵,经过水流沉降与虹吸实现自动收集,避免了人工繁殖的繁琐和对亲本的不利影响。鱼类仿生态繁殖对于产沉性或漂浮性卵鱼类,特别是小个体产沉性或漂浮性卵鱼类的养殖还是人工保种至关重要。为解决人工繁殖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呈竖向分布的水位控制管,且所述水池本体内壁上侧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造流进水口,所述水位控制管圆周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卵环坑,且所述水位控制管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贯穿水池本体的下端,所述集卵环坑环形底部沿3、6、9、12时钟方向均匀分布有集卵暗管,每个所述集卵暗管的末端均位于水池本体的外侧,且所述集卵暗管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麦氏孵化器。
[0006]优选的,所述水池本体的直径为6~12m,且所述水池本体底面由外壁四周向水位控制管的排水孔中央倾斜,倾斜坡度为2

4%。
[0007]优选的,所述水位控制管的直径为0.2m,且所述水位控制管的设置高度低于水池本体的上表面,且所述水位控制管的上表面至水池本体的底端之间的间距为80

150公分。
[0008]优选的,所述集卵环坑呈半圆环状,且所述集卵环坑的规格为:坑高25mm、坑宽50mm、直径50mm。
[0009]优选的,所述麦氏孵化器水面高度低于水池本体水面高度,且高度差为0.5

1m。
[0010]优选的,所述造流进水口沿水池本体的内壁呈相切状,且所述造流进水口呈对称设置,所述造流进水口为鸭嘴式口径,口径长20公分、高7公分。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有益效果在于:
[0012]1、该装置设置有造流进水口,以环状且相切的方式,使水流可以自旋转,并在造流进水口上设置鸭嘴式喷嘴,增加水流的注入速度,从而加快水流的旋转速度,实现鱼类自然
繁殖需要;
[0013]2、设置有水位控制管,使水池本体内部的水位始终保持在水池本体上表面的下侧,便于控制水位;
[0014]3、设置有集卵暗管和集卵环坑,在水流的作用下,使鱼卵可以沿着离心力进入到集卵暗管中,并因为麦氏孵化器的水面高度低于仿生态繁殖水池本体水面鱼卵在水流转动下自动沉降集中至集卵环坑、在水流下自吸到麦氏孵化器中进行孵化,便于集中管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的图1的剖切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的水位控制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水池本体;2、集卵暗管;3、麦氏孵化器;4、造流进水口;5、水位控制管;6、集卵环坑;7、出水管;8、鸭嘴式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参照图1

3,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包括水池本体1,水池本体1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呈竖向分布的水位控制管5,且水池本体1内壁上侧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造流进水口4,水位控制管5圆周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卵环坑6,且水位控制管5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7,出水管7的末端贯穿水池本体1的下端,集卵环坑6的圆周外壁沿水池本体1的圆形点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集卵暗管2,每个集卵暗管2的末端均位于水池本体1的外侧,且集卵暗管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麦氏孵化器3,水池本体1的直径为6~12m,且所述水池本体1底面由外壁四周向水位控制管的排水孔中央倾斜,倾斜坡度为2

4%。水位控制管5的直径为0.2m,且水位控制管5的设置高度低于水池本体1的上表面,且水位控制管5的上表面至水池本体1的底端之间的间距为80

150公分,集卵环坑6呈半圆环状,且集卵环坑6的规格为:坑高25mm、坑宽50mm、直径50mm,麦氏孵化器3水面高度低于水池本体1水面高度,且高度差为0.5

1m,造流进水口4沿水池本体的内壁呈相切状,且所述造流进水口呈对称设置,所述造流进水口为鸭嘴式口径,口径长20公分、高7公分。
[0022]本技术中,在饲养过程中,水流从两个造流进水口4向水池本体1内部注入饲养用水,因为两个造流进水口4以环状且相切的方向注入水,所以水流可以自行产生旋转;
[0023]在水流旋转的过程中,使无论是产沉性还是漂浮性的鱼卵,会在水流的作用下,向水池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靠近,使鱼卵逐渐向集卵暗管2处移动,并且因为麦氏孵化器3的水面高度低于水池本体1的上表面0.5

1m,所以存在水位落差,让鱼卵在水流转动下自动沉降集中至集卵环坑6,并在水流下自吸到麦氏孵化器3中进行孵化,便于集中管理。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包括水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本体(1)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呈竖向分布的水位控制管(5),且所述水池本体(1)内壁上侧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造流进水口(4),所述水位控制管(5)圆周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卵环坑(6),且所述水位控制管(5)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末端贯穿水池本体(1)的下端,所述集卵环坑(6)的环形底部沿3、6、9、12时钟方向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集卵暗管(2),每个所述集卵暗管(2)的末端均位于水池本体(1)的外侧,且所述集卵暗管(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麦氏孵化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本体(1)的直径为6~12m,且所述水池本体(1)底面由外壁四周向水位控制管(5)的排水孔中央倾斜,倾斜坡度为2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沉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李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胡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