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其中,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大底的触地面包括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设置的第一防滑部、从前脚掌的掌心部位延伸至足弓部位至脚跟部位设置的第二防滑部、对应后跟部位设置的第三防滑部、对应脚掌的内侧与外侧分别设置的第四防滑部;大底还包括第一、二、三镶嵌槽,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镶嵌槽;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均包括复数条设置于大底触地面的条状防滑带,且沿着与脚尖到脚跟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排列;第四防滑部包括防滑垫,表面设置复数个防滑块。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大运动鞋底弹力和弹性,避免运动鞋底部在长时间传带时被严重磨损。动鞋底部在长时间传带时被严重磨损。动鞋底部在长时间传带时被严重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鞋子
,特别涉及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鞋底是一双鞋子最重要的部件,其不仅起到最主要的防护作用,且鞋子的弹性、防滑性及舒适度都取决于鞋底的结构及材料。
[0003]为了提高行走时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降低行走时地面对足部关节的冲击,尤其是在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中,鞋底要提供一定的弹力,一般市场上的运动鞋底部的韧性和弹性较差,使得鞋底很容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能够确保运动员在做各种脚部动作时提供足够的摩擦力的同时,增加鞋底弹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大底连接于所述中底下表面;所述大底的触地面包括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设置的第一防滑部、从前脚掌的掌心部位延伸至足弓部位至脚跟部位设置的第二防滑部、对应后跟部位设置的第三防滑部、对应脚掌的内侧与外侧分别设置的第四防滑部;所述大底还包括第一镶嵌槽、第二镶嵌槽以及第三镶嵌槽;所述第一镶嵌槽、第二镶嵌槽以及第三镶嵌槽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镶嵌槽;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通过所述第一镶嵌槽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与第三防滑部通过所述第二镶嵌槽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与第四防滑部通过所述第三镶嵌槽分隔开;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均包括复数条设置于所述大底触地面的条状防滑带,且沿着与脚尖到脚跟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四防滑部包括防滑垫,表面设置复数个防滑块。
[0006]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呈C型,包括复数条设置于所述大底的触地面呈直线型的第一条状防滑带;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复数条开设于所述大底触地面的第二条状防滑带;所述第三防滑部呈C型,包括复数条开设于所述大底触地面的弯曲的第三条状防滑带;相邻两条第三防滑带之间保持相同的预设距离,每条第三防滑带的弯曲弧度与所述大底在脚跟部位的弯曲弧度相同。
[0007]其中,所述第二防滑部还包括对应足弓部位开设的第四镶嵌槽、以及对应脚跟部位设置的支撑部,所述第四镶嵌槽用于容纳所述支撑部。
[0008]其中,每条第二条状防滑带上开设复数个凹槽,位于同一条所述第二条状防滑带上的复数个凹槽彼此之间间隔相同的预设距离。
[0009]其中,所述支撑部的硬度大于所述中底的硬度。
[0010]其中,所述第四防滑部包括对应脚部内侧设置的左防滑垫以及对应脚部外侧设置的右防滑垫。
[0011]其中,所述第三镶嵌槽用于镶嵌加强层。
[0012]其中,所述中底的外环部对应脚跟部位形成有支撑台。
[0013]其中,所述中底由EVA/POE共混发泡材料制成。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包括鞋带、以及紧密贴合所述鞋带下侧设置的鞋面;在所述鞋面内部预留有鞋眼扣,并且鞋眼扣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鞋带,所述鞋面的下侧紧密贴合有鞋舌的上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运动鞋底。
[0015]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通过对应鞋底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具防滑带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三防滑部以及第四防滑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防滑纹路,保证了鞋底的抓地力及各个方向的摩擦力,使得运动员在做各种脚部动作时都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进一步地,通过第四防滑部的结构,能够增大穿着的脚底板下部左右两侧的舒适度;通过第三镶嵌槽与加强层填充的结构,能够增大鞋底基层的强度和韧性;通过运动鞋底的整体结构,并结合由发泡材料制成的中底,能够大大的增大运动鞋底弹力和弹性,提高运动鞋底的强度,避免了运动鞋底部在长时间传带时被严重磨损。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底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底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高弹性运动鞋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请同时参阅图1
‑
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底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运动鞋底100,包括大底1、中底2、以及支撑部3;其中,大底1连接在中底2的下方。
[0022]所述大底1的触地面设置第一防滑部11、第二防滑部12、第三防滑部13、以及第四防滑部14,还设置第一镶嵌槽15、第二镶嵌槽16、以及第三镶嵌槽17;其中,第一镶嵌槽15、第二镶嵌槽16、以及第三镶嵌槽17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镶嵌槽。所述第一防滑部11与第二防滑部12通过第一镶嵌槽15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12与第三防滑部13通过第二镶嵌槽16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12与第四防滑部14通过第三镶嵌槽17分隔开。
[0023]所述第一防滑部11呈C型,并且,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设置;
[0024]所述第二防滑部12对应整个脚掌的设置,并从前脚掌的掌心部位延伸至足弓部位至脚跟部位;
[0025]所述第三防滑部13呈C型,并且,对应后跟部位设置;
[0026]所述第四防滑部14对应脚掌的内侧与外侧分别设置;
[0027]设计不同的纹路的第一防滑部11、第二防滑部12、第三防滑部13、以及第四防滑部14,是根据跑步运动中所需要的动作而设计,其中,第一防滑部11、第三防滑部13主要用于前后防滑,第二防滑部12主要用于脚掌抓地,第四防滑部14对应脚掌内外侧的防滑,针对性
强。四个防滑部的存在保证了鞋底的抓地力及各个方向的摩擦力,使得运动员在做各种脚部动作时都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
[0028]所述第一防滑部11包括复数条设置于大底1的触地面的、呈直线型的第一条状防滑带111,该些第一条状防滑带111沿着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第一方向是脚尖到脚跟方向的垂直方向,相邻两条防滑带111之间保持相同的预设距离,从而能够增强脚尖部位的防滑。
[0029]所述第三防滑部13包括复数条开设于大底1的触地面的弯曲的第三条状防滑带131,该些第三条状防滑带131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相邻两条第三条状防滑带131之间保持相同的预设距离;每个第三条状防滑带131的弯曲弧度与所述大底1在脚跟部位的弯曲弧度相同。
[0030]所述第二防滑部12包括复数个开设于大底1的触地面的第二条状防滑带115、对应足弓部位开设的第四镶嵌槽116、以及对应脚跟部位设置的支撑部117;其中,每个第二条状防滑带115上,在大底1的触地面上,开设复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大底连接于所述中底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触地面包括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设置的第一防滑部、从前脚掌的掌心部位延伸至足弓部位至脚跟部位设置的第二防滑部、对应后跟部位设置的第三防滑部、对应脚掌的内侧与外侧分别设置的第四防滑部;所述大底还包括第一镶嵌槽、第二镶嵌槽以及第三镶嵌槽;所述第一镶嵌槽、第二镶嵌槽以及第三镶嵌槽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镶嵌槽;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通过所述第一镶嵌槽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与第三防滑部通过所述第二镶嵌槽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与第四防滑部通过所述第三镶嵌槽分隔开;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均包括复数条设置于所述大底触地面的条状防滑带,且沿着与脚尖到脚跟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四防滑部包括防滑垫,表面设置复数个防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性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呈C型,包括复数条设置于所述大底的触地面呈直线型的第一条状防滑带;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复数条开设于所述大底触地面的第二条状防滑带;所述第三防滑部呈C型,包括复数条开设于所述大底触地面的弯曲的第三条状防滑带;相邻两条第三防滑带之间保持相同的预设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张佳明,樊鹏宇,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