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自吸泵自动排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65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卧式自吸泵自动排渣装置,包括除渣筒、连接杆、安装盒和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底座顶端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安装有泵体,且泵体内部靠近第二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第一电机、安装盒、连接杆、支撑杆、固定座以及毛刷,使得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固定座和毛刷同步旋转,以便通过毛刷将残留着在除渣筒内部的残渣刷下并落至排渣盒内部,从而便于对残渣进行收集清理,以避免残渣进入泵体内部造成泵体堵塞或导致进水量缩小,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自吸泵自动排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吸泵
,具体为卧式自吸泵自动排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污水处理的关注越来越重视,自吸泵是污水处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自吸泵可以适当的将污水里面的尘土或者是垃圾进行有效的清除和改变,自吸泵因其卓越的自吸性能及较强的工况适应性使其在污水处理行业中得到了的广泛的应用;
[0003]传统的自吸泵在进行抽排水时,水中残留的残渣不便清理,积累过多容易造成泵体堵塞或水流量缩小,影响自吸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卧式自吸泵自动排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自吸泵内部的残渣不便清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卧式自吸泵自动排渣装置,包括除渣筒、连接杆、安装盒和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底座顶端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安装有泵体,且泵体内部靠近第二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横向贯穿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安装有除渣筒,所述除渣筒内部靠近泵体的一侧安装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除渣筒底端远离泵体的一侧安装有排渣盒,且排渣盒内部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导流孔,所述排渣盒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密封槽,所述排渣盒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除渣筒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内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安装盒靠近过滤板一侧的除渣筒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靠近安装盒的一侧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之间均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均安装有毛刷。
[0006]优选的,所述除渣筒的底端设置有连接螺纹槽,且排渣盒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连接螺纹头,所述连接螺纹头和连接螺纹槽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杆均关于支撑杆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且密封盖安装在排渣盒的底端,所述排渣盒的顶端均匀安装有密封块,且密封块均与密封槽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块内侧的密封盖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垫。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螺纹槽外侧的除渣筒的底端设置有卡槽,且连接螺纹头外侧的排渣盒的顶端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活动连接,所述卡块和卡槽均呈环形设计。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槽,且毛刷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插块,
所述插块均与插槽活动连接,所述插槽外侧的固定座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孔,且固定螺孔的内部均横向贯穿有固定螺丝。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卧式自吸泵自动排渣装置不仅实现了便于集渣和清理的功能,而且实现了便于拆装的功能,同时实现了便于更换毛刷的功能;
[0012](1)通过安装有第一电机、安装盒、连接杆、支撑杆、固定座以及毛刷,使得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固定座和毛刷同步旋转,以便通过毛刷将残留着在除渣筒内部的残渣刷下并落至排渣盒内部,从而便于对残渣进行收集清理,以避免残渣进入泵体内部造成泵体堵塞或导致进水量缩小,影响工作效率;
[0013](2)通过安装有密封机构、密封块、密封盖、密封垫、导流孔、密封槽、卡块、卡槽、连接螺纹头、连接螺纹槽以及排渣盒,使得当需要对除渣筒内的残渣进行清理时,通过密封块和密封槽之间的分离,将密封盖取下,在密封盖取下后,除渣筒内剩余的水流通过导流孔均匀流出,同时水流带动残渣在排渣盒内部的底端汇聚,然后通过连接螺纹头在连接螺纹槽内的旋转以及卡块和卡槽之间的分离,将排渣盒取下以便对排渣盒内部的残渣进行清洗;
[0014](3)通过安装有插块、插槽、固定座、固定螺丝以及固定螺孔,使得通过固定螺丝在固定螺孔内的旋转以及插块和插槽之间的连接与分离,以便当毛刷长时间使用受到磨损时,对其进行拆卸更换,从而便于保持毛刷的清渣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杆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除渣筒;2、连接杆;3、进水管;4、第一电机;5、安装盒;6、支撑杆;7、底座;8、第二电机;9、叶轮;10、泵体;11、连接管;12、过滤板;13、过滤网;14、连接螺纹头;15、排渣盒;16、密封机构;1601、密封块;1602、密封盖;1603、密封垫;17、连接螺纹槽;18、毛刷;19、卡块;20、卡槽;21、密封槽;22、导流孔;23、插块;24、插槽;25、固定座;26、固定螺丝;27、固定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卧式自吸泵自动排渣装置,包括除渣筒1、连接杆2、安装盒5和底座7,底座7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8,底座7顶端远离第二电机8的一侧安装有泵体10,且泵体10内部靠近第二电机8的一侧安装有叶轮9,叶轮9通过
联轴器与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泵体10远离第二电机8的一侧横向贯穿有连接管11,且连接管11远离第二电机8的一侧安装有除渣筒1;
[0023]除渣筒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螺纹槽17,且排渣盒15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连接螺纹头14,连接螺纹头14和连接螺纹槽17活动连接;
[0024]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连接螺纹头14在连接螺纹槽17内的旋转,以便将排渣盒15取下并对排渣盒15内部的残渣进行清洗;
[0025]连接螺纹槽17外侧的除渣筒1的底端设置有卡槽20,且连接螺纹头14外侧的排渣盒15的顶端安装有卡块19,卡块19与卡槽20活动连接,卡块19和卡槽20均呈环形设计;
[0026]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卡块19和卡槽20,以便加强排渣盒15与除渣筒1的连接效果,提高排渣盒15安装时的密封性;
[0027]除渣筒1内部靠近泵体10的一侧安装有过滤板12,且过滤板12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13,除渣筒1底端远离泵体10的一侧安装有排渣盒15,且排渣盒15内部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导流孔22,排渣盒15的底端均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自吸泵自动排渣装置,包括除渣筒(1)、连接杆(2)、安装盒(5)和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8),所述底座(7)顶端远离第二电机(8)的一侧安装有泵体(10),且泵体(10)内部靠近第二电机(8)的一侧安装有叶轮(9),所述叶轮(9)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10)远离第二电机(8)的一侧横向贯穿有连接管(11),且连接管(11)远离第二电机(8)的一侧安装有除渣筒(1),所述除渣筒(1)内部靠近泵体(10)的一侧安装有过滤板(12),且过滤板(12)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13),所述除渣筒(1)底端远离泵体(10)的一侧安装有排渣盒(15),且排渣盒(15)内部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导流孔(22),所述排渣盒(15)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密封槽(21),所述排渣盒(15)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机构(16),所述除渣筒(1)远离连接管(1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的内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安装盒(5),所述安装盒(5)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安装盒(5)靠近过滤板(12)一侧的除渣筒(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靠近安装盒(5)的一侧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远离支撑杆(6)的一端之间均安装有固定座(25),所述固定座(25)远离连接杆(2)的一端均安装有毛刷(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自吸泵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德龙徐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方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