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32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包括支撑单元、墙体单元、屋顶单元和膨胀支撑件,支撑单元包括竖直设置在正六边形顶点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立柱,立柱的柱面上竖直设置将立柱上下端面贯穿的第一T型槽,墙体单元包括设置于相邻2根立柱之间的气囊组,气囊组包括多个具有独立内腔的相互连通的条形气囊,条形气囊两端固定连接与第一T型槽配合的T型杆,膨胀支撑件设置于条形气囊内腔,屋顶单元包括覆盖在支撑单元上的成型气囊。本方案的通过在气囊设置支撑件对气囊加强支撑,提高墙体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同时建筑的蜂巢布局实现节约材料和加快建筑建设速度。的蜂巢布局实现节约材料和加快建筑建设速度。的蜂巢布局实现节约材料和加快建筑建设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程建筑、石油勘探、军队野战、灾难救助等方面施工、作业、训练时,通常采用搭建临时工棚或搭设帐篷的办法解决宿营问题。搭建工棚虽然是一种可行方法,但只能一次性使用,费工费时耗成本;而搭建帐篷,其抗风防雨、抗寒防暑性能均较差,使用寿命短;施工现场以砖瓦、水泥轻体构件、轻体保温板等材料建造临时性建筑物,不仅施工时间长,而且外观的整体性、美观性差,对于临时性建筑物而言,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拆除时易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不利于环保,其损耗性大,灵活性、舒活安全性差。有鉴于此,人们开始使用能快速成型的充气式房屋来满野外作业和训练使用,现有的充气式房屋通常都是由预制好的可充气的房屋模型构成,向房屋模型内充气,可迅速成为一个可居住的房屋,具有搭建快速、方便拆卸和运输等特点,但现有的大多数充气建筑的充气墙体的内部没有支撑构件,全靠空气的压力来保持房子成型,这种结构的墙体抗变形能力差,野外抗风能力差,安全性低,不适宜用于野外集训、驻扎等用途。
[0003]现有技术CN103590490 A公开了一种充气填充房屋及其构建方法,通过在充气墙体的内膜和外膜之间设置立体编织材料,编织材料将内膜和外膜分割形成于内膜和外膜之间的多个连续的封闭式填充腔体,每一个封闭式填充腔体分别设置一个填充口和一个外膜充气口,可以分别给每个封闭式填充腔体充气和填充填充料,形成稳定墙体结构,该方法虽然能够起到加强墙体强度的作用,但是其制作繁琐,填充口和外膜充气口过多,墙体充气和填充调料填料麻烦,每个封闭墙体药单独充气,墙体成型的充气时间长,且填充填料后充气填充房屋回收困难,不利于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多功能建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多种使用场景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包括支撑单元、墙体单元、屋顶单元和膨胀支撑件;
[0007]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竖直设置在正六边形顶点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的柱面上竖直设置至少2个成120
°
将立柱上下端面贯穿的第一,立柱上端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一T型槽上端封堵的盖板,所述墙体单元包括设置于相邻2根所述立柱之间的气囊组,所述气囊组包括多个具有独立内腔的相互连通的条形气囊,所述条形气囊两端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T型槽配合的T型杆,所述膨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条形气囊内腔,当向所述条形气囊内腔充气使条形气囊膨胀成型稳定时,所述膨胀支撑件张开对条形气囊的内壁进行支撑,所述屋顶单元包括覆盖在所述支撑单元上的成型气囊。
[0008]进一步,所述膨胀支撑件包括拉杆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环、滑动环和支
撑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条形气囊两端的T型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和所述滑动环均套设在所述拉杆外,固定环与拉杆固定连接,滑动环与拉杆滑动连接,拉杆外套设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拉簧另一端与滑动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环的外周面周向均布至少3根所述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环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条形气囊的内壁铰接,拉杆靠近支撑杆与条形气囊内壁的铰接处设置滑孔,所述滑孔沿拉杆直径方向贯穿拉杆,滑孔内设置与滑孔内壁配合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滑孔密封固定连接,滑孔的一端设置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小端靠近所述固定环,所述楔形块与滑孔间隙配合,滑孔的另一端密封滑动连接活塞,滑孔内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楔形块固定连接,连接杆与隔板密封滑动连接,滑孔内设置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隔板连接,压簧的另一端与活塞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支撑部有5个,5个支撑部沿所述拉杆的长度均布。多个支撑部能加强对条形气囊的支撑力度防止条形气囊受外力作用变形,提高抗变形能力。
[0010]进一步,所述立柱包括内柱和套设在所述内柱外与内柱滑动连接的外柱,所述第一T型槽设置在外柱上,所述外柱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内柱上竖直设置与所述第一T型槽滑动配合的竖向滑块,所述竖向滑块的上端与内柱固定连接,竖向滑块上竖直设置与所述T型杆配合的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T型槽竖直贯穿所述竖向滑块,所述盖板与所述内柱的上端螺纹连接。将立柱设置为内柱与外柱结合可以实现立柱的体积最小化,不占空间,方便运输和堆放,还可以调节立柱的高度满足不同使用条件下对建筑的高度要求。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T型槽有3个互成120
°
均布在所述外柱的柱面。3个呈120
°
均布的第一T型槽可以实现当需要组装多个蜂巢建筑房屋时,可以实现相邻的蜂巢建筑可以共用同一根立柱和同一气囊组,节约材料和加快建筑建设速度。
[0012]进一步,所述外柱上设置将所述内柱与所述外柱固定连接的限位件。
[0013]进一步,所述限位件包括紧定螺钉,所述外柱上沿外柱直径方向设置与所述紧定螺钉配合的螺纹通孔。紧定螺钉可以任意调节立柱的高度使建筑的高度满足多种使用条件。
[0014]进一步,所述立柱底部设置地梁,所述地梁与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地梁上铺设地板,所述立柱下部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地梁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条形气囊和所述成型气囊均由涂有防水涂料的高强度涤纶丝网布制成,所述立柱和所述地梁均由轻质铝合金型材制成。
[0016]进一步,所述墙体单元上设置门洞和窗洞,所述门洞上设置门帘,所述窗洞上设置窗帘。
[0017]本方案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方案的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的条形气囊的两端固定连接与立柱配合的T型杆,将条形气囊两端的T型杆分别卡入立柱上的第一T型槽或第二T型槽并对条形气囊充气时,立柱对墙体单元具有支撑和限位作用加强墙体单元稳定性。
[0019]1.本方案的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通过在条形气囊内设置膨胀支撑件,当条形气囊充气膨胀成型时,膨胀支撑件对条形气囊内壁进行加强支撑,提高了单个条形气囊的抗变形能力进而提高墙体单元的强度,提高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0020]2.本方案的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的膨胀支撑件,当未对条形气囊充气时,拉簧的
拉力使条形气囊处于最大收缩状态减小条形气囊所占空间,方便收纳;当对充气成型的条形气囊放气时,拉簧的拉力加快条形气囊内腔气体的排出速率,加快回收速度,节约时间。
[0021]3.本方案的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通过在拉杆上设置滑孔和在滑孔内设置隔板、楔形块、活塞、连接杆和压簧,保证了在对条形气囊充气时条形气囊的充分膨胀和当对条形气囊充气结束时楔形块对滑动环的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杆能持续对条形气囊产生支撑作用。
[0022]4.本方案的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的立柱在起到对墙体单元的限位加固作用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建筑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满足建筑的不同使用功能对建筑高度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包括支撑单元、墙体单元和屋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支撑件;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竖直设置在正六边形顶点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的柱面上竖直设置至少2个成120
°
将立柱上下端面贯穿的第一T型槽,立柱上端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一T型槽上端封堵的盖板,所述墙体单元包括设置于相邻2根所述立柱之间的气囊组,所述气囊组包括多个具有独立内腔的相互连通的条形气囊,所述条形气囊两端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T型槽配合的T型杆,所述膨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条形气囊内腔,当向所述条形气囊内腔充气使条形气囊膨胀成型稳定时,所述膨胀支撑件张开对条形气囊的内壁进行支撑,所述屋顶单元包括覆盖在所述支撑单元上的成型气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蜂巢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支撑件包括拉杆和至少1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环、滑动环和支撑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条形气囊两端的T型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和所述滑动环均套设在所述拉杆外,固定环与拉杆固定连接,滑动环与拉杆滑动连接,拉杆外套设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拉簧另一端与滑动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环的圆周面均布至少3根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环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条形气囊的内壁铰接,拉杆靠近支撑杆与条形气囊内壁的铰接处设置滑孔,所述滑孔沿拉杆直径方向贯穿拉杆,滑孔内设置与滑孔内壁配合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滑孔密封固定连接,滑孔的一端设置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小端靠近所述固定环,所述楔形块与滑孔间隙配合,滑孔的另一端密封滑动连接活塞,滑孔内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楔形块固定连接,连接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建民黄乐鹏谢卓霖胡国松陈增顺薛暄译姚运航王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