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翼式离心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253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翼式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其具有蜗形腔,蜗壳的端面设有进风口,蜗壳的侧壁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内侧设有蜗舌,蜗舌的开口朝外,蜗壳处往外切向延伸有第一延伸板,蜗舌自其远离蜗壳的一端往外切向延伸有第二延伸板,第二延伸板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第一延伸板,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的夹角a1=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翼式离心风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风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翼式离心风机和一种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前向多翼离心风机是一种在民用和工业领域广泛使用的通风设备,主要用于抽油烟或排风的居多。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节能环保及生产工作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离心风机的性能指标也需日益提升。
[0003]前向多翼离心风机由蜗壳和叶轮组成,叶轮包括多个前向型的叶片,靠近进风方向的叶片边缘为前缘,靠近出风方向的叶片边缘为尾缘,叶片的前缘、压力面、尾缘和吸力面依次首尾相连围成的区域构成叶片形状,目前,为提高离心风机性能,往往会从叶轮叶片的形状曲线入手,以便更好的调节风机整体流量和效率,但是,叶片的型线设计难度大,同时加工成本高,难以提高生产厂商的商品竞争力,并且,仍然存在噪声大、压力不足、效率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及使用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翼式离心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翼式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其具有蜗形腔,所述蜗壳的端面设有进风口,所述蜗壳的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蜗形腔连通,以远离所述蜗壳设计中心的方向为外,所述出风口的内侧设有呈圆弧状的蜗舌,所述蜗舌的开口朝外,所述蜗壳自所述出风口处往外切向延伸有第一延伸板,所述蜗舌自其远离所述蜗壳的一端往外切向延伸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夹角a1=42
°
~50
°
;叶轮,其位于所述蜗形腔内,所述叶轮上设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周向间隔阵列,所述叶片的型线呈弧形,所述叶片的弧心角a2≥90
°
,所述叶片的出口安装角β1=30
°
~36
°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优化后的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的夹角增大至42
°
~50
°
,同时,在保持叶片弧心角a2≥90
°
的情况下,叶片的出口安装角β1=30
°
~36
°
,保证叶片间流道呈加速状态,提高风机效率,并且,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的夹角大于叶片的出口安装角,提高出风面积的同时,减少气流流动分离,而且,减少流动损失,减少流道和出风口处的涡流,使得气流平缓,大幅提高风机效率,降低噪声。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的弧心角a2、所述叶片的出口安装角β1以及所述叶片的进口安装角β2之间,满足:a2=β1+β2。因为叶片的弧心角a2≥90
°
,叶片的出口安装角β1=30
°
~36
°
,叶片的进口安装角β2始终≥55
°
,提高进风量,降低叶片曲率,提高气流流通流畅性,可消除叶道内的涡区,以优化叶片之间的压力损失,抑制叶片隙涡及叶片进口角的气流扰动,进而提高风机效率,同时降低噪音。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叶片的进口安装角β2=55
°
~61
°
。防止叶片型线曲率过高,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气流流通流畅性,可消除叶道内的涡区,以优化叶片之间的压力损失,抑制叶片隙涡及叶片进口角的气流扰动,提高静压值,进而提高风机效率,同时降低噪音。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叶片的弧心角a2=91
°
。使得叶片间流道为加速流道,减少涡流,提高风机效率,同时降低噪音。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叶片的出口安装角β1=32
°
。减少气流撞击蜗壳产生的气流回弹,减少涡流的产生,使得气流的出风角度接近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的夹角a1,提高出风效率,降低噪声。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以过多个所述叶片的尾缘的共切圆直径为进口内径D1,以过多个所述叶片的前缘的共切圆直径为出口外径D2,满足:D1/D2=0.82~0.95。提高叶片间流道的进出口比例,提高气流出口速度,可以抑制涡流产生,进而提高风机效率。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D1/D2=0.84。提高叶片间流道的进出口比例,提高气流出口速度,可以抑制涡流产生,进而提高风机效率,减少噪声。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叶轮外径为D3,所述蜗舌半径为r,其中满足:r=(0.03~0.05)D3。引导气流进入延伸区域130内,进一步降低噪音。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叶轮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叶轮外径为D3,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叶轮之间的轴向间隙h=(0.03~0.04)D3。减少气流断流,并且提高风机进风口流场稳定性,减少涡流和流动损失,提高风机效率,降低风机运行噪声。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夹角为46.14
°
。增大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减少流动损失,减少流道和出风口处的涡流,提高最大静压值,大幅提高风机效率,降低噪声,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翼式离心风机的正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的结构图;
[0019]图3是图2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翼式离心风机的俯视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的立体结构图。
[0022]附图中:110

蜗壳、120

蜗舌、130

延伸区域、210

叶轮、220

叶片、410

出风口、420

进风口、a1

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的夹角、a2

叶片的弧心角、β1

叶片的出口安装角、β2

叶片的进口安装角、D1

进口内经、D2

出口外径D2、r

蜗舌半径、D3

叶轮外径、h

进风口与叶轮之间的轴向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翼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10),其具有蜗形腔,所述蜗壳(110)的端面设有进风口(420),所述蜗壳(110)的侧壁设有出风口(410),所述进风口(420)与所述出风口(410)均与所述蜗形腔连通,以远离所述蜗壳(110)设计中心的方向为外,所述出风口(410)的内侧设有呈圆弧状的蜗舌(120),所述蜗舌(120)的开口朝外,所述蜗壳(110)自所述出风口(410)处往外切向延伸有第一延伸板,所述蜗舌(120)自其远离所述蜗壳(110)的一端往外切向延伸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夹角a1=42
°
~50
°
;叶轮(210),其位于所述蜗形腔内,所述叶轮(210)上设有多个叶片(220),多个所述叶片(220)沿所述叶轮(210)的中心轴线周向间隔阵列,所述叶片(220)的型线呈弧形,所述叶片(220)的弧心角a2≥90
°
,所述叶片(220)的出口安装角β1=30
°
~3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翼式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20)的弧心角a2、所述叶片(220)的出口安装角β1以及所述叶片(220)的进口安装角β2之间,满足:a2=β1+β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康唐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