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21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所述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混合,所述原料混合需要使用到以下生产原料:a:发泡树脂,b:发泡助剂,c:表面活性剂,d:水,e:粘合剂和f:阻燃粉;步骤二:倒入模具;步骤三:刮除浮沫;步骤四:发泡成型;步骤五:产品分切。该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泡孔细腻,背灯下基本看不到泡孔,减震效果好,并且该海绵采用机械发泡辅助海绵的自主发泡,能够提升发泡效率,进而保证其密度均匀,防止出现凹陷的现象,并且长时间使用过后可防止断裂,可以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等其他材料在各种环境下不被外力影响和损坏。下不被外力影响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生产
,具体为一种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可用于制作沙发、床垫或者对电子元件的保护,其中利用机械发泡生产的海绵主要用于计算机,电子,通讯业和消费品领域,亚洲市场规模大概100亿人民币,预计年增长15%左右,产品毛利润在300%,相比较于传统的自动发泡,采用机械发泡更能够提升海绵的减震性能,并且起到对电器零部件更好的保护,但是传统的海绵生产工艺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0003]传统大多利用海绵中添加的发泡助剂进行自动发泡,其效率较低,无法保证发泡之后的海绵密度均匀性,并且受到压力之后表面容易凹陷,经过长时间使用过后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进而无法满足对电器零部件的高效防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海绵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传统大多利用海绵中添加的发泡助剂进行自动发泡,其效率较低,无法保证发泡之后的海绵密度均匀性,并且受到压力之后表面容易凹陷,经过长时间使用过后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进而无法满足对电器零部件的高效防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所述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原料混合,将海绵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多种原材料放入混合箱中进行混合,并通过搅拌机构对原料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呈糊状,所述原料混合需要使用到以下生产原料:
[0007]a:发泡树脂,所述发泡树脂为海绵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材料;
[0008]b:发泡助剂,所述发泡助剂能够增加物料流动性,除去残留物臭味,防止腐蚀模具,改善泡沫均匀性;
[0009]c: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能够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
[0010]d:水,需要保证水质的洁净,避免影响海绵发泡的质量;
[0011]e:粘合剂,所述粘合剂是海绵发泡中最重要的辅助材料,能够利用其粘性将多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
[0012]f:阻燃粉,通过在海绵原料中添加阻燃粉,能够提升成品的防火性;
[0013]步骤二:倒入模具,首先需要保证模具内部的洁净,并向模具中喷涂脱模剂,再将混合完成的原料倒入模具中,以便后续原料的膨胀;
[0014]步骤三:刮除浮沫,通过刮板刮动模具中呈流动状态的原料,保证原料在模具中分
布的均匀性,同时将原料表面的浮沫刮除,避免膨胀成型后表面气泡过多或者凹凸不平影响后续的分切;
[0015]步骤四:发泡成型,原料在模具中进行链增长、发泡、交联和固化等反应,并通过风机向原料中充入空气,进而实现对海绵的机械式发泡,保证孔洞在海绵中分布的均匀性,当海绵成型后通过水冷的方式循环流通在模具外部,实现对模具的降温以便进行脱模;
[0016]步骤五:产品分切,对成型的海绵进行不同厚度的分切,或者根据海绵所要保护的不同电器零部件的规格,对海绵进行分类分切。
[0017]优选的,所述海绵的密度在100到200kg/m3,压陷硬度为0,回弹落球测试为0,拉伸强度>=50kPa,断裂伸长率>=100%,永久压缩变形在<=5%。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发泡树脂、发泡助剂、表面活性剂、水、粘合剂和阻燃粉的比例为5∶1∶1∶1∶1∶1,且发泡助剂可以为尿素类、磷酸酯类、有机酸类和金属盐类等物质。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原料混合所需要使用的混合箱温度为30℃

60℃,且通过该温度能够实现对原料的预加热。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模具的温度为100℃

130℃,且水冷之后的模具温度为70℃

90℃,并且海绵在模具中反应的时间为3min

7min。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刮除浮沫的刮板需保持水平状态,且长度与模具宽度一致,并且刮除浮沫的次数为往返2次。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风机吹风的持续时间为3s,且每次吹风过后间隔 5s,以此类推,并且在吹风的同时伴随对原料的搅拌。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海绵的密度在100到200kg/m3,泡孔细腻,背灯下基本看不到泡孔,压陷硬度为0,减震效果好,回弹落球测试为0,拉伸强度>=50kPa,断裂伸长率>=100%,永久压缩变形在<=5%,并且该海绵采用机械发泡辅助海绵的自主发泡,能够提升发泡效率,进而保证其密度均匀,防止出现凹陷的现象,并且长时间使用过后可防止断裂,可以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等其他材料在各种环境下不被外力影响和损坏。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原料混合,将海绵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多种原材料放入混合箱中进行混合,并通过搅拌机构对原料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呈糊状,原料混合需要使用到以下生产原料:
[0029]a:发泡树脂,发泡树脂为海绵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材料;
[0030]b:发泡助剂,发泡助剂能够增加物料流动性,除去残留物臭味,防止腐蚀模具,改善泡沫均匀性;
[0031]c: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能够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
[0032]d:水,需要保证水质的洁净,避免影响海绵发泡的质量;
[0033]e:粘合剂,粘合剂是海绵发泡中最重要的辅助材料,能够利用其粘性将多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
[0034]f:阻燃粉,通过在海绵原料中添加阻燃粉,能够提升成品的防火性;
[0035]步骤二:倒入模具,首先需要保证模具内部的洁净,并向模具中喷涂脱模剂,再将混合完成的原料倒入模具中,以便后续原料的膨胀;
[0036]步骤三:刮除浮沫,通过刮板刮动模具中呈流动状态的原料,保证原料在模具中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将原料表面的浮沫刮除,避免膨胀成型后表面气泡过多或者凹凸不平影响后续的分切;
[0037]步骤四:发泡成型,原料在模具中进行链增长、发泡、交联和固化等反应,并通过风机向原料中充入空气,进而实现对海绵的机械式发泡,保证孔洞在海绵中分布的均匀性,当海绵成型后通过水冷的方式循环流通在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发泡海绵生产工艺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混合,将海绵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多种原材料放入混合箱中进行混合,并通过搅拌机构对原料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呈糊状,所述原料混合需要使用到以下生产原料:a:发泡树脂,所述发泡树脂为海绵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材料;b:发泡助剂,所述发泡助剂能够增加物料流动性,除去残留物臭味,防止腐蚀模具,改善泡沫均匀性;c: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能够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d:水,需要保证水质的洁净,避免影响海绵发泡的质量;e:粘合剂,所述粘合剂是海绵发泡中最重要的辅助材料,能够利用其粘性将多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f:阻燃粉,通过在海绵原料中添加阻燃粉,能够提升成品的防火性;步骤二:倒入模具,首先需要保证模具内部的洁净,并向模具中喷涂脱模剂,再将混合完成的原料倒入模具中,以便后续原料的膨胀;步骤三:刮除浮沫,通过刮板刮动模具中呈流动状态的原料,保证原料在模具中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将原料表面的浮沫刮除,避免膨胀成型后表面气泡过多或者凹凸不平影响后续的分切;步骤四:发泡成型,原料在模具中进行链增长、发泡、交联和固化等反应,并通过风机向原料中充入空气,进而实现对海绵的机械式发泡,保证孔洞在海绵中分布的均匀性,当海绵成型后通过水冷的方式循环流通在模具外部,实现对模具的降温以便进行脱模;步骤五:产品分切,对成型的海绵进行不同厚度的分切,或者根据海绵所要保护的不同电器零部件的规格,对海绵进行分类分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分保护电器零部件的机械发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学兵李龙章李龙兵林思佳林友钊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盛融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