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512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用于印染废水中水回用的方法,向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投加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调节pH,进入MBR池;MBR池内底部设有曝气装置,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较吸附容量比传统吸附容量大3~5倍,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废水中COD和色度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通过MBR过滤作用,出水可以直接回用于车间生产;MBR池吸附材料上附着高浓度微生物,在MBR池内形成高效生化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吸附的有机物进行降解。此复合材料上含有精细氧化铁材料,对印染废水中重金属锑可以有效分离;MBR池内吸附材料排出后经过压滤机压滤脱水后可进行再生,重复利用,再生后的吸附材料吸附效率恢复至95%以上。吸附材料吸附效率恢复至95%以上。吸附材料吸附效率恢复至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用于印染废水中水回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因工业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淡水资源的耗费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据预测,工业废水占总污水量的70%以上,其中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约占工业废水总量的35%,且这些废水大多经过二级处理后直接排放,不仅导致了环境的污染,而且造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为消耗的生产用水不断投入一定比例资金以维持生产的正常运行,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0003]印染废水二级出水仍存在色度高,COD难以去除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生物处理负荷低于实际要求的COD负荷以外,废水中存在大量的、难以被生物降解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如苯胺、硝基苯、偶氮染料等是其重要原因。因此,单纯采用生物方法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0004]为实现印染废水的真正深度处理和回用,人们在不同工艺单元的组合、新工艺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处理技术有吸附法、氧化技术(电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光化学氧化、二氧化氯氧化)、膜技术、生物技术(生物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膜生物反应器)、其他技术(生物陶粒

臭氧脱色

离子交换、生物法

絮凝法

反渗透)、电解技术等。但其中真正能实现生产化运行、较为成熟的技术并不是很多,而且很多方法在运行中存在投资高、运行成本高、操作复杂、去除率不高、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积累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的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用于印染废水中水回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合成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
[0009]①
通过“原位”制炭技术提高生物质功能炭材料的芳香性、孔隙结构与复合氧化铁颗粒的尺寸效应,制备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
[0010]②
围绕热化学界面反应,提出内源有效组分“保护”的金属与有机杂原子热解重组反应;发展外源新生成粒子驱动的热解炭化反应,建立了生物质功能炭的孔隙结构发展与新粒子生长关联机制,从而制备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
[0011]2)向印染废水中排放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
[0012]3)回收利用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
[001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向经过物
化生化处理后废水中加入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并调节pH值 6~8,然后进入MBR池,进行曝气。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曝气量约为2.5~3Nm
3 min
‑1/组,MBR产水负压为
ꢀ‑
60~

10kPa。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在进入MBR池后可以快速吸附水中的COD和色度。
[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的吸附量约为 0.9g/g。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可以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提供载体,进而提供强大的生物量,在好氧条件下,对吸附的有机物进行快速降解,实现对污染物的内部消耗。
[001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在吸附量达到饱和之后可以通过MBR池定期排出,排出的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通过压滤机压滤脱水后进行热法再生。
[001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再生后的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其吸附量可以恢复到原始水平的95%以上。
[002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同时可以吸附并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锑。
[002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22]1.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高效吸附能力和微生物降解共同作用,实现有机物的去除;
[0023]2.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与MBR工艺连用,可以实现废水的快速净化,出水COD、色度、浊度能够达到印染生产用水标准;
[0024]3.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兼具重金属锑去除功能,可以同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锑;
[0025]4.该方法所应用的设备均为印染厂或者污水处理厂常规的装置设备,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合理设置即可实现,便于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工厂设备配置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合成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

通过“原位”制炭技术提高生物质功能炭材料的芳香性、孔隙结构与复合氧化铁颗粒的尺寸效应,制备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

围绕热化学界面反应,提出内源有效组分“保护”的金属与有机杂原子热解重组反应;发展外源新生成粒子驱动的热解炭化反应,建立生物质功能炭的孔隙结构发展与新粒子生长关联机制,从而制备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
[0031]向经过物化生化处理后的混合废水中加入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并调节pH值6,然后进入MBR池进行曝气,曝气量约为2.5Nm
3 min
‑1/组,MBR 产水负压为

60kPa;
[0032]MBR池内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依靠其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够快速吸附水中的COD和色度,吸附容量为1克特制生物质多孔炭材料能吸附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原位”制炭技术提高生物质功能炭材料的芳香性、孔隙结构与复合氧化铁颗粒的尺寸效应,制备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

围绕热化学界面反应,提出内源有效组分“保护”的金属与有机杂原子热解重组反应;发展外源新生成粒子驱动的热解炭化反应,建立了生物质功能炭的孔隙结构发展与新粒子生长关联机制,从而制备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2)向印染废水中排放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3)回收利用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向经过物化生化处理后废水中加入精细氧化铁生物质复合炭材料,并调节pH值6~8,然后进入MBR池,进行曝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量约为2.5~3Nm3min
‑1/组,MBR产水负压为

60~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向东吴朝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旭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