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508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缩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把用以标题为开头的帧单位构成,并且以与某帧对应的数据在该帧以外也存在的形式进行了数据压缩的音频数据在所希望的位置分割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的两个音频数据时,进行以下的(1)或(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处理:(1)把后方部分音频数据的开头的给定字节的数据附加到前方部分音频数据的最后尾;(2)把前方部分音频数据的最终的给定字节的数据配置在后方部分音频数据的开头部分的前方。据此,即使是以MP3为代表的帧和该帧使用的数据存在的位置不一定一致的压缩数据,也不产生异常噪声。另外,如果在连续再现原本是分割一个音频数据而取得的两个音频数据时,就能进行无缝隙再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应用于对于压缩的音频信号,特别是以MPEG1-LAYER3、MPEG2-LAYER3(以下,把它们称作MP3)为代表的与某帧对应的数据在该帧以外也存在的压缩信号进行编辑、再现的机器等的。可是,在类似上述的方法中,对类似MP3的这种,在比经过编辑而成为音频数据的开头的帧之前的帧中也部分记录有与该开头的帧所对应的数据,的音频数据进行编辑、再现时,则会产生以下的课题。在MP3那样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要接着第一音频数据连续再现第二音频数据(假设实施了上述的MD时那样的单纯的分割)时,则第二音频数据的开头的帧所对应的数据必须存在于第一音频数据的最后部分。可是,因为操作再现数据的人能自由选择用哪个作为第一、第二音频数据,所以在第一音频数据的最后部分并不一定存在与第二音频数据的开头帧对应的数据。这时,与第二音频数据的开头帧对应的数据,因为与原来的数据不同,也就是会再现缺少了压缩数据的一部分的数据,所以存在产生了异常噪声的课题。为了解决该课题,本专利技术中,把用以标题为开头的帧单位构成,并且以与某帧对应的数据在该帧以外也存在的形式进行了数据压缩的音频数据在所希望的位置分割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的两个音频数据时的编辑方法进行以下的(1)或(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处理(1)把所述音频数据分割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的步骤;把所述后方部分音频数据的开头的给定字节的数据附加到所述前方部分音频数据的最后尾的步骤;(2)把所述音频数据分割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的步骤;把所述前方部分音频数据的最终的给定字节的数据配置在所述后方部分音频数据的开头部分的前方的步骤。据此,使用前方部分音频数据的最后尾的部分和后方部分音频数据的开头的部分的数据,能判断两个音频数据的连续性,所以能恰当地进行防止异常噪声的处理。另外,为了解决该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形态使用了存储用以标题为开头的帧单位构成,并且以与某帧对应的数据在该帧以外也存在的形式进行了数据压缩的音频数据和与所述音频数据产生了关联的标记的存储装置;根据所述音频数据和所述标记对音频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器;进行所述音频数据的分割、结合,根据分割的音频数据的状态,进行标记的设置、复位的编辑装置。据此,能根据标记确认如何进行了音频数据的分割结合,所以即使在任意的音频数据的连续再现时,也能防止异常噪声的发生。另外,为了解决该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形态的特征在于当用帧单位分割在帧标题之前存在与该标题对应的数据的音频压缩数据时,进行编辑以使前半部分的所述音频压缩数据末尾的簇(cluster)和后半部分的所述音频压缩数据开头的簇重复,进行以下的(1)或(2)的至少任意一个处理,即(1)当连续再现两个所述的音频压缩数据时,比较先再现的所述音频压缩数据末尾的簇的开头的给定数据和后再现的所述的音频压缩数据的开头的簇的开头的给定数据;(2)比较从先再现的所述音频压缩数据末尾的簇开头到数据结束端的数据量和从后再现的所述音频压缩数据的开头的簇开头到数据结束端的数据量;然后决定是否再现后再现的所述音频压缩数据的开头部分。据此,即使在连续再现通过分割编辑等而生成的两个音频压缩数据时,也能在不产生异常噪声的前提下进行再现。图2是表示基于MP3的压缩的数据形式的说明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其他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其他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的说明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其他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的说明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的动作的程序流程图。图8是表示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音频数据和标记的状态的状态图。附图说明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编辑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连续/不连续判定处理的概略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和4的编辑数据的再现时使用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连续/不连续判定处理的概略图。(实施例1) 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的概念图。图1(a)表示了以α所示的区间为一帧的经压缩的音频数据列1,这里,举例表示了存在帧F1、帧F2、…、帧F7时的情形。图1(b)、(c)表示了用箭头所示的分割点D分割了图1(a)的音频数据列1时的前方部分的音频数据即音频数据2、音频数据4,以及后方部分的音频数据即音频数据3、音频数据5。这里,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对于由如MP3那样、以标题为开头的帧单位构成,并具有某帧所对应的数据在该帧以外也存在的压缩形式的音频数据加以说明。图2示出了经MP3形式压缩的音频数据20的结构。从标题到下一标题之前为一帧,这里表示了四帧。在各帧中,接着标题h,具有端信息(side information)s,存储在其中的值表示该帧中使用的数据位于哪里并且有多少。如果端信息是“0”,则如箭头21所示,从该端信息之后数据开始,如果是“1”,则从标题h的之前一字节开始。通常,在音频数据的开头的帧中,与该帧对应的数据从端信息s1的后面开始(箭头21)。即写入“0”作为端信息的值。可是,当不需要很多数据时,能在该帧内容纳下一帧的数据,它的开头位置由下一帧的端信息s2表示(箭头22)。在图2的例子中,与第一帧对应的数据从箭头21的顶端的位置开始,与第二帧对应的数据从箭头22的顶端的位置开始,与第三帧对应的数据从箭头23的顶端的位置开始,与第四帧对应的数据从箭头24的顶端的位置开始。那么,如果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加以说明,则在图1(b)中,当在帧F3和帧F4的边界分割时,成为前方部分的音频数据2被再现一直到帧3,所以帧4对于再现是没必要的,但是考虑与音频数据2连续再现后方部分的音频数据即音频数据3的情况,帧F4被连接在音频数据2的末尾。据此,当以接着音频数据2的形式再现帧F4时,进行音频数据2的最终帧和音频数据3的最初的帧的比较,如果一致,则判断为这些音频数据原来是分割一个音频数据得来的。能使用微处理器和RAM等的存储装置实现这一系列的处理。即把帧F4复制到存储装置的其他区域中,然后,可以移动到帧F5以下。须指出的是,作为分割的具体方法,如图6所示,当在帧F3和帧F4之间分割时,对于作为音频数据的文件,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分割即可,即(1)帧数和文件尺寸的变更;(2)把帧F4复制到未使用区域中,把该帧F4指定为后方部分的音频数据的流的开头;(3)连接帧F4以后。这样,当应该连续再现的音频数据原来是分割一个音频数据而取得的时,即使依次再现帧F1、帧F2、帧F3、帧F4、…,也能正确地再现。这里,如果图1(b)的前方部分的音频数据2原来不是分割一个音频数据而取得的时,音频数据2的最后的帧即帧F4与音频数据3的开头的帧即帧F4不同。因为预先检查这些帧是否一致,所以这时,在再现后方部分的音频数据3时,检查它的开头的帧即帧F4的端信息,如果指示的目标是本帧(这里是帧F4),就再现该帧,不是这样时,即当指示图2的箭头22那样的前面的帧时,不再现该帧,而是从帧的端信息指示的目标变为该音频数据的开头的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音频数据的编辑和再现方法,其中:把用以标题为开头的帧单位构成的,并且以与某帧对应的数据在该帧以外也存在的形式进行了数据压缩的音频数据,在所希望的位置分割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的两个音频数据时的编辑方法,进行以下的(a)或(b)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处理:(a)把所述音频数据分割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把所述后方部分音频数据的开头的给定字节的数据附加到所述前方部分音频数据的最后尾的步骤;(b)把所述音频数据分割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把所述前方部分音频数据的最终的给定字节的数 据配置在所述后方部分音频数据的开头部分的前方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秋哲彦泉智绍龟田启一傍岛彰畠中正彦松野公则森田周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