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00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涉及到电机领域,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固定套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周侧外壁安装有多个空心格栅,所述冷却箱内安装有冷却液循环组件,所述冷却箱和所述空心格栅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电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出轴通过动力传递组件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风力和冷却液进行混合散热,冷却液散热效率更高,散热更均匀,风力散热增加空气流动,增加冷却液的冷却速度,提升冷却液散热的散热效果,能降低电机在高转速和高负载运行下温度急剧升高情况的发生,散热效果好。散热效果好。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常用的动力驱动方式是有汽车电机进行驱动,动力源是车用蓄电池进行供电,相比于燃油引擎,汽车电机驱动能力更强,无排放,污染更小。
[0003]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轮胎和减震器进行滤震后仍会有震动通常车身传递至汽车电机上,汽车电机的发热量相比于燃油引擎较低,因此大多的新能源汽车都直接使用风冷进行散热,可能会导致汽车电机在高转速或者高负载运行下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功率减低甚至起火自燃,散热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固定套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周侧外壁安装有多个空心格栅,所述冷却箱内安装有冷却液循环组件,所述冷却箱和所述空心格栅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电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出轴通过动力传递组件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组件连接。
[0006]借由上述机构,电机进行传动时,输出轴转动使得散热风扇转动进行风冷,同时通过动力传递组件带动冷却液循环组件启动,冷却液循环组件启动带动冷却液可以在多个空心格栅和冷却箱之间进行流动来进行液冷,从而二次降温,能降低电机在高转速和高负载运行下温度急剧升高而造成率减低甚至起火自燃的风险,散热效果好。
[0007]优选地,所述冷却液循环组件包括转动筒和多个循环斜板,所述转动筒转动套接在所述冷却箱的周侧内壁上,多个所述循环斜板均安装在所述转动筒的周侧外壁上,多个所述循环斜板均与所述冷却箱相适配,所述转动筒和所述动力传递组件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通过冷却液循环组件的设置,通过动力传递组件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转动带动多个循环斜板转动,在循环斜板的作用下,既能将冷却箱内的冷却液进行循环流动,也能将空心格栅内的冷却液加入循环中,从而整体的对冷却液进行散热,提升循环效果,从而增强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齿轮、齿圈、转动轴、L形托板、两个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L形托板安装在所述冷却箱的一侧上,所述齿圈固定套接在转动筒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圈相啮合,所述转动轴安装在所述齿轮的一侧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活动贯
穿所述L形托板并与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个所述皮带轮固定套接在其中一个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皮带活动套接在两个所述皮带轮上。
[0010]进一步地,通过动力传递组件的设置,其中一个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和皮带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圈转动,齿圈转动带动转动筒转动,从而使得水冷速度与电机转速进行同步,能够在电机高转速转动时,加速冷却液的循环来提升冷却效率。
[0011]优选地,所述电机的两侧均安装有轴套,两个所述轴套上均活动套接有中心筒,两个所述中心筒的周侧外壁均通过至少三个均匀圆周设置的防震机构安装有减震环,两个所述减震环的两侧均通过横梁与所述车身框架连接;所述防震机构包括阻尼杆、阻尼筒、圆板和阻尼弹簧,所述中心筒活动套接在所述减震环内,所述中心筒活动套接在所述轴套上,所述圆板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减震环和所述中心筒的一侧上,所述阻尼筒和所述阻尼杆分别安装在所述圆板的一侧上,所述阻尼杆分别延伸至所述阻尼筒内,所述阻尼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每两个圆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阻尼筒内均安装有阻尼机构。
[0012]进一步地,通过防震机构的设置,车身框架震动,车身框架将震动传递至横梁,横梁将震动传递至减震环,减震环震动通过圆板带动阻尼筒移动,阻尼筒移动使得阻尼杆在阻尼筒内发生相对滑动,并在阻尼弹簧的作用下进行滤震,从而能够有效的进行防震。
[0013]优选地,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活塞、多个阻尼孔和阻尼油液,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阻尼杆的一端上,所述活塞与所述阻尼筒相适配,多个所述阻尼孔均开设在所述活塞的一侧上,所述阻尼油液填充在所述阻尼筒内。
[0014]进一步地,通过阻尼机构的设置,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阻尼杆在阻尼筒内发生相对滑动时,阻尼杆移动带动活塞沿阻尼筒进行滑动,在阻尼孔的作用下,活塞移动使得活塞一侧的阻尼油液通过阻尼孔流动至活塞的另一侧,由于阻尼孔的流通量有限,因此会对活塞产生阻尼效应,从而能够使得阻尼杆在阻尼筒内产生慢速移动,从而能够避免电机发生较大位移的晃动,提升防震效果。
[0015]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轴套的两侧均安装有C形架,两个所述C形架的一端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相连接。
[0016]进一步地,通过C形架的设置,可以将减速器通过C形架安装在轴套上,通过减速器的设置,可以降低输出轴与散热风扇的传动比,从而对散热风扇进行减速,放置电机转速与散热风扇转速不匹配而造成散热风扇损坏。
[0017]优选地,所述轴套上活动套接有固定套接在所述中心筒内的缓冲胶圈,所述缓冲胶圈与所述轴套相适配。
[0018]进一步地,通过缓冲胶圈的设置,可以使得轴套与中心筒进行软连接,既能对轴套和中心筒之间的冲击提供移动的缓冲作用,又能避免轴套与中心筒之间发生相对磨损或产生异响,影响驾驶安全。
[0019]优选地,所述电机和两个所述减震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用于进行稳定的稳定弹簧。
[0020]进一步地,通过稳定弹簧的设置,可以避免电机在转弯或者倾斜行驶时,电机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发生横向滑动,并对横向冲击进行防震,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电机的防震
效果。
[0021]优选地,另一个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安装有万向轴。
[0022]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风力和冷却液进行混合散热,冷却液散热效率更高,散热更均匀,风力散热增加空气流动,增加冷却液的冷却速度,提升冷却液散热的散热效果,能降低电机在高转速和高负载运行下温度急剧升高情况的发生,散热效果好。
[002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冷却液循环组件的设置,通过动力传递组件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转动带动多个循环斜板转动,在循环斜板的作用下,既能将冷却箱内的冷却液进行循环流动,也能将空心格栅内的冷却液加入循环中,从而整体的对冷却液进行散热,提升循环效果,从而增强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0025]3、本专利技术中,其中一个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和皮带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圈转动,齿圈转动带动转动筒转动,从而使得水冷速度与电机转速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包括车身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1)内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上固定套接有冷却箱(14),所述冷却箱(14)的周侧外壁安装有多个空心格栅(15),所述冷却箱(14)内安装有冷却液循环组件,所述冷却箱(14)和所述空心格栅(15)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21)上安装有散热风扇(24),所述散热风扇(24)与所述电机(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出轴(21)通过动力传递组件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组件包括转动筒(16)和多个循环斜板(17),所述转动筒(16)转动套接在所述冷却箱(14)的周侧内壁上,多个所述循环斜板(17)均安装在所述转动筒(16)的周侧外壁上,多个所述循环斜板(17)均与所述冷却箱(14)相适配,所述转动筒(16)和所述动力传递组件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齿轮(19)、齿圈(18)、转动轴(20)、L形托板(29)、两个皮带轮(25)和传动皮带(26),所述L形托板(29)安装在所述冷却箱(14)的一侧上,所述齿圈(18)固定套接在转动筒(16)上,所述齿轮(19)与所述齿圈(18)相啮合,所述转动轴(20)安装在所述齿轮(19)的一侧上,所述转动轴(20)的一端贯穿活动贯穿所述L形托板(29)并与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25)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个所述皮带轮(25)固定套接在其中一个输出轴(21)上,所述传动皮带(26)活动套接在两个所述皮带轮(25)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的两侧均安装有轴套(5),两个所述轴套(5)上均活动套接有中心筒(4),两个所述中心筒(4)的周侧外壁均通过至少三个均匀圆周设置的防震机构安装有减震环(3),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洁李晓宇罗永林林金源尹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风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