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透镜位置信号的方法和读/写光记录媒体的相应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06471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生成透镜位置信号(LCE),该透镜位置信号(LCE)描述读和/或写光记录媒体(7)的设备的物镜(6)的光轴相对于包含在光扫描器(21)中的其余元件(2,3,4,5,8,9)的光轴的位置,按照第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提出差分推挽(DPP)方法的应用,其中,借助于DPP方法可以获得主光束误差信号(CPP)和次光束误差信号(OPP),通过相加主光束误差信号(CPP)和次光束误差信号(OPP),生成所需透镜位置信号(LCE)。按照第二个示范性实施例,没有必要生成主光束,而是,检测从光记录媒体(7)反射的次光束就足够了,以便通过相加以依赖于它的方式生成的次光束误差信号(OPP1,OPP2),获得透镜位置信号(LCE)。(*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成透镜位置信号的方法,透镜位置信号描述读和/或写光记录媒体的设备的物镜的光轴相对于用在设备中的光扫描器的光轴的位置,并且还涉及为读和/或写光记录媒体而相应地配置的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上,轨道误差信号是在读和/或写如,例如,信息轨道包含在称为“凹槽”的低区(G)和称为“平台”的高区(L)两者中的光记录媒体(例如,DVD-RAM(数字多功能盘-随机访问存储器)那样的光记录媒体的设备中生成的,其轨道误差信号可以用于跟踪各自设备的校准。正如,例如,在EP 0 745982 A2中所述的那样,形成轨道误差信号的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是所谓的“差分推挽(DPP)”法。在这种情况下,激光二极管输出的激光束分解成三支光束,即,扫描分别使用的光记录媒体的相邻轨道的一支主光束和两支次光束。对从光记录媒体反射的主和次光束进行估算,以便以取决于光记录媒体的方式,即,获得通过加权组合从中生成所需轨道误差信号的主光束和次光束轨道误差信号。相应的配置显示在,例如,图8中。由光源或激光1发出的光线经过准直透镜2,然后由衍射光栅3分解成一支主光束(即,0阶光束)和两支次光束(即,±1阶光束)。读取要在相应记录媒体7的轨道中扫描的信息的主光束通常包含大多数(约80-90%)光信息。两支次光束的每一支包含总光强的其余5-10%,为了简单起见,假设衍射光栅3衍射的更高阶的光能是零。通过极化分束器4和四分之一波片5,以及物镜6,使这三支光束聚焦在光记录媒体7上,以便读和/或写所述光记录媒体。从光记录媒体7反射的三支光束通过分束器4和圆柱透镜8馈送到光电检测单元9,光电检测单元9检测从光记录媒体7反射的三支光束。在图中,在圆柱透镜8和光电检测单元9之间象征性地表示出了三支光束。与光电检测单元9相连接的是估算单元10,为了生成轨道误差信号,估算单元10估算反射主光束和次光束的检测信号。衍射光栅3以这样的方式合并进来,那就是,使两支次光束的成像精确地扫描次轨道的中心,或者(在只可以写入“凹槽”轨道中的媒体的情况下)在主光束扫描的轨道旁边的中心。由于有意从光学上把次光束和主光束相互分开,它们在光记录媒体7上和在光电检测单元9上的成像的位置也是相互分开的。如果光记录媒体7旋转着,那么,次光束之一位于沿着读和/或写方向的主光束的前面,另一支次光束在沿着读和/或写方向的主光束的后面。图8所示的安排的估算单元10为三支光束的每一支分开估算反射到光电检测器9的光强。在估算单元10中,主光束和次光束两者的检测信号用于在每种情况下,经过自我估量之后,生成代表各自光束相对于轨道的轨道误差的推挽信号。但是,由于两支次光束扫描与读/写轨道有关的次轨道,它们的推挽轨道误差与主光束的推挽轨道误差成反比。因此,经过自我估量之后,各自推挽成分包含与各自扫描的轨道有关的实际轨道误差。由于三支光束的轨道位置只能一起改变,因此,三个推挽信号平等地改变。如图8勾画的光扫描器21的物镜6必须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以便即使在存在垂直波纹和/或偏心的光记录媒体7的情况下,也可以聚焦扫描光束和把它保持在预定轨道上。扫描器21包括单元2、3、4、5、8、9的那个部分定义了光轴22。物镜6以这样的方式被理想地安排在它的平衡位置上,那就是,它的光轴23与光扫描器21的其它光学元件的光轴22相对应。物镜6的移动通常通过电磁驱动器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安排铰链接头或弹簧,使物镜保持在预定平衡位置上,通过把电流施加在电磁驱动器上,使物镜偏离它的平衡位置。为此,估算单元10的输出信号提供了包括物镜6的位置和借助于校准电路纠正它的轨道误差和焦点误差信号。如果打算扫描以螺旋形式应用轨道的光记录媒体7,那么,在连续扫描操作期间,物镜6偏离的程度越来越大。因此,它的光轴23偏移其它光学元件的光轴22越来越远。为了消除光轴相互之间的这种偏移,通常配备伺服或线性电机,伺服或线性电机随后以使光轴相互之间的偏离尽可能小的方式移动把光学元件2、3、4、5、8、9合并在其中的扫描器21。这种电机通常被称为粗跟踪电机。根据现有技术,物镜的电磁驱动器的驱动电压用作光轴偏离的判断标准,并且,以使驱动电压趋向零的方式驱动粗跟踪电机。为此目的,还配备了校准电路,校准电路保证了扫描器21和物镜6的光轴22和23相一致。根据现有技术,估算物镜6的电磁驱动器的驱动电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当切断驱动线圈电源时,物镜6的光轴2 3不偏离其它元件的光轴22。由于物镜是以弹性方式悬挂起来的,这个假设并非在所有工作状态下都是正确的。举例来说,正如在有冲力作用在播放器上的情况下可能发现的那样,如果有外力作用在上面,那么,即使致动线圈没有受到驱动,物镜也会改变它的位置。并且,铰链接头或弹簧的老化可能引起物镜的平衡位置发生改变,致使光轴相互偏离。这些效果不能从驱动线圈的驱动电压中检测到。接着,如果例如,在轨道跳转期间使物镜6移动,那么,主速和次光束在光电检测单元9上的成像也发生移动。成像的这种位移导致在估算单元10的输出端上的偏移电压,对于所有光束,这个偏移电压的方向是相同的。因此,物镜6的位移引起不是源自实际轨道误差从而是一种干扰的偏移电压。把真正轨道误差成分和非所需的透镜位移相关成分加入由估算单元10生产的和由光电检测单元9的各自检测器检测的推挽信号中。接着,如果相加次光束的推挽信号和从主光束的推挽信号中减去这个和值,那么,假设主光束和次光束成分得到适当加权,非所需的透镜位移相关成分就得到消除。相反,由于主光束和次光束的推挽成分相互成反比,因此,在应用了相减之后,按正确的相位将它们相加,其结果是,假设权重因子得到正确设置,就可以获得实际轨道误差。例如,EP 0 708 961 B1描述了确定适当权重因子的方法。从传统DPP方法的上述特性中可清楚看出,由于次光束的位置,主光束和次光束的相移名义上是180度。由于作为差值形成的结果,最大可能幅度地相加主光束和次光束的轨道误差成分,因此,这是有利的。如果考虑到轨道上光束的位置,那么,为了获得轨道误差信号的最大幅度,以(例如,在DVD-RAM的情况下)次光束照射在次轨道的轨道中心上的方式精确地,或者(在只可以写入“凹槽”轨道中的媒体的情况下)对主光束扫描的轨道旁边的两个轨道之间的区域精确地设置衍射光栅3的角度。上述DPP方法的目的是形成相对于分别使用的扫描器的光轴没有依赖于物镜6的位置的偏移的轨道误差信号。在主光束和次光束的推挽成分的上述组合的情况中,尽管可以获得实际轨道误差,但是,由于透镜位移相关成分的消除,仍然不可能检测到物镜6相对于扫描器的光轴的位置。在轨道跟踪操作期间,物镜6处在与光记录媒体7的轨道方向垂直的位置上,即,物镜6的光轴被移动得偏离扫描器21的光轴。这导致了反向扫描光束在光电检测单元的检测器元件上的成像发生相应位移。虽然正确地跟踪分别扫描的轨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估算单元10不能识别出物镜6和扫描器21的光轴是否相一致。由于这个原因,原则上有必要提供描述物镜6相对于扫描器21的光轴22的位置的信号。此外,在定位操作期间,正如,例如,访问CD(压缩盘)上另一首乐曲所需要的那样,为设备的控制单元提供能够快速访问设备的用户所希望的那首乐曲的辅助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成透镜位置信号的方法, 其中,透镜位置信号(LCE)描述读和/或写光记录媒体(7)的设备的物镜(6)的光轴(23)相对于指定给物镜(6)的光扫描器(21)的光轴(22)的位置, 其中,生成入射到记录媒体(7)的相邻轨道上的主和次扫描光束(14-18)和检测从记录媒体(7)反射的主和次扫描光束,以及 其中,从检测的反射主和次扫描光束中导出主光束误差信号(CPP)和次光束误差信号(OPP),其特征在于,通过组合,尤其通过相加主光束误差信号(CPP)和次光束误差信号(OPP),获得透镜位置信号(LCE)。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琴比克勒
申请(专利权)人:汤姆森特许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