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谌怡颖专利>正文

一种LED节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32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LED节能灯,属于亮化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灯壳以及安装于灯壳上的LED灯头,所述灯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散热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固定部与室内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散热部连接的隔灯架,所述隔灯架的周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灯头安装室,所述灯头安装室内均固定安装有灯座;所述LED灯头的数目与所述灯头安装室的数目一致,且LED灯头分别安装在各个灯头安装室内的所述灯座上;所述散热部内设有用于控制各个灯头安装室内LED灯头启闭的控制组件。本申请具增强灯具节能效果的作用。灯具节能效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节能灯


[0001]本申请涉及亮化工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节能灯。

技术介绍

[0002]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0003]如公告号为CN10287846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LED节能灯,包括灯头、螺栓、塑胶座、散热器、灯板、塑胶固定片、驱动电源、反射罩、扩散罩,螺栓将塑胶座和散热器连接成一体,灯头与所述一体连接,反射罩外壁设有条状圆棱一,扩散罩内壁设有条状圆棱二,驱动电源置于反射罩内,由塑胶固定片固定,扩散罩倒扣在反射罩上。该专利技术的发光角度达到320度。
[0004]但是,在节能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面积一定的房间内,使用者的照明需求往往仅限于一定方位的范围内,故而现有的照明灯具采用大范围光照的方式,不利于节省能源。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不够节能环保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增强灯具的节能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LED节能灯。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LED节能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LED节能灯,包括灯壳以及安装于灯壳上的LED灯头,所述灯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散热部以及安装部;
[0009]所述固定部与室内顶部固定安装;
[0010]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散热部连接的隔灯架,所述隔灯架的周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灯头安装室,所述灯头安装室内均固定安装有灯座;所述LED灯头的数目与所述灯头安装室的数目一致,且LED灯头分别安装在各个灯头安装室内的所述灯座上;
[0011]所述散热部内设有用于控制各个灯头安装室内LED灯头启闭的控制组件。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仅需在室内一处提供光照时,使用者通过控制组件启动靠近使用者所需的方位上的灯头安装室内的LED灯头,从而提供给使用者光照,与全方位光照的灯具相比,更为节能。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部内的连接管、设置于散热部内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的定切换盘、穿设于所述隔灯架中心的调节杆、设置于所述散热部内并与调节杆固定连接的动切换盘,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动切换盘的端部上固定有调节片;
[0014]所述定切换盘与所述动切换盘贴合设置,且所述定切换盘靠近所述动切换盘的贴合面上嵌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而所述动切换盘靠近定切换盘的贴合面上嵌设有数目与所述LED灯头数目一致的通电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室内电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通电端子分
别与对应的灯座通过导线连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转动调节片时,调节杆带动动切换盘转动,使得通电端子分别与定切换盘上的接线端子对应连接,从而对各个灯头安装室内的LED灯头按照转动角度而实现电路的切换,实现对LED灯头的通电控制,操作方便,且采用机械式电路切换的方式,与电子化切换方式相比,工作状态更稳定,故障率少。
[0016]进一步的,所述LED灯头共设有三颗,所述定切换盘的贴合面上环绕盘心设置有单灯区单元、双灯区单元以及全亮区单元,所述动切换盘的贴合面上设置有导通区和断路区;
[0017]所述通电端子依次排列在所述导通区内;
[0018]所述单灯区单元内环绕定切换盘盘心依次设置有三个单亮区,三个所述单亮区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接线端子,且三个所述单亮区的接线端子分别用于与三个所述通电端子接触连接;
[0019]所述双灯区单元内环绕定切换盘盘心依次设置有三个双亮区,三个所述双亮区各设有两个接线端子;同一所述双亮区内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对应连接三个通电端子中的两个通电端子,三个双亮区的设置对应点亮三个LED灯头中的两个LED灯头的全部组合;
[0020]所述全亮区单元内设有三个接线端子,且全亮区单元内的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与三个通电端子对应接触连接。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动切换盘上的通电端子所在导通区切换至与定切换盘上的单亮区对齐重合时,单亮区的接线端子与对应的通电端子接触,从而使得对应方位的LED灯头通电亮起,实现对单一方位的光照;
[0022]当动切换盘上的导通区切换至与某一双亮区重合时,该双亮区内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通电端子接触,从而使得对应的两个LED灯头通电亮起,相对于单亮模式,扩大了光照范围;
[0023]而当动切换盘上的导通区切换至与全亮区单元重合时,全亮区单元内的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与三个通电端子连接,使得三个LED灯头均通电亮起,使得室内各方位均得到光照,满足使用者需要。
[0024]进一步的,各个所述通电端子至所述定切换盘的盘心距离各不相同。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防止不同的通电端子接入其余通电端子对应的接线端子上。
[0026]进一步的,所述隔灯架与所述散热部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隔灯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通电端子与所述灯座之间连接的导线设置于所述隔灯架内。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双重调节方式,便于使用者调整光照方位。
[002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部包括开口朝下设置的散热金属壳,所述散热金属壳顶面开设有中央散热孔,且所述中央散热孔中心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壁与所述中央散热孔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连接环,且连接管外壁与所述连接环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散热金属壳顶面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连接有间隔柱,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定切换盘的一端穿入所述固定部内,且所述接线端子上连接的导线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内。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组件产生的热量容易通过中央散热孔传递至散热金属壳外,从而有利于防止散热部以及固定部热变形,提升安装耐久性。
[0030]进一步的,所述隔灯架顶部成型有用于封闭所述散热金属壳开口的封闭盘,所述散热金属壳内侧壁固定有隔热圈;所述隔灯架中心成型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上端贯穿所述隔热圈并延伸至所述散热金属壳内;所述安装管外壁上成型有凹片圈,所述凹片圈设置于所述散热金属壳内,且所述凹片圈底面与所述隔热圈相抵。
[00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片圈的设置,使得隔灯架得以与散热金属壳之间转动连接,便于调节,而隔热圈的设置,有利于隔绝LED灯头上的热量,防止散热部与固定部热变形。
[0032]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圈为弹性气囊,且隔热圈内部充满惰性气体;所述隔热圈沿所述散热金属壳侧壁环绕并贴合设置。
[003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圈的设置,采用弹性气囊内充惰性气体的方式,隔热效果好,且隔热圈贴合散热金属壳的侧壁环绕设置,有利于防止散热金属壳内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金属壳侧壁上,进一步减少热变形。
[0034]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圈底部成型有多个档位凸起,所述封闭盘顶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档位凸起对应的嵌合槽,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节能灯,包括灯壳(1)以及安装于灯壳(1)上的LED灯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11)、散热部(12)以及安装部(13);所述固定部(11)与室内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安装部(13)包括与所述散热部(12)连接的隔灯架(131),所述隔灯架(131)的周侧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灯头安装室,所述灯头安装室内均固定安装有灯座(133);所述LED灯头(2)的数目与所述灯头安装室的数目一致,且LED灯头(2)分别安装在各个灯头安装室内的所述灯座(133)上;所述散热部(12)内设有用于控制各个灯头安装室内LED灯头(2)启闭的控制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固定于所述散热部(12)内的连接管(31)、设置于散热部(12)内并与所述连接管(31)固定连接的定切换盘(32)、穿设于所述隔灯架(131)中心的调节杆(34)、设置于所述散热部(12)内并与调节杆(34)固定连接的动切换盘(33),所述调节杆(34)远离所述动切换盘(33)的端部上固定有调节片(35);所述定切换盘(32)与所述动切换盘(33)贴合设置,且所述定切换盘(32)靠近所述动切换盘(33)的贴合面上嵌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321),而所述动切换盘(33)靠近定切换盘(32)的贴合面上嵌设有数目与所述LED灯头(2)数目一致的通电端子(331);所述接线端子(321)与室内电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通电端子(331)分别与对应的灯座(133)通过导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头(2)共设有三颗,所述定切换盘(32)的贴合面上环绕盘心设置有单灯区单元、双灯区单元以及全亮区单元(324),所述动切换盘(33)的贴合面上设置有导通区(332)和断路区(333);所述通电端子(331)依次排列在所述导通区(332)内;所述单灯区单元内环绕定切换盘(32)盘心依次设置有三个单亮区(322),三个所述单亮区(322)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接线端子(321),且三个所述单亮区(322)的接线端子(321)分别用于与三个所述通电端子(331)接触连接;所述双灯区单元内环绕定切换盘(32)盘心依次设置有三个双亮区(323),三个所述双亮区(323)各设有两个接线端子(321);同一所述双亮区(323)内的两个接线端子(321)分别对应连接三个通电端子(331)中的两个通电端子(331),三个双亮区(323)的设置对应点亮三个LED灯头(2)中的两个LED灯头(2)的全部组合;所述全亮区单元(324)内设有三个接线端子(321),且全亮区单元(324)内的三个接线端子(321)分别与三个通电端子(331)对应接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怡颖
申请(专利权)人:谌怡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