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定位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419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余热发电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定位的方法,包括在DCS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控制逻辑组态,对故障相关参数进行联系并处理,在预设的连续的若干个判断周期内,故障相关参数达到设定的极限值时触发故障报警,根据故障诊断信号的结果输出故障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相关设备或仪器仪表检测参数在预设周期类发生劣化趋势时,发出故障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原因分析及故障处理方法,提醒运行维护人员及时检查排除故障隐患,起到稳定运行的作用。定运行的作用。定运行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定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发电系统智能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定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能源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日益严峻,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回收利用低品位热能这项技术也备受关注,在避免能源浪费同时,又利于环境保护。随着对控制品质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变得异常复杂,故障时有发生,给故障诊断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的诊断故障是当前面临的难题之一。
[0003]现有余热发电系统中缺乏依据采集的故障相关参数对故障进行预先判断、分析,以指出其潜在故障风险的手段,无法提前提示操作人员及运行维护人员作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因此,目前的余热发电系统无法在相关设备或仪器仪表检测参数在预设周期类发生劣化趋势时,发出故障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原因分析及故障处理建议,影响余热发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定位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应大规模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延迟性较长和部分传感器节点转发大量数据能耗过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所述的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定位的方法,包括在DCS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控制逻辑组态,对故障相关参数进行联系并处理,在预设的连续的若干个判断周期内,故障相关参数达到设定的极限值时触发故障报警,所述控制逻辑组态的方法包括:步骤1、分析周期的设定与判断,设定分析周期时长和基准计时参数,基准计时参数进行时间累计,当基准计时参数不小于分析周期时长时清零重新计时,并发出计时复位的信号;步骤2、分析参数的处理,分析参数即对应的故障相关参数,各分析参数在正常值范围内累积处理直至计时复位时清零并在复位后进行下个周期的分析参数的累积处理,将单周期内分析参数的累积量按故障分析判断条件进行比较处理并将判断结果输出到单周期处理状态;步骤3、故障判断的处理,通过单周期处理状态在若干个分析周期内的取值变化对相应的计算周期结果进行赋值,并通过将自当前计算周期起若干个计算周期结果的和与设定值比较,判断输出故障诊断信号的结果;步骤4、故障判断输出及显示,在机组已并网运行的条件下,根据故障诊断信号的结果输出故障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分析周期的设定与判断的具体操作方式为,通过“PAA”设定基准计时参数,通过累积模块进行时间累计,再换算成“已进行计时时长”。通过“PAB”设定单个分析周期时长。当“已进行计时时长”≥“计时时长设定”值时,将“已进行计时时长”清零,重新计算“已进行计时时长”,同时发出“计时复位A”状态,用于单周期状态分析判断。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对任一分析参数在正常值时,在“计时复位A”信号为“1”时通过累积模块进行流量累积处理,换算成每小时累计量,在“计时复位A”信号为“1”时将单周期内参数1的累计量信号清零,在“计时复位A”信号为“0”时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流量累积分析处理,对各个分析参数同步进行累积量处理。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将单周期内分析参数的累积量按故障分析判断条件进行比较处理,判断结果经过延时处理输出至单周期处理状态通道再进行下一个设定周期的处理,程序延时中设置为1个扫描周期,防止误动。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1个分析周期内有下列情况:
[0011](1)当单周期处理状态在1个分析周期内为“0”,通过选择模块将“0”写入“当前计算周期结果”通道中,同时写入选择模块的PV1通道;
[0012](2)当单周期处理状态在1个分析周期内一直为“1”时,通过选择模块将“1”写入“当前计算周期结果”通道中,同时写入选择模块的PV1通道;
[0013](3)当单周期处理状态在1个分析周期内消失,通过选择模块将“0”写入“当前计算周期结果”通道中,同时写入选择模块(SWCH1)的PV1通道;
[0014]基于上述的前两种情况,当单周期处理状态持续存在,则在此后相应的“计时复位A”状态为1时,依次将分析判断结果输出至后续的计算周期结果中,直至出现上述的第三种情况;
[0015]自当前计算周期起若干个计算周期结果均为1,根据故障诊断条件,通过比较模块对各个计算周期结果累加后依据判断条件判断输出相应的故障信号。
[0016]优选的,所述故障包括锅炉受热面泄露、锅炉受热面积灰严重、锅炉省煤器管路泄漏、锅炉省煤器出口沸腾、汽机瓦振大、径向轴承润滑不足、汽机推力瓦润滑不足、汽水系统发生泄漏、凝汽器汽侧泄漏、凝汽器水侧泄露、汽轮机冷油器冷却效果下降和凝汽器换热效果降低。
[0017]优选的,所述故障处理包括在操作站上弹出故障诊断信息并闪烁,同时发出语音报警,在上位机画面上点击故障诊断信息能弹出处理建议悬挂窗口,显示相关处理措施,点击该处理措施面板上的“测点检查清单”,能弹出提示需要检查的测点信息。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余热发电日常操作及故障发生后分析处理经验积累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发电运行数据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判断,通过将采集的分析参数进行周期化累积和比较判断,能在相关设备或仪器仪表检测参数在预设周期类发生劣化趋势时,发出故障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原因分析及故障处理方法,提醒运行维护人员及时检查排除故障隐患,起到稳定运行的作用。
[0019]本方法针对余热发电系统常见的故障,针对性设置了相应的故障分析判断条件,并确定了故障相关的分析参数和处理建议,因此能对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故障处理建议以提示维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处理。维护人员可参考该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处理,减缓或解决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进行分析周期的设定与判断采用的控制逻辑组态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行分析参数的处理采用的控制逻辑组态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进行故障判断的处理采用的控制逻辑组态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进行故障判断输出及显示采用的控制逻辑组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25]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定位的方法,包括在DCS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控制逻辑组态,对故障相关参数进行联系并处理,在预设的连续的若干个判断周期内,故障相关参数达到设定的极限值时触发故障报警,所述控制逻辑组态的方法包括:分析周期的设定与判断,设定分析周期时长和基准计时参数,基准计时参数进行时间累计,当基准计时参数不小于分析周期时长时清零重新计时,并发出计时复位的信号;分析参数的处理,分析参数即对应的故障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DCS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控制逻辑组态,对故障相关参数进行联系并处理,在预设的连续的若干个判断周期内,故障相关参数达到设定的极限值时触发故障报警,所述控制逻辑组态的方法包括:步骤1、分析周期的设定与判断,设定分析周期时长和基准计时参数,基准计时参数进行时间累计,当基准计时参数不小于分析周期时长时清零重新计时,并发出计时复位的信号;步骤2、分析参数的处理,分析参数即对应的故障相关参数,各分析参数在正常值范围内累积处理直至计时复位时清零并在复位后进行下个周期的分析参数的累积处理,将单周期内分析参数的累积量按故障分析判断条件进行比较处理并将判断结果输出到单周期处理状态;步骤3、故障判断的处理,通过单周期处理状态在若干个分析周期内的取值变化对相应的计算周期结果进行赋值,并通过将自当前计算周期起若干个计算周期结果的和与设定值比较,判断输出故障诊断信号的结果;步骤4、故障判断输出及显示,在机组已并网运行的条件下,根据故障诊断信号的结果输出故障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级辅助驾驶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析周期的设定与判断的具体操作方式为,通过“PAA”设定基准计时参数,通过累积模块进行时间累计,再换算成“已进行计时时长”。通过“PAB”设定单个分析周期时长。当“已进行计时时长”≥“计时时长设定”值时,将“已进行计时时长”清零,重新计算“已进行计时时长”,同时发出“计时复位A”状态,用于单周期状态分析判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级辅助驾驶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任一分析参数在正常值时,在“计时复位A”信号为“1”时通过累积模块进行流量累积处理,换算成每小时累计量,在“计时复位A”信号为“1”时将单周期内参数1的累计量信号清零,在“计时复位A”信号为“0”时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流量累积分析处理,对各个分析参数同步进行累积量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义宏赵波陆兴风杨东旺秦化锋李晓朋刘杨杨孙瑜方旭陆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信息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