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413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设计图纸,统计抗震支吊架的类型、各类型的数量以及管束的型号及数量;将对应的配件预包装成配件盒;将所需的槽钢、螺杆、管束以及配件盒装入周转箱运输至现场;安装人员根据现场测量、翻样、切割相应尺寸的槽钢和螺杆,根据安装部位的支吊架类型或图纸领取对应的配件盒,根据配件盒上的标签的管束型号或图纸放管束;安装支吊架。本方案中,现场切割相应长度的槽钢和螺杆,将切割好的槽钢和螺杆搬运至安装地点,根据图纸领用配件盒,根据配件盒上的标签的管束型号,可避免支吊架尺寸误差造成支吊架无法安装,速找到对应的配件,提升安装速度,避免的工期和成本增加。避免的工期和成本增加。避免的工期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吊架作业,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抗震支吊架是根据GB50981

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而产生的设施。抗震支吊架在国内是新鲜事物,但在国外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发达国家已有多年历史,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成熟技术。机电抗震支吊架系统是牢固连接于已做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体的管路、槽系统及设备,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原有一般意义的支吊架系统是以重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这两种支撑系统的设置并不重复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工程抗震支吊架一般至少有几百套,多则上千甚至上万套。现有技术抗震支吊架通常将在工厂中将支吊架组装成半成品,半成品的支吊架和部分未安装的零件一起打包发送至现场,这种方式虽然安装方便,但是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测量误差、设计变更、安装部位变化等因素容易造成支吊架无法安装或安装质量变差,甚至批量产品报废,严重影响工期和成本;(2)由于抗震支吊架类型多对应的配件繁杂,有上支架、下支架、螺母、螺栓、夹紧件、锚栓以及垫片等,安装时要找到对应型号的配件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影响安装速度;(3)此外零件散装至现场难以清点。
[000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SMT工艺的生产时间模拟方法”,其公告号CN105373912A,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支吊架的各个支吊架在多个传送带的各个传送带中需要作业的各个作业循环(cycle)进行合并;确定多个支吊架的作业顺序以及多个支吊架的各个支吊架的作业阶段(Phase);基于生产完毕的PCB的个数和PCB的检查是否完毕,执行多个支吊架中的一个支吊架与其他支吊架一起共同作业的前作业;计算多个支吊架的各个支吊架的单位操作时间;基于作为多个支吊架的各个支吊架生产一张PCB的时间的单位生产时间,判断模拟的终止与否。该方案将生产的半成品支吊架发货至现场,由于各种因素存在,易造成支架尺寸误差,现场无发安装的问题,以及存在零部件不方便清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该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可避免支吊架尺寸误差造成支吊架无法安装,可快速找到对应的配件,提升安装速度,避免的工期和成本增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统计抗震支吊架的类型、各类型的数量以及管束的型号及数量;S2:根据抗震支吊架的类型将对应的配件预包装成配件盒,配件盒括上支架、下支架、螺母、螺栓、夹紧件、锚栓以及垫片,在包装好的配件盒上粘贴标签,标签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安装部位、图号以及管束的型号;
S3:将所有抗震支吊架的所需的槽钢、螺杆、管束以及配件盒装入周转箱运输至现场;S4:安装人员根据现场测量、翻样、切割相应尺寸的槽钢和螺杆,根据安装部位的支吊架类型或图纸领取对应的配件盒,根据配件盒上的标签的管束型号或图纸放管束;S5:安装支吊架。
[0006]本方案中,抗震支吊架有多种类型,如单管门型抗震支吊架、单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多管侧向抗震支吊架、多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多管门型侧向抗震支架等,除了槽钢、螺杆及管束外,对同一种类抗震支架其它零件的数量都是相同的。本方案中将槽钢、螺杆、管束和配件盒运输至现场,根据现场测量结果切割相应长度的槽钢和螺杆,将切割好的槽钢和螺杆搬运至安装地点,根据图纸领用配件盒,根据配件盒上的标签的管束型号或图纸放管束,整个过程同时进行,方便动态管理,发现测量误差可快速调整,避免支吊架尺寸误差造成支吊架无法安装,可快速找到对应的配件,提升安装速度,避免的工期和成本增加。
[0007]作为优选,步骤s2中不同类型抗震支吊架的配件盒所粘贴的标签通过颜色区分。每种抗震支吊架配件盒的标签使用同一种颜色,安装人员可根据颜色快速找到对应的配件盒,取出配件盒中的零件。
[0008]作为优选,步骤s2中配件盒包装完成后进行称重,对重量与标准值偏差超过10%的配件盒人工检查配件是否齐全。由于同一类型抗震支吊架对应的配件盒中的零件相同,同一类型配件盒都有相同重量标准值,称重时超过10%则配件盒中的零件缺少或多放了,称重检测可快速判断配件盒是否符合标准,不需要一一清点,避免因配件缺少引起工期延误。
[0009]作为优选,步骤s3中同一型号的抗震支吊架对应的配件盒堆放同一区域,同一区域的配件盒按图纸顺序堆叠,图纸顺序靠前的配件盒靠近顶部设置。方便安装人员快速找到对应的配件盒,并根据配件盒找到相应的管束。
[0010]作为优选,步骤s3中配件盒单独采用配件箱装箱,装箱完成后放入周转箱,配件箱四周开设可视窗口。配件盒的数量较多单独采用配件箱包装避免散落遗失,配件盒在配件箱中整齐堆叠,同时可直接将配件箱转运至安装地点,可视窗口用于清点配件盒,不需要逐一将配件盒取出清点,减少劳动强度。
[0011]作为优选,配件箱顶部设有限位件,配件箱内部设有分隔件,分隔件将配件箱的装箱空间分隔成两排若干列的配件盒放置区,可视窗口设置在配件箱两侧,每侧的可视窗口的数量与列数对应,配件箱在每个放置区底部设置弹性支撑件,配件箱的侧面开设有取放口。弹性支撑件与顶部的限位件配合夹紧配件盒,弹性支撑件避免运输时因震动造成配件盒散落,同时从顶部的侧面取放口取出配件盒后,下一层的配件盒在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上移,因此安装人员不需要弯腰去底下的配件盒,减少劳动强度。
[0012]作为优选,步骤s3中抗震支吊架的所需的槽钢、螺杆运输至切割现场,管束和配件盒运输至安装现场,设定槽钢和螺杆的单次转运量,步骤s4中切割完成的槽钢和螺杆达到单次转运量时将槽钢和螺杆搬运至安装现场。安装人员灵活设定单次装运量,使得现场测量、切割、安装保持动态平衡,有利于及时发现缺陷,做出相应调整。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现场切割相应长度的槽钢和螺杆,将切割好的槽钢和螺杆搬运至安装地点,整个过程同时进行,方便动态管理,发现测量误差可快速调整,避免支吊架尺寸误差造成支吊架无法安装;(2)根据图纸领用配件盒,根据配件盒上的
标签的管束型号或图纸放管束,可快速找到对应的配件,提升安装速度,避免的工期和成本增加;(3)可快速清点零件;(4)配件盒称重检查,避免漏发引起工期增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配件箱示意图。
[0016]图中:1、配件箱
ꢀꢀ
2、分隔件
ꢀꢀ
3、可视窗口
ꢀꢀ
4、弹簧
ꢀꢀ
5、支撑板
ꢀꢀ
6、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统计抗震支吊架的类型、数量以及管束的型号及数量;S2:根据抗震支吊架的类型将对应的配件预包装成配件盒,配件盒括上支架、下支架、螺母、螺栓、夹紧件、锚栓以及垫片,在包装好的配件盒上粘贴标签,标签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安装部位、图号以及管束的型号;S3:将所有抗震支吊架的所需的槽钢、螺杆、管束以及配件盒装入周转箱运输至现场;S4:安装人员根据现场测量、翻样、切割相应尺寸的槽钢和螺杆,根据安装部位的支吊架类型或图纸领取对应的配件盒,根据配件盒上的标签的管束型号或图纸放管束;S5:安装支吊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不同类型抗震支吊架的配件盒所粘贴的标签通过颜色区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吊架作业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配件盒包装完成后进行称重,对重量与标准值偏差超过10%的配件盒人工检查配件是否齐全。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烈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航鑫支吊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