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紫外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394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紫外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该深紫外LED芯片包括:外延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外延结构包括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与N型半导体层所夹的多量子阱层,P型半导体层暴露于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多个接触孔,自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延伸,多个接触孔的底部位于P型半导体层中;以及多个金属纳米层,位于相应接触孔中,金属纳米层与P型半导体层接触。该深紫外LED芯片在接近量子阱层的P型半导体层中设计多个接触孔,并在其中制备金属纳米层实现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同时利用P型硅纳米层提供空穴,提升深紫外LED芯片的内量子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紫外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深紫外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深紫外LED芯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中,为了与P型半导体层获得较好的欧姆接触效果以及更高的空穴浓度,需要在P型半导体层上再生长一层p

GaN层,然而,p

GaN层会吸收大量的深紫外光,严重影响深紫外LED芯片的发光量。
[0003]因此,需要研发深紫外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希望在P型半导体层获得较高的空穴浓度同时,提高深紫外LED芯片的内量子效率,进而提高紫外LED芯片的发光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紫外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在接近量子阱层的P型半导体层中设计多个接触孔,并在其中制备金属纳米层实现局域表面等离子激元效应,同时利用P型硅纳米层提供空穴,利用以上两个技术方案来提升深紫外LED芯片的内量子效率。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深紫外LED芯片,包括:外延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外延结构包括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以及所述P型半导体层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夹的多量子阱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暴露于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多个接触孔,自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延伸,各所述接触孔的底部位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中;以及多个金属纳米层,位于相应的所述接触孔中,所述金属纳米层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接触。
[0006]可选地,所述多量子阱层中的载流子借助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共振发光。
[0007]可选地,各所述接触孔的底部与所述多量子阱层顶部之间的距离在10nm~50nm之间。
[0008]可选地,所述多个接触孔呈均匀的三方阵列分布或四方阵列分布。
[0009]可选地,各所述接触孔的特征尺寸在数十纳米到数微米的范围之间。
[0010]可选地,各所述金属纳米层是由金属纳米颗粒组成的,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在数十纳米到数百纳米的范围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材料包括:金、银、铝中的至少一种。
[0012]可选地,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被介质层包裹。
[0013]可选地,所述介质层的材料包括:SiO2、SiN
X
、TiO2、Al2O3中的至少一种。
[0014]可选地,还包括多个P型的硅纳米层,位于相应的所述接触孔中,所述硅纳米层覆盖所述金属纳米层,并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接触。
[0015]可选地,各所述硅纳米层是由硅纳米颗粒组成的,所述硅纳米颗粒的尺寸在数十纳米到数百纳米范围之间,所述硅纳米层的厚度范围在数纳米至数十纳米之间。
[0016]可选地,还包括反射镜层,所述反射镜层覆盖所述P型半导体层与各所述硅纳米层。
[0017]可选地,还包括金属阻挡层,所述金属阻挡层覆盖所述反射镜层。
[0018]可选地,还包括:衬底,与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二表面接触;至少一个通孔,自所述金属阻挡层延伸至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并露出所述N型半导体层;至少一个导电部,位于相应所述通孔中并与暴露出的所述N型半导体层接触,各所述导电部分别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所述金属纳米层、所述硅纳米层、所述反射镜层和所述金属阻挡层隔开;绝缘层,位于所述金属阻挡层上,并填充在各所述通孔中,所述绝缘层具有露出所述导电部表面的N导电通道和露出所述金属阻挡层表面的P导电通道;N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上,部分所述N电极穿过所述N导电通道与所述导电部相连;以及P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上,部分所述P电极穿过所述P导电通道与所述金属阻挡层相连,其中,所述N电极与所述P电极分隔。
[0019]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凹槽,位于所述衬底的边缘,自所述金属阻挡层延伸至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所述绝缘层还覆盖所述凹槽的侧壁及所述N型半导体层。
[0020]可选地,所述外延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AlN层、AlN/AlGaN超晶格层,其中,沿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缓冲层、所述AlN层、所述AlN/AlGaN超晶格层、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以及所述P型半导体层依次堆叠。
[0021]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通孔,自所述金属阻挡层延伸至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并露出所述N型半导体层;至少一个导电部,位于相应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接触,各所述导电部分别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各所述金属纳米层、各所述硅纳米层、所述反射镜层和所述金属阻挡层隔开;绝缘层,覆盖所述金属阻挡层,并填充在各所述通孔中,所述绝缘层具有露出所述导电部表面的N导电通道;第一键合层,覆盖所述绝缘层,并穿过所述N导电通道与所述导电部相连;第二键合层,位于衬底上,并与所述第一键合层相连,所述衬底作为N电极;至少一个凹槽,位于所述衬底的边缘,自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二表面延伸至所述金属阻挡层上;以及P电极,位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金属阻挡层相连。
[0022]可选地,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覆盖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二表面及所述凹槽的侧壁。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深紫外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衬底上形成外延结构,所述外延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衬底相连,所述外延结构包括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以及所述P型半导体层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夹的多量子阱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暴露于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形成多个接触孔,所述多个接触孔自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延伸,各所述多个接触孔的底部位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中;以及在各所述接触孔中形成金属纳米层,各所述金属纳米层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接触。
[0024]可选地,所述多量子阱层中的载流子借助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共振发光。
[0025]可选地,所述形成多个接触孔的步骤包括:采用步进式光刻或纳米压印技术中的一种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多孔结构的掩膜;以及采用低损伤ICP/RIE刻蚀技术或ALE原子层刻蚀技术中的一种经所述掩膜的各孔去除部分所述P型半导体层以形成所述多个接触孔。
[0026]可选地,各所述接触孔的底部与所述多量子阱层顶部之间的距离在10nm~50nm之
间。
[0027]可选地,所述多个接触孔呈均匀的三方阵列分布或四方阵列分布。
[0028]可选地,各所述接触孔的特征尺寸在数十纳米到数微米的范围之间。
[0029]可选地,所述在各所述接触孔中形成金属纳米层的步骤包括:采用旋涂或喷涂技术将金属纳米颗粒涂覆在各所述接触孔内,其中,各所述金属纳米层是由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组成的,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在数十纳米到数百纳米范围之间。
[0030]可选地,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材料包括:金、银、铝中的至少一种。
[0031]可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紫外LED芯片,其中,包括:外延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外延结构包括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以及所述P型半导体层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夹的多量子阱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暴露于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多个接触孔,自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延伸,各所述接触孔的底部位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中;以及多个金属纳米层,位于相应的所述接触孔中,所述金属纳米层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所述多量子阱层中的载流子借助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共振发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各所述接触孔的底部与所述多量子阱层顶部之间的距离在10nm~50n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所述多个接触孔呈均匀的三方阵列分布或四方阵列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各所述接触孔的特征尺寸在数十纳米到数微米的范围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各所述金属纳米层是由金属纳米颗粒组成的,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在数十纳米到数百纳米的范围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材料包括:金、银、铝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被介质层包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所述介质层的材料包括:SiO2、SiN
X
、TiO2、Al2O3中的至少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还包括多个P型的硅纳米层,位于相应的所述接触孔中,所述硅纳米层覆盖所述金属纳米层,并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接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各所述硅纳米层是由硅纳米颗粒组成的,所述硅纳米颗粒的尺寸在数十纳米到数百纳米范围之间,所述硅纳米层的厚度范围在数纳米至数十纳米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还包括反射镜层,所述反射镜层覆盖所述P型半导体层与各所述硅纳米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还包括金属阻挡层,所述金属阻挡层覆盖所述反射镜层。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还包括:衬底,与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二表面接触;至少一个通孔,自所述金属阻挡层延伸至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并露出所述N型半导体层;至少一个导电部,位于相应所述通孔中并与暴露出的所述N型半导体层接触,各所述导
电部分别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所述金属纳米层、所述硅纳米层、所述反射镜层和所述金属阻挡层隔开;绝缘层,位于所述金属阻挡层上,并填充在各所述通孔中,所述绝缘层具有露出所述导电部表面的N导电通道和露出所述金属阻挡层表面的P导电通道;N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上,部分所述N电极穿过所述N导电通道与所述导电部相连;以及P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上,部分所述P电极穿过所述P导电通道与所述金属阻挡层相连,其中,所述N电极与所述P电极分隔。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凹槽,位于所述衬底的边缘,自所述金属阻挡层延伸至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所述绝缘层还覆盖所述凹槽的侧壁及所述N型半导体层。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所述外延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AlN层、AlN/AlGaN超晶格层,其中,沿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缓冲层、所述AlN层、所述AlN/AlGaN超晶格层、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以及所述P型半导体层依次堆叠。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通孔,自所述金属阻挡层延伸至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并露出所述N型半导体层;至少一个导电部,位于相应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接触,各所述导电部分别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所述多量子阱层、各所述金属纳米层、各所述硅纳米层、所述反射镜层和所述金属阻挡层隔开;绝缘层,覆盖所述金属阻挡层,并填充在各所述通孔中,所述绝缘层具有露出所述导电部表面的N导电通道;第一键合层,覆盖所述绝缘层,并穿过所述N导电通道与所述导电部相连;第二键合层,位于衬底上,并与所述第一键合层相连,所述衬底作为N电极;至少一个凹槽,位于所述衬底的边缘,自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二表面延伸至所述金属阻挡层上;以及P电极,位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金属阻挡层相连。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深紫外LED芯片,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覆盖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二表面及所述凹槽的侧壁。19.一种深紫外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在第一衬底上形成外延结构,所述外延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衬底相连,所述外延结构包括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以及所述P型半导体层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夹的多量子阱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暴露于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形成多个接触孔,所述多个接触孔自所述外延结构的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延伸,各所述多个接触孔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伟宏毕京锋郭茂峰李士涛赵进超金全鑫李东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