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3908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由如下方法获得:以具有对活性氧响应性断裂能力的酮缩硫醇交联剂将单抗药物交联形成纳米复合物,再将透明质酸通过化学键及静电吸附作用包裹于纳米复合物表面,得到所述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透明质包裹在纳米复合物表面,可以增强载药复合物的胃内稳定性。此外,交联剂可以在肠道炎症处特异性降解,从而释放游离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具有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蛋白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同时实现炎症靶向定位释放等优点。现炎症靶向定位释放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

(二)
技术介绍

[0002]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患者肠道会出现炎症、糜烂、溃疡和大出血等,还会产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迄今为止,炎症性肠病还不能被治愈;因此,需要终生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目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包括5

氨基水杨酸衍生物、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以及新型生物类大分子抗体药物(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

α),整合素拮抗剂等)。新型生物类大分子抗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新型生物类大分子抗体药物通常采用注射方式给药,这种全身给药方式在药物缺乏对靶部位的选择性作用下致使全身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果能通过口服给药的手段,将抗体药物直接转运至肠道炎症部位发挥疗效,则可以避免药物全身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0003]如何实现抗体药物的口服给药以及在炎症部位的定位释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大分子药物易被消化道中的酸碱环境破坏而失去活性。另一方面,炎症部位在肠道的分布通常是不连续的分布。常规的口服给药方式,只有一小部分药物可能到达炎症部位,降低了药效,增加了副作用。研究表明,在炎症性肠病的病患者中,肠道炎症区域的粘膜活性氧(ROS)浓度要比健康粘膜组织高10

100倍,这种差异可以用于药物在炎症区域的定位释放,减少药物对正常黏膜组织的影响。
[0004]目前,市场上尚未见到针对炎症性肠病的,抗体靶向口服纳米制剂,也未见到类似药物制剂的研究报道。因此,开发这类药物不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市场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由如下方法制备获得:以具有对活性氧(ROS)响应性断裂能力的酮缩硫醇交联剂将单抗药物交联形成纳米复合物,再将透明质酸通过化学键及静电吸附作用包裹于纳米复合物表面,得到所述炎症靶向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所述酮缩硫醇交联剂为二(4

硝基苯基)

C,C'

二甲基硫代二碳酸二乙酯(交联剂)、或二(4

硝基苯基)

C,C'

二甲基硫代二碳酸丙酯(交联剂)、或其同系物。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对活性氧响应性断裂能力的交联剂,将抗体药物交联形成性能优良的纳米复合物,再将透明质酸修饰到抗体复合物表面,形成纳米粒。该纳米粒的交联剂可在炎症部位高浓度活性氧条件下断裂,释放出游离的抗体药物。本专利技术最终得到了具有高载药量和包封率,且具有炎症靶向性能的单抗类药物的口服纳米粒。
[0009]优选的,所述单抗药物为抗TNF

α单抗药物,或抗整合素抗体。
[0010]优选的,所述透明质酸为分子量范围为10~100kDa的氨基化透明质酸,透明质酸与单抗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
[0011]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备所述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1)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取酮缩硫醇交联剂用DMSO溶解,缓慢滴加到单抗的碳酸盐缓冲液中,室温反应过夜;
[0013](2)纳米粒的制备:取透明质酸溶液,滴加到步骤(1)反应液中,室温反应过夜,透析除去未反应的杂质,葡聚糖凝胶柱除去未反应的单抗,即可得到所述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所述纳米粒的粒径为100nm~500nm。
[0014]所述酮缩硫醇交联剂二(4

硝基苯基)

C,C'

二甲基硫代二碳酸二乙酯(交联剂)可由如下方法制备获得:
[0015](1)取β

巯基乙醇、氟化钾和冰醋酸加入到圆底烧瓶中,于80℃搅拌反应16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适量纯水,用适量乙酸乙酯萃取后,收集有机相,将有机相先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乙酸巯基乙酯(产物1)。
[0016](2)称取产物1、2,2

二甲氧基丙烷和对甲苯磺酸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甲苯和5A分子筛,室温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进行硅胶柱层析,收集洗脱液,旋干,得5,5

二甲基

4,6

二硫

壬二酸二甲酯(产物2)。
[0017](3)取产物2和氢氧化钾适量,加入1,4

二氧六环,室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除去1,4

二氧六环,用稀盐酸调节pH至酸性,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5,5

二甲基

4,6

二硫

壬二醇(产物3)。
[0018](4)取产物3和二(对硝基苯)碳酸酯,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无水乙腈,搅拌溶解,再逐滴加入无水三乙胺,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旋转蒸发,使溶剂完全旋干。向其中加入适量二氯甲烷,用纯水洗涤3次,收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过硅胶柱,收集洗脱液旋干,得到所述酮缩硫醇交联剂二(4

硝基苯基)

C,C'

二甲基硫代二碳酸二乙酯。
[0019]涉及反应式如下:
[0020][0021]优选的,步骤(2)中透明质酸与单抗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步骤(2)中交联剂与单抗物质的量之比为10~30:1。
[0022]优选的,所述单抗为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或维多珠单抗。所述单抗还可以替换为其它具有免疫调节或抗炎症性质的抗体药物、水溶性蛋白、多肽等。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可通过口服给药的给药方式,将抗体药物转运至肠道炎症部位,可以避免药物全身给药的不良反应,同时增加患者的顺应性。(2)本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利用药物自身的交联性能,没有使用载体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抗体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3)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ROS响应性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利用肠道炎症组织活性氧的浓度远远高于健康组织这一特性,制备的交联剂,使载药的纳米粒在肠道炎症部位定位释放,从而实现药物在肠道炎症部位的靶向功能。
(四)附图说明
[0024]图1交联剂的1H

NMR表征。
[0025]图2交联剂的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由如下方法制备获得:以具有对活性氧响应性断裂能力的酮缩硫醇交联剂将单抗药物交联形成纳米复合物,再将透明质酸通过化学键及静电吸附作用包裹于纳米复合物表面,得到所述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所述酮缩硫醇交联剂为二(4

硝基苯基)

C,C'

二甲基硫代二碳酸二乙酯、或二(4

硝基苯基)

C,C'

二甲基硫代二碳酸丙酯、或其同系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抗药物为抗TNF

α单抗药物,或抗整合素抗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为分子量范围为10~100kDa的氨基化透明质酸,透明质酸与单抗药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4.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取酮缩硫醇交联剂用DMSO溶解,缓慢滴加到单抗的碳酸盐缓冲液中,室温反应过夜;(2)纳米粒的制备:取透明质酸溶液,滴加到步骤(1)反应液中,室温反应过夜,透析除去未反应的杂质,葡聚糖凝胶柱除去未反应的单抗,即可得到所述ROS响应性的单抗类药物口服纳米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酮缩硫醇交联剂由如下方法制备获得:(1)取β

巯基乙醇、氟化钾和冰醋酸加入到圆底烧瓶中,于80℃搅拌反应16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适量纯水,用适量乙酸乙酯萃取后,收集有机相,将有机相先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乙酸巯基乙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卢晓阳虞朝辉洪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