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63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艇体的上部分隔为若干相互独立的腔室、下部为下沉式的龙骨和甲板形成的V形结构,龙骨和甲板的设计内压高于各腔室的设计内压,龙骨、甲板和各腔室上均设有泄压阀和单向进气阀;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源、一级多通、二级高压多通、二级低压多通,高压气源的气量存在一定冗余,泄压阀的启闭压力根据所在空间设计内压确定,一级多通、二级高压多通和二级低压多通的出口孔径根据龙骨、甲板和各腔室的容积及设计内压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独立的多腔室和高压的龙骨和甲板采用二级分流、多节点控流、裕度设计、过压保护的方式实现非均匀充气并避免充气不足,充气操作简单。充气操作简单。充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艇,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

技术介绍

[0002]虽然柔性救生艇体积小、可折叠、运输方便,但柔性救生艇一般采用轻薄胶布材料,易发生损伤出现漏气失效的问题,为避免出现漏气失效,除了提高胶布材料强度外,还可采用将柔性救生艇分为多个腔室,单个隔舱失效仍可保证救生艇稳定漂浮,但是需要对多个腔室逐个充气,效率很低,而且在应急情况下,特别是水面有风浪的情况,要求驾驶员及乘员有较高的平衡能力及熟练度,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对独立的多腔室和高压的龙骨和甲板采用二级分流、多节点控流、裕度设计、过压保护的方式实现非均匀充气并避免充气不足,充气操作简单。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包括充气式的艇体和充气装置;艇体的上部分隔为若干相互独立的腔室、下部为下沉式的龙骨和甲板形成的V形结构,龙骨和甲板的设计内压高于各腔室的设计内压,龙骨、甲板和各腔室上均设有泄压阀和单向进气阀;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源、一级多通、二级高压多通、二级低压多通,一级多通的入口通过气管与高压气源连接、各出口分别通过气管与二级高压多通和二级低压多通的入口连接,二级高压多通的各出口分别通过气管与龙骨和甲板的单向进气阀连接,二级低压多通的各出口分别通过气管与各腔室的单向进气阀连接;高压气源的气量存在一定冗余,泄压阀的启闭压力根据所在空间设计内压确定,一级多通、二级高压多通和二级低压多通的出口孔径根据龙骨、甲板和各腔室的容积及设计内压确定,确保充气时各个空间得到所需的气体流量。
[0006]进一步地,艇体上部左右对称的各设有两个腔室,一级多通为四通,二级高压多通为三通,二级低压多通为三通且采用两个,两个二级低压多通分别向所在侧的两个腔室导气。
[0007]进一步地,高压气源的气量比充气所需的气量多20%~30%。
[0008]进一步地,各腔室的设计内压为14~20kPa,其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19~20kPa、关闭压力为14kPa。
[0009]进一步地,龙骨和甲板的设计内压为74~79kPa,其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78~79kPa、关闭压力为74kPa。
[0010]进一步地,高压气源安装在艇体后部。
[0011]进一步地,气管采用高压软管。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充气装置采用二级分流、多节点控流的方式,一级多通实现初级分流,得到不同的流速与流量,即分为高压与低压,二级高压多通和二级低压多通实现再次分流,不同比例的气量进入不同空间,确保充气时各个空间分配到所需的气体流量,从而实现非均匀充气;充气装置采用裕度设计配合过压保护的方式,高压气源的气量存在一定冗余,泄压阀的启闭压力根据所在空间设计内压确定,因此能够确保各个空间满足所需的气压,避免充气不足;艇体的上部采用相互独立的多腔室结构,配合单向进气阀,保证了多腔室同步快速充气及充气后互相隔离,避免了整体充气失效的问题,安全性高;艇体的下部为下沉式的龙骨和甲板形成的V形结构,保证了救生艇在配备发动机后具有较低的航行阻力及较高的航行速度;龙骨和甲板的设计内压高于各腔室的设计内压,保证了不易变形及且具有较大的刚度,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进行充气时,操作简单,对操作者熟练度要求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的俯视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充气装置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级多通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二级高压多通(二级低压多通)的示意图。
[0018]图中:1

龙骨;2

甲板;3

腔室;4

单向进气阀;5

高压气源;6

一级多通;7

二级高压多通;8

二级低压多通;9

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包括充气式的艇体和充气装置;艇体的上部分隔为若干相互独立的腔室3、下部为下沉式的龙骨1和甲板2形成的V形结构,龙骨1和甲板2的设计内压高于各腔室3的设计内压,龙骨1、甲板2和各腔室3上均设有泄压阀(图中未示出)和单向进气阀4;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源5、一级多通6、二级高压多通7、二级低压多通8,一级多通6的入口通过气管9与高压气源5连接、各出口分别通过气管9与二级高压多通7和二级低压多通8的入口连接,二级高压多通7的各出口分别通过气管9与龙骨1和甲板2的单向进气阀4连接,二级低压多通8的各出口分别通过气管9与各腔室3的单向进气阀4连接;高压气源5的气量存在一定冗余,泄压阀的启闭压力根据所在空间设计内压确定,如图3和图4所示,一级多通6、二级高压多通7和二级低压多通8的出口孔径根据龙骨1、甲板2和各腔室3的容积及设计内压确定,确保充气时各个空间得到所需的气体流量。
[0021]艇体上部腔室3的个数及分布情况根据需要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艇体上部左右对称的各设有两个腔室3,一级多通6为四通,二级高压多通7为三通,二级低压多通8为三通且采用两个,两个二级低压多通8分别向所在侧的两个腔室3导气。
[0022]高压气源5的冗余度根据使用环境不同进行设计选择,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气源5的气量比充气所需的气量多20%~30%。
[0023]在本实施例中,各腔室3的设计内压为14~20kPa,其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19~
20kPa、关闭压力为14kPa。
[0024]在本实施例中,龙骨1和甲板2的设计内压为74~79kPa,其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78~79kPa、关闭压力为74kPa。
[002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气源5安装在艇体后部。
[0026]在本实施例中,气管9采用高压软管,高压软管管径与接口尺寸一致,长度根据结构尺寸设计确定。
[0027]充气装置采用二级分流、多节点控流的方式,一级多通6实现初级分流,得到不同的流速与流量,即分为高压与低压,二级高压多通7和二级低压多通8实现再次分流,不同比例的气量进入不同空间,确保充气时各个空间分配到所需的气体流量,从而实现非均匀充气;充气装置采用裕度设计配合过压保护的方式,高压气源5的气量存在一定冗余,泄压阀的启闭压力根据所在空间设计内压确定,因此能够确保各个空间满足所需的气压,避免充气不足;艇体的上部采用相互独立的多腔室3结构,配合单向进气阀4,保证了多腔室3同步快速充气及充气后互相隔离,避免了整体充气失效的问题,安全性高;艇体的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式的艇体和充气装置;艇体的上部分隔为若干相互独立的腔室、下部为下沉式的龙骨和甲板形成的V形结构,龙骨和甲板的设计内压高于各腔室的设计内压,龙骨、甲板和各腔室上均设有泄压阀和单向进气阀;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源、一级多通、二级高压多通、二级低压多通,一级多通的入口通过气管与高压气源连接、各出口分别通过气管与二级高压多通和二级低压多通的入口连接,二级高压多通的各出口分别通过气管与龙骨和甲板的单向进气阀连接,二级低压多通的各出口分别通过气管与各腔室的单向进气阀连接;高压气源的气量存在一定冗余,泄压阀的启闭压力根据所在空间设计内压确定,一级多通、二级高压多通和二级低压多通的出口孔径根据龙骨、甲板和各腔室的容积及设计内压确定,确保充气时各个空间得到所需的气体流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充气的多腔室非均匀内压柔性救生艇,其特征在于:艇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强万曲翟红军苏炳君谷庆风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