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362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瓦斯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包括前期抽采、中期抽采和后期抽采;前期抽采的操作为:在煤体上打上注热孔和抽采孔,在注热孔上安装上封孔器,封孔器上设有注热管和抽采管;通过注热管向注热孔内注热,并通过抽采管将注热孔内排放的瓦斯气体抽出;中期抽采的操作为:随着注热时间的延长,解吸出来的瓦斯通过煤体裂隙进入到抽采孔中,此时对抽采孔中的瓦斯进行抽采;后期抽采的操作为:当抽采孔中瓦斯浓度及流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认为进入后期抽采阶段,停止向注热孔中注热和停止抽采瓦斯。本方案实现了对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中的瓦斯进行抽采,提高了抽采的效率,降低了抽采的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瓦斯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层瓦斯预抽是解决煤矿瓦斯事故的根本措施之一。煤体中的瓦斯以吸附态和游离态为主,吸附态瓦斯转化为游离态瓦斯主要受控于两个因素:煤储层压力和温度。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由于技术成熟均采用降低煤储层压力的方法预抽瓦斯,对于低渗透率煤层的瓦斯治理,由于瓦斯的游离态较少,大多以吸附态的状态存在,因此无论在煤储层压力方面如何下功夫,开采出来的瓦斯量总是有限的,这样对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进行的瓦斯抽采时间较长,抽采效率较低,且检验达标后,采掘活动期间的瓦斯涌出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不利于煤矿的正常开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以实现对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中的瓦斯进行抽采,提高抽采的效率,降低抽采的时间。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包括前期抽采、中期抽采和后期抽采;
[0005]前期抽采的操作为:在煤体上打上注热孔和抽采孔,在注热孔上安装上封孔器,封孔器上设有注热管和抽采管;通过注热管向注热孔内注热,并通过抽采管将注热孔内排放的瓦斯气体抽出;
[0006]中期抽采的操作为:随着注热时间的延长,热量逐步从注热孔传导到邻近抽采孔上,解吸出来的瓦斯通过煤体裂隙进入到抽采孔中,此时对抽采孔中的瓦斯进行抽采;
[0007]后期抽采的操作为:当抽采孔中瓦斯浓度及流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认为进入后期抽采阶段,停止向注热孔中注热和停止抽采瓦斯。
[000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通过注热管向煤层中注热,从而使得煤层的温度提高,温度升高后促进瓦斯解吸的速度和流量,瓦斯从吸附态变为游离态的量变多,这样能够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缩短瓦斯治理时间,实现对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中的瓦斯进行抽采。
[0009]注热管用于将热介质注入到注热孔中,通过热传递实现对注热孔的加热,抽采管用于将瓦斯抽采出来。本方案中煤层前期抽采阶段,随着注热孔内温度的升高,注热孔内解吸的瓦斯量逐步增加,这部分瓦斯又无法快速、有效的流入临近的抽采孔中,因此,前期抽采阶段瓦斯抽采主要依靠注热孔内瓦斯的排放。通过对注热孔内瓦斯的抽采,避免了注热孔内的瓦斯含量过高,能够使得吸解的瓦斯及时得到抽采。
[0010]随着注热时间的延长,热量逐步从注热孔传导到邻近的抽采孔中,此时,由于邻近的抽采孔的抽采负压作用,解吸出来的瓦斯通过煤体裂隙进入到抽采钻孔中,然后对抽采
孔中的瓦斯进行抽采。中期抽采的工作为整个注热开采的主要工作。
[0011]后期抽采阶段为收尾阶段,通过一些检测仪器,当检测到抽采孔中瓦斯浓度及流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认为进入后期抽采阶段,停止向注热孔中注热和停止抽采瓦斯。
[00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在前期抽采和后期抽采过程中,使用瓦斯压力表检测注热孔或者抽采孔内的瓦斯压力,瓦斯压力增大到一定压力值后,停止注热,压力下降到一定压力值后,再继续注热,如此循环进行。由此,当瓦斯压力增大到一定压力值后,说明游离态的瓦斯较多,此时可停止注热,减少热能源的浪费;当瓦斯的压力下降到一定压力值后后,说明游离态的瓦斯减少,此时继续注热,以使游离态的瓦斯量变多。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1~3m高的煤层可布置一排钻孔,注热孔和抽采孔交替排列。由此,通过注热孔和抽采孔交替排列,这样注热孔中的热量能够传递到抽采孔中。
[00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3m以上高的煤层可布置多排孔,抽采孔围绕在注热孔的周围。由此,通过抽采孔围绕在注热孔的周围,注热孔中的热量能够传递到抽采孔中。
[00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注热介质为压风。注热介质选用压风具有以下优点:井下的压风管路基本上都具备使用条件,且压风可提供注入的动力源,泄漏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001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封孔器还包括封孔袋,封孔袋位于注热管上,封孔袋上连接有注气管,注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注热管上设有第二阀门。由此,封孔器放到注热孔中后,通过注气管向封孔袋中注入气体,封孔袋膨胀,封孔袋与注热孔的内壁紧密相贴,从而将注热孔堵住,避免注热孔内生产的瓦斯气体泄漏。
[00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注热管为U形。由此,注热介质从注热管的一端进入,注热介质沿注热管进入到注热孔中,并将热量传递给注热孔,然后注热介质从注热管的另一端流出。由此,实现了注热介质的流动,不断有新的注热介质进入到注热孔中,从而提高了注热孔内的注热效率。
[001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注热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抽采管位于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由此,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安装在注热管上,抽采管连接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实现了对抽采管的支撑固定。
[00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封孔袋上连通有凸出部,注热孔的内壁上钻有卡槽,凸出部卡在卡槽内。由此,封孔袋膨胀后,凸出部膨胀而卡在注热孔内壁上的卡槽中,这样卡槽将凸出部卡住,封孔袋不易从注热孔中出来,避免了注热孔内瓦斯的气压较大而将封孔器从注热孔中冲出来,封孔器位于注热孔内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1中封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2]图3为实施例2中封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0024]图5为图3中B的放大图。
[0025]图6为1

3m高的煤层钻孔布置示意图。
[0026]图7为3m以上高的煤层钻孔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注热管1、封孔袋2、注气管3、接头4、第一连接头5、堵头6、第二连接头7、抽采管8、压力表9、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挡板12、密封台13、凸出部14、活塞筒15、活塞16、堵杆17、压簧18、橡胶垫19、煤层20、注热孔21、抽采孔22。
[0029]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

图2所示: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包括前期抽采、中期抽采和后期抽采;
[0030]前期抽采的操作为:在煤体上打上注热孔21和抽采孔22,结合图6

图7所示,1~3m高的煤层20可布置一排钻孔,注热孔21和抽采孔22交替排列。3m以上高的煤层20可布置多排孔,抽采孔22围绕在注热孔21的周围。在注热孔21上安装上封孔器,本实施例中的封孔器如图1

2所示,封孔器上包括注热管1、抽采管8和封孔袋2,注热管1为U形,注热管1的左端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注热管1的右端为用于插入到注热孔21中的封闭端。封孔袋2通过螺钉固定、粘接或者卡接的方式固定位于注热管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期抽采、中期抽采和后期抽采;所述前期抽采的操作为:在煤体上打上注热孔和抽采孔,在注热孔上安装上封孔器,所述封孔器上设有注热管和抽采管;通过注热管向注热孔内注热,并通过抽采管将注热孔内排放的瓦斯气体抽出;所述中期抽采的操作为:随着注热时间的延长,热量逐步从注热孔传导到邻近抽采孔上,解吸出来的瓦斯通过煤体裂隙进入到抽采孔中,此时对抽采孔中的瓦斯进行抽采;所述后期抽采的操作为:当抽采孔中瓦斯浓度及流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认为进入后期抽采阶段,停止向注热孔中注热和停止抽采瓦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期抽采和后期抽采过程中,使用瓦斯压力表检测注热孔或者抽采孔内的瓦斯压力,瓦斯压力增大到一定压力值后,停止注热,压力下降到一定压力值后,再继续注热,如此循环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渗透强吸附性煤体注热治理瓦斯方法,其特征在于:1~3m高的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宏徐彬赵坤李守瑞汪长明陈亮欧聪何明川张劲松李向往赵华军陶冬刘建华周中强李文王志辉于宝种黄森林王正帅张志刚张冲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