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合一充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61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合一充电线,包括一体设置公端和母端的磁吸接头,磁吸接头内设置至少一个弹簧针,弹簧针的两端分别设置为公端正极和母端正极;弹簧针的外圆周上同轴设置有磁性件和铜套,磁性件作为磁吸接头与相应充电接头磁吸对插时的磁力源,铜套作为负极。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条磁吸充电线实现同时为至少两个不同的产品供电,扩大了磁吸充电线的使用场景,提高磁吸充电线的产品价值,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期和效益;磁吸接头内使用一根弹簧针和一块PCB电路板,将公端与母端一体化实现二合一的功能,一个弹簧针穿插于两个磁吸端,弹簧针的针轴处为公端正极,与另一个设备的母头端接触,针管底部做为母端正极,与另一设备的公头端接触。与另一设备的公头端接触。与另一设备的公头端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合一充电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弹簧针式的二合一充电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许多电子产品问世,其中,在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始终围绕如何给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在充电方面,出现采用磁吸式配对的充电线,其采用磁吸接头来与电子产品连接,这类磁吸充电线,对插方便并且稳定。为了保证磁吸充电线的磁吸对插方式,充电线的磁吸接头必须设置磁铁,导致磁吸接头内的结构设计很难改动和优化,磁吸充电线的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簧针式二合一充电线,将公端和母端合二为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合一充电线,包括一体设置公端和母端的磁吸接头,所述磁吸接头内设置至少一个弹簧针,弹簧针的两端分别设置为公端正极和母端正极;所述弹簧针的外圆周上同轴设置有磁性件和铜套,所述磁性件作为磁吸接头与相应充电接头磁吸对插时的磁力源,所述铜套作为负极。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针外圆周上套设有电性隔绝弹簧针与铜套的绝缘套,所述磁性件同轴设置在绝缘套与铜套之间。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套在母端处设置有一凸台,所述绝缘套在公端处设置有一沉槽,所述弹簧针的针轴触点端从沉槽处露出并高出该沉槽,所述弹簧针的针管尾端从凸台处露出。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铜套沿径向设置有露出于磁吸接头端面的接触环,所述绝缘套沿径向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磁性件安装在绝缘套主体、铜套主体、限位环、接触环围成的环形腔内,或安装在绝缘套主体、铜套主体、限位环围成的环形腔内,或安装在绝缘套主体、铜套主体、接触环围成的环形腔内,或安装在绝缘套主体、铜套主体、接触环、电路板围成的环形腔内。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吸接头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弹簧针穿设在电路板的过孔内并与电路板的正极线路电连接,所述铜套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的负极线路电连接。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铜套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块,所述卡块嵌设在卡槽内。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吸接头还包括一外壳,所述铜套包塑于外壳内,所述铜套的外壁设置有一圈与外壳卡接的凸边。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性件为磁环。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吸接头内设置两个弹簧针,该两个弹簧针以并排的方
式或十字交叉的方式或X型交叉的方式或T型交叉的方式布置。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吸接头通过连接线连接有充电接头。
[001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一条磁吸充电线实现同时为至少两个不同的产品供电,扩大了磁吸充电线的使用场景,提高磁吸充电线的产品价值,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期和效益;磁吸接头内使用一根弹簧针和一块PCB电路板,将公端与母端一体化实现二合一的功能,一个弹簧针穿插于两个磁吸端,弹簧针的针轴处为公端正极,与另一个设备的母头端接触,针管底部做为母端正极,与另一设备的公头端接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2是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3是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实施例一的磁吸接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实施例二的磁吸接头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6是实施例三的磁吸接头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7是实施例四的磁吸接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实施例五的磁吸接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弹簧针;11、公端;12、母端;13、限位台阶;2、电路板;21、过孔;22、卡槽;3、铜套;31、接触环;32、凸边;33、卡块;34、折弯片;4、磁性件;5、绝缘套;51、沉槽;52、限位环;53、凸台;100、外壳;101、公端组合体;102、母端组合体;103、连接线;104、充电接头;200、另一个设备的母头端;300、另一个设备的公头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优实施例,
[0026]如图1

4所示,一种二合一充电线,包括一体设置公端11和母端12的磁吸接头,磁吸接头内设置至少一个弹簧针1,弹簧针1的两端分别设置为公端11正极和母端12正极;弹簧针1的外圆周上同轴设置有磁性件4和铜套3,磁性件4作为磁吸接头与相应充电接头104磁吸对插时的磁力源,铜套3作为负极。
[0027]弹簧针1外圆周上套设有电性隔绝弹簧针1与铜套3的绝缘套5,磁性件4同轴设置在绝缘套5与铜套3之间。
[0028]绝缘套5在母端12处设置有一凸台53,绝缘套5在公端11处设置有一沉槽51,弹簧针1的针轴触点端从沉槽51处露出并高出该沉槽51,弹簧针1的针管尾端从凸台53处露出。
[0029]弹簧针1的针管外壁设置有限位台阶13,限位台阶13与绝缘套5中孔的内壁卡接。
[0030]铜套3沿径向设置有露出于磁吸接头端面的接触环31,绝缘套5沿径向设置有限位环52,磁性件4安装在绝缘套5主体、限位环52、铜套3主体、接触环31依次连接围成的环形腔内。
[0031]磁吸接头内设置有电路板2,弹簧针1穿设在电路板2的过孔21内并与电路板2的正极线路电连接,铜套3固定在电路板2上并通过焊锡等方式与电路板2的负极线路电连接。
[0032]电路板2上设置有卡槽22,铜套3设置有与卡槽22匹配的卡块33,卡块33嵌设在卡槽22内。
[0033]磁吸接头通过连接线103连接有充电接头104,该充电接头104可以是不同的接头(例如DCJACK、USB、MIRCOUSB等等,,,,)。
[0034]磁吸接头还包括一外壳100,铜套3包塑于外壳100内,铜套3的外壁设置有一圈凸边32。磁性件4为磁环。
[0035]铜套3有两个,绝缘套5有两个,磁性件4有两个,一个铜套3、一个绝缘套5和一个磁性件4可以组成一组组合体,两个组合体分别为公端组合体101和母端组合体102,公端组合体101和母端组合体102对称设置在电路板2的两侧,组装时,先分别组装公端组合体101和母端组合体102,然后弹簧针1的插装电路板的过孔内,弹簧针1的针管与电路板2进行焊接固定,公端组合体101和母端组合体102分别插装在弹簧针1两端,且公端组合体101和母端组合体102各自的铜套与电路板2进行焊接固定形成一个半成品,半成品的电路板2焊接上连接线103后整体包塑一个外壳100后形成磁吸接头。
[0036]实施例二,
[0037]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采用一个铜套3、一个绝缘套5和一个磁性件4,铜套3设计为一端冲压形成接触环31,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合一充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公端和母端的磁吸接头,所述磁吸接头内设置至少一个弹簧针,弹簧针的两端分别设置为公端正极和母端正极;所述弹簧针的外圆周上同轴设置有磁性件和铜套,所述磁性件作为磁吸接头与相应充电接头磁吸对插时的磁力源,所述铜套作为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合一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针外圆周上套设有电性隔绝弹簧针与铜套的绝缘套,所述磁性件同轴设置在绝缘套与铜套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合一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在母端处设置有一凸台,所述绝缘套在公端处设置有一沉槽,所述弹簧针的针轴触点端从沉槽处露出并高出该沉槽,所述弹簧针的针管尾端从凸台处露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合一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沿径向设置有露出于磁吸接头端面的接触环,所述绝缘套沿径向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磁性件安装在绝缘套主体、铜套主体、限位环、接触环围成的环形腔内,或安装在绝缘套主体、铜套主体、限位环围成的环形腔内,或安装在绝缘套主体、铜套主体、接触环围成的环形腔内,或安装在绝缘套主体、铜套主体、接触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川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