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微小型O型密封圈的涂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46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微小型O型密封圈的涂油机构,其使得O型密封圈的涂油快捷高效,且表面涂油量均匀可靠,密封圈的取放方便快捷。其包括:安装框架,其包括上部支承板;油脂容器,其包括油腔、正压气路;浮动组件,其包括压板、弹性导向模组;涂油板组件,其包括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油孔顶针组件,其包括顶针安装板、活动顶针、直线驱动模组;上部支承板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涂油板组件,第一涂油板为导向涂油板,第二涂油板为涂油作业板,第二涂油板的上表面排布有若干内凹涂油槽,涂油槽的正下方设置有连通孔;弹性导向模组垂直向驱动压板贴合涂油板组件的上表面布置,弹性导向模组外接水平驱动模组,弹性导向模组的输出端压附压板。弹性导向模组的输出端压附压板。弹性导向模组的输出端压附压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微小型O型密封圈的涂油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密封圈涂油的
,具体为一种针对微小型O型密封圈的涂油机构。

技术介绍

[0002]O型密封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用件,具有安装简单、成本低廉和密封效果优良的优点,因此使用广泛。部分微小型O型密封圈装配前需涂油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多采用人工涂油的方式对其进行表面涂油。人工涂油的方式使O型密封圈在涂油后不便取放,且表面涂油量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微小型O型密封圈的涂油机构,其使得O型密封圈的涂油快捷高效,且表面涂油量均匀可靠,密封圈的取放方便快捷。
[0004]一种针对微小型O型密封圈的涂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5]安装框架,其包括上部支承板;
[0006]油脂容器,其包括油腔、正压气路;
[0007]浮动组件,其包括压板、弹性导向模组;
[0008]涂油板组件,其包括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
[0009]油孔顶针组件,其包括顶针安装板、活动顶针、直线驱动模组;
[0010]所述上部支承板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所述涂油板组件,所述第一涂油板为导向涂油板,所述第二涂油板为涂油作业板,所述第二涂油板的上表面排布有若干内凹涂油槽,所述涂油槽的正下方设置有连通孔;
[0011]所述弹性导向模组垂直向驱动压板贴合涂油板组件的上表面布置,弹性导向模组外接水平驱动模组,所述弹性导向模组的输出端压附压板,所述压板的中心区域内置有油腔,所述油腔的下表面紧贴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布置,所述正压气路用于压附油缸底部的油脂出口进行出油脂作业;
[0012]所述第二涂油板支承于所述顶针安装板,所述活动顶针板内嵌装有若干所述活动顶针,所述活动顶针的数量对应于涂油槽的数量,所述活动顶针的针部朝向连通孔、涂油槽布置,所述活动顶针的底部连接有直线驱动模组,所述直线驱动模组驱动活动顶针垂直方向作业。
[0013]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4]所述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上表面对应于所述涂油槽形成的区域的两侧设置有上凸导向条,所述油腔的底部形状的两侧置于两条上凸导向条内,确保油腔不会偏离运行;
[0015]所述上部支承板的对应于中心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覆盖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所对应的长度区域,所述弹性导向模组垂直包括两侧的支承座,每侧的所述支承座的底部支承于对应侧的所述导轨,所述支承座的内侧朝向压板的位置设置有弹性
导向压杆,所述弹性导向压杆的下部连接所述压板的对应位置,所述压板的中心位置固设有油腔,所述油腔的底部油脂出口朝向下布置;
[0016]所述水平驱动模组的输出端固接其中一个支承座,所述水平驱动模组驱动压板带动油脂容器沿着导轨行进设置;
[0017]所述活动顶针内嵌于所述顶针安装板预设的导向贯穿孔内,所述活动顶针包括顶部、大径导向端、小径驱动端,所述大径导向段的上表面用于和第二涂油板的下表面组合、形成止挡限位结构,所述导向贯穿孔的底部套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的上表面和所述大径导向段的下表面见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小径驱动端贯穿直线轴承的中心孔后下凸、贯穿拉板的安装孔后固套有卡簧,拉板外接直线驱动模组。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油脂是类似固体结构,其在不受压力时不会发生流动或状态变化,油腔底面通过压板压在涂油板组件的上表面上,压板提供Z向力、保证油脂不会被正压从间隙压出,涂油机构初始状态如图3所示,直线驱动模组动作,带动油脂容器在涂油板组件往复一个行程,油脂在正压作用下被压入涂油槽、此时活动顶针的顶部置于涂油槽中心位置,之后活动顶针组件的直线驱动模组动作,将活动顶针拉回,外部空载的取料针移动至涂油槽的圆柱孔段,对取料针外壁进行涂油,之后取料针取到O型密封圈,取料针外壁油脂涂到O型密封圈内环壁,取料针再次移动至涂油槽,O型密封圈被压入涂油槽的仿形槽内,完成对O型密封圈的涂油过程,其结构上单次可以布置若干组涂油槽和对应的活动顶针,使得单次涂油可以完成多个O型密封圈的涂油(见图4),其使得O型密封圈的涂油快捷高效,且表面涂油量均匀可靠,密封圈的取放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合取料针的部分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3]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24]安装框架10、上部支承板11、导轨12、油脂容器20、油腔21、正压气路22、浮动组件30、压板31、弹性导向模组32、支承座321、弹性导向压杆322、涂油板组件40、第一涂油板41、第二涂油板42、涂油槽421、连通孔422、上凸导向条43、油孔顶针组件50、顶针安装板51、导向贯穿孔511、活动顶针52、顶部521、大径导向端522、小径驱动端523、直线驱动模组53、直线轴承54、压缩弹簧55、拉板56、卡簧57、密封圈58、水平驱动模组60、O型密封圈70、取料针8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一种针对微小型O型密封圈的涂油机构,见图1

图4,其包括:安装框架10、油脂容器20、浮动组件30、涂油板组件40、油孔顶针组件50;安装框架10包括上部支承板11;油脂容器20包括油腔21、正压气路22;浮动组件30包括压板31、弹性导向模组32;涂油板组件40包括第一涂油板41、第二涂油板42;油孔顶针组件50包括顶针安装板51、活动顶针52、直线驱动模组53;
[0026]上部支承板11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涂油板组件40,第一涂油板41为导向涂油板,第二涂油板42为涂油作业板,第二涂油板42的上表面排布有若干内凹涂油槽421,涂油槽421的正下方设置有连通孔422;
[0027]弹性导向模组32垂直向驱动压板31贴合涂油板组件40的上表面布置,弹性导向模组32外接水平驱动模组60,弹性导向模组32的输出端压附压板31,压板31的中心区域内置有油腔21,油腔21的下表面紧贴第一涂油板41、第二涂油板42布置,正压气路22用于压附油缸底部的油脂出口进行出油脂作业;
[0028]第二涂油板42支承于顶针安装板51,活动顶针板51内嵌装有若干活动顶针52,活动顶针52的数量对应于涂油槽421的数量,活动顶针52的针部朝向连通孔422、涂油槽421布置,活动顶针52的底部连接有直线驱动模组53,直线驱动模组53驱动活动顶针52垂直方向作业。
[0029]具体实施时:第二涂油板42的上表面排布有四个涂油槽421。
[0030]第一涂油板41、第二涂油板42的上表面平齐,第一涂油板41、第二涂油板42上表面对应于涂油槽形成的区域的两侧设置有上凸导向条43,油腔21的底部形状的两侧置于两条上凸导向条43内,确保油腔21不会偏离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微小型O型密封圈的涂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框架,其包括上部支承板;油脂容器,其包括油腔、正压气路;浮动组件,其包括压板、弹性导向模组;涂油板组件,其包括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油孔顶针组件,其包括顶针安装板、活动顶针、直线驱动模组;所述上部支承板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所述涂油板组件,所述第一涂油板为导向涂油板,所述第二涂油板为涂油作业板,所述第二涂油板的上表面排布有若干内凹涂油槽,所述涂油槽的正下方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弹性导向模组垂直向驱动压板贴合涂油板组件的上表面布置,弹性导向模组外接水平驱动模组,所述弹性导向模组的输出端压附压板,所述压板的中心区域内置有油腔,所述油腔的下表面紧贴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布置,所述正压气路用于压附油缸底部的油脂出口进行出油脂作业;所述第二涂油板支承于所述顶针安装板,所述活动顶针板内嵌装有若干所述活动顶针,所述活动顶针的数量对应于涂油槽的数量,所述活动顶针的针部朝向连通孔、涂油槽布置,所述活动顶针的底部连接有直线驱动模组,所述直线驱动模组驱动活动顶针垂直方向作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微小型O型密封圈的涂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一涂油板、第二涂油板上表面对应于所述涂油槽形成的区域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鑫朱明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智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