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16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过滤分离装置、大粒径收集装置、小粒径收集装置和废水收集装置,其中:大粒径收集装置设于过滤分离装置的大粒径出料口的下方,小粒径收集装置设于过滤分离装置的小粒径出料口的下方,废水收集装置设于小粒径收集装置的废水出水管的下方;大粒径收集装置设有大粒径卸料口,小粒径收集装置设有小粒径卸料口,废水收集装置设有排出管;过滤分离装置、大粒径收集装置、小粒径收集装置和废水收集装置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混凝土余料和泵送管清洗废水实现了充分的分离回收,以便有效进行二次利用,适于推广普及。及。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砼渣分离回收设备,尤指一种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施工产生的废余料的回收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若不被加以利用,势必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且施工成本会被无形地提高。目前出现了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但是因其结构复杂,故而仅通常用于大型企业及商混站内,而施工现场常常不会安装,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而使得混凝土余料回收利用难以推广,同时,该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在回收时需要采用大量清水进行清洗,而产生的废水却不能直接利用,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又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结构简洁、可便捷用于施工现场的分离回收装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其对混凝土余料和泵送管清洗废水实现了充分的分离回收,以便有效进行二次利用,适于推广普及。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过滤分离装置、大粒径收集装置、小粒径收集装置和废水收集装置,其中:大粒径收集装置设于过滤分离装置的大粒径出料口的下方,小粒径收集装置设于过滤分离装置的小粒径出料口的下方,废水收集装置设于小粒径收集装置的废水出水管的下方;大粒径收集装置设有大粒径卸料口,小粒径收集装置设有小粒径卸料口,废水收集装置设有排出管;过滤分离装置、大粒径收集装置、小粒径收集装置和废水收集装置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
[0006]本技术的优点是:
[0007]本技术结构简洁,设计了三级收集池,对混凝土余料和泵送管清洗废水实现了充分的分离回收,以便有效进行二次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适于推广普及。本技术操作便捷,成本低,十分适用于施工现场,极大推广了对砼渣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砼渣分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所示的过滤分离装置的A

A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过滤分离装置10、大粒径收集装置20、小粒径收集装置30和废水收集装置40,其中:大粒径收集装置
20设于过滤分离装置10的大粒径出料口13的下方,小粒径收集装置30设于过滤分离装置10的小粒径出料口的下方,废水收集装置40设于小粒径收集装置30的废水出水管36的下方;大粒径收集装置20设有大粒径卸料口23,小粒径收集装置30设有小粒径卸料口33,废水收集装置40设有排出管43;过滤分离装置10、大粒径收集装置20、小粒径收集装置30和废水收集装置40的底部均安装有便于移动周转使用的万向轮50。
[0012]如图1和图2,过滤分离装置10包括过滤分离支撑架11,过滤分离支撑架11上安装有倒棱台状的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通常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设为倒立的四棱台状即可,如图2所示,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内倾斜安装有金属过滤网70,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的上部倾斜安装有大粒径出料口13,大粒径出料口13与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连通,或者说大粒径出料口13的入口高度与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的顶敞口保持一致,大粒径出料口13的出口低于自身入口而倾斜设置,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的底敞口形成小粒径出料口14。
[0013]如图2和图3,金属过滤网70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多个过滤层,每个过滤层由等间距并排排列的多个金属杆71构成,图3示出了设计有两个过滤层的情形,每个过滤层中的各金属杆71的长度根据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的形状合理设计。
[0014]进一步来说,金属过滤网70从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上与大粒径出料口13相对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至大粒径出料口13所在高度。
[0015]在实际设计中,相邻两个金属杆71之间的间距或说间隙,根据需要筛选分离的混凝土粒径来设计,换句话说,相邻两个金属杆71之间的间距应小于等于需要筛选分离出的大粒径混凝土余料的粒径而大于允许通过的小粒径混凝土余料的粒径。
[0016]在本技术中,金属杆71诸如选用钢材质的圆杆制成。
[0017]如图1和图2,大粒径收集装置20包括大粒径收集支撑架21,大粒径收集支撑架21上安装有矩形体(正方体或长方体)状的大粒径收集池22,大粒径收集池22的顶敞口处于大粒径出料口13的下方,大粒径收集池22的下部安装有大粒径卸料口23。
[0018]进一步来说,大粒径卸料口23与大粒径收集池22相连通的连通开口处可插拔地安装有阀板24,阀板24上安装有便于操作的把手25。
[0019]如图1和图2,小粒径收集装置30包括小粒径收集支撑架31,小粒径收集支撑架31上安装有矩形体(正方体或长方体)状的小粒径收集池32,小粒径收集池32的顶敞口处于小粒径出料口14的下方,小粒径收集池32的上部倾斜安装有废水出水管36,废水出水管36与小粒径收集池32连通,或者说废水出水管36的入口高度与小粒径收集池32的顶敞口保持一致,废水出水管36的出口低于自身入口而倾斜设置,小粒径收集池32的下部安装有小粒径卸料口33。
[0020]进一步来说,小粒径卸料口33与小粒径收集池32相连通的连通开口处可插拔地安装有阀板34,阀板34上安装有便于操作的把手35。
[0021]如图1和图2,废水收集装置40包括废水收集支撑架41,废水收集支撑架41上安装有矩形体(正方体或长方体)状的废水收集池42,废水收集池42的顶敞口处于废水出水管36的下方,废水收集池42的下部倾斜安装有排出管43。
[0022]在本技术中,如图1,过滤分离装置10、大粒径收集装置20、小粒径收集装置30和废水收集装置40上均安装有便于吊运的吊环60。
[0023]在实际设计中,过滤分离支撑架11、大粒径收集支撑架21、小粒径收集支撑架31和
废水收集支撑架41均由横杆81和立杆82焊接而成,横杆81和立杆82通常为钢材质。另外,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大粒径收集池22、小粒径收集池32和废水收集池42均由钢板焊接而成。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5]施工生产中产生的废余料大多是指砼渣,砼渣包括混凝土余料(如商品混凝土罐车的余料、泵送管中剩余的混凝土废料)和泵送管清洗废水。
[0026]使用时,将砼渣倒入过滤分离装置10的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于是,漏斗式过滤分离池12对砼渣中的各成分进行筛选分离。大粒径混凝土余料(通常指粒径大于等于20mm的混凝土余料,如石子骨料等)顺着金属过滤网70滚动,直接经由大粒径出料口13落入大粒径收集池22,小粒径混凝土余料(通常指粒径小于20mm的混凝土余料,如沙石等)以及泵送管清洗废水通过金属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过滤分离装置、大粒径收集装置、小粒径收集装置和废水收集装置,其中:大粒径收集装置设于过滤分离装置的大粒径出料口的下方,小粒径收集装置设于过滤分离装置的小粒径出料口的下方,废水收集装置设于小粒径收集装置的废水出水管的下方;大粒径收集装置设有大粒径卸料口,小粒径收集装置设有小粒径卸料口,废水收集装置设有排出管;过滤分离装置、大粒径收集装置、小粒径收集装置和废水收集装置的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分离装置包括过滤分离支撑架,过滤分离支撑架上安装有倒棱台状的漏斗式过滤分离池,漏斗式过滤分离池内倾斜安装有金属过滤网,漏斗式过滤分离池的上部倾斜安装有所述大粒径出料口,漏斗式过滤分离池的底敞口形成所述小粒径出料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过滤网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多个过滤层,每个过滤层由等间距并排排列的多个金属杆构成;所述金属过滤网从所述漏斗式过滤分离池上与所述大粒径出料口相对的一侧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大粒径出料口所在高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周转使用的砼渣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粒径收集装置包括大粒径收集支撑架,大粒径收集支撑架上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甲雷志东于东东李聪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