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及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89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及充电设备,所述充电机构包括:第一电极支撑杆,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上部朝向所述机器人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固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部与位于所述机器人侧面的第一受电接触区域接触;第二电极支撑杆,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端部设有上翘段,所述上翘段的顶面为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与位于所述机器人底面的第二电极受电接触区域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机构及充电设备为正、负两级分离式设计,并对应位于机器人不同面的正极受电区域与负极受电区域,可通过将受电接触面扩大以增大机器人接触的成功率和充电的功率。以增大机器人接触的成功率和充电的功率。以增大机器人接触的成功率和充电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及充电设备


[0001]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牙齿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及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普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产品变得越来越多,现在的机器人为了保证其智能性,多采用自主充电方法。目前市面上由于较多的是小功率的机器人,所以可采用无线充电或侧面接触式充电的方法,但涉及到大功率机器人时,这两种充电方法则具有一定的缺陷:无线充电绝大多数采用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该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将充电端的能量通过初级线圈释放,次级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再产生出一定的电流,从而实现无接触式充电,但其有电磁转换过程,现有技术做不到大功率,且其充电距离一般为2

5cm;接触式充电使用两个接触式弹片或顶针,在受电端缓慢向充电端靠近时,通过运动的作用力迫使充电设备的弹片接触到机器人上的两个受电接触面,从而实现充电。但其对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精度要求较高,不适宜大功率的大型履带等机器人,在大型履带式机器人上面极易出现短路、接触不良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及充电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效率低、发热量大、造价昂贵,以及,普通弹片式接触充电设备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精度要求较高,不适宜大功率机器人充电“的技术问题。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包括:
[0005]第一电极支撑杆,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上部朝向所述机器人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固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部与位于所述机器人侧面的第一受电接触区域接触;
[0006]第二电极支撑杆,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端部设有上翘段,所述上翘段的顶面为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与位于所述机器人底面的第二电极受电接触区域接触;
[0007]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之间呈固定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之间的角度范围为60
°‑
120
°

[0008]所述充电机构能相对所述机器人水平设置或后仰设置。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在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在远离所述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相对位置固定,以使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之间呈固定角度设置;当机器人的第一受电接触区域压迫所述弹性件时,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及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能绕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轴心线旋转。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之间的角度范围为 85
°‑
90
°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中的至少一支撑杆为绝缘杆。
[0012]进一步,述绝缘杆为碳纤维绝缘杆。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的自由端部固设有电极头,所述电极头朝向所述机器人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为一浅槽,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浅槽内。
[0015]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为一上凸弧面。
[0016]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17]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至少一所述机器人充电机构,所述机器人充电机构能相对所述支撑架水平设置或后仰设置。
[0018]本技术的机器人充电机构及充电设备为正、负两级分离式设计,且机器人的正极受电区域与负极受电区域分别位于机器人不同的面,故可以将受电接触面扩大以增大机器人接触的成功率和充电的功率;另外,充电机构可相对机器人水平设置及后仰设置,其中水平设置方便机器人进入充电区域,后仰设置方便机器人的正负受电接触区域与充电机构的正负充电接触区域的有效连接或接触。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充电机构的轴测方向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充电机构相对机器人为水平设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2]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充电机构相对机器人为后仰设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充电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4]1、第一电极支撑杆;11、电极头;12、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13、弹性件;14、第一连接头;2、第二电极支撑杆;21、上翘段;22、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23、第二连接头;3、支撑架;31、耳座;32、支撑轴;4、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
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效率低、发热量大、造价昂贵,以及,普通弹片式接触充电设备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精度要求较高,不适宜大功率机器人充电“的技术问题,参考图1

图3,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可为大功率机器人充电,尤其是为大功率履带式机器人充电,所述充电机构包括:
[0028]第一电极支撑杆1,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1上部朝向所述机器人4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12,所述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12固设有弹性件13,充电时,所述弹性件13的自由端部与位于所述机器人4侧面的第一受电接触区域(图中未示出)接触;
[0029]第二电极支撑杆2,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2端部设有上翘段21,所述上翘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支撑杆,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上部朝向所述机器人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固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部与位于所述机器人侧面的第一受电接触区域接触;第二电极支撑杆,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端部设有上翘段,所述上翘段的顶面为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与位于所述机器人底面的第二电极受电接触区域接触;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之间呈固定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之间的角度范围为60
°‑
120
°
;所述充电机构能相对所述机器人水平设置或后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在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充电接触区域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在远离所述第二电极充电接触区域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相对位置固定,以使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之间呈固定角度设置;当机器人的第一受电接触区域压迫所述弹性件时,所述第一电极支撑杆及所述第二电极支撑杆能绕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轴心线旋转。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燕王悦张旭泽王奔邓伟詹治国樊兴王贯瑶宋雪莹吴康桥盛志强李露杜启霞杨泽坡高策马平川孟子冰田佩佩李然张一丹贾云杰宋嘉伟王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