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888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4
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包括倾斜圆柱模板、底撑及斜撑;所述倾斜圆柱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通过圆模拼缝扣接成圆管结构且通过卡箍、带箍加固;所述底撑为倾斜面基础,倾斜面基础的支撑端面对模板本体支撑且与模板本体垂直;所述斜撑包括支撑模板,支撑模板一端与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框架结构固定于楼板或地基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结构更加牢固、拆装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圆柱支撑结构体系。重复使用的圆柱支撑结构体系。重复使用的圆柱支撑结构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混凝土结构中有时会需要浇筑混凝土倾斜圆柱,倾斜圆柱是指圆柱向建筑内倾斜角度大于0
°
,小于90
°
角的圆柱,其截面为圆形,且与楼板呈一定角度。这就使得确保模板倾角准确,模板与楼板接触部位严密不漏浆,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模板不变形、不坍塌,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0003]传统的倾斜圆柱模板固定方法是借助脚手架立杆在模板底部竖直支撑后,再补充部分斜向支撑。这种支模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倾斜圆柱的倾角不易控制;2)、在浇筑振动时易发生移位;3)、圆柱模板组装拆卸过程繁复,成型效果差,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美观。
[0004]倾斜圆柱是相对于建筑物而言,存在一定倾斜角度的圆柱,一般在建筑物最底层或最顶端的收拢部位,需要提供很大的支撑力度,圆柱半径越大,支模难度也相对越大,很难达到足够的牢固度,倾斜角度也难以控制精准。倾斜圆柱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但是相对于方柱而言,其支模更难以固定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结构更加牢固、拆装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圆柱支撑结构体系。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包括倾斜圆柱模板、底撑及斜撑;
[0008]所述倾斜圆柱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通过圆模拼缝扣接成圆管结构且通过卡箍、带箍加固;
[0009]所述底撑为倾斜面基础,倾斜面基础的支撑端面对模板本体支撑且与模板本体垂直;
[0010]所述斜撑包括支撑模板,支撑模板一端与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框架结构固定于楼板或地基上。
[0011]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上端与支撑模板连接的第一木枋,第一木枋下端依次与过渡连接管、顶托、垂直管连接;垂直管与平行管垂直连接且二者底端均与第二木枋垂直连接,第二木枋固定于楼板或地基上。
[0012]所述模板本体由两片高温压制而成的弧形木质胶合板组合拼装而成。
[0013]所述圆模拼缝为凹凸槽拼接结构。
[0014]所述倾斜圆柱模板表面涂有环氧树脂层。
[0015]所述模板本体靠近顶端位置加设有定位撑。
[0016]所述卡箍为U型且底端为平面,卡箍底部通过螺丝钉固定在支撑模板上。
[0017]本技术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8]1)、通过对现浇倾斜面基础的支撑面进行角度精确控制,并将倾斜圆柱模板垂直放置在支撑面上,且倾斜圆柱模板倾斜侧壁通过支撑模板、框架结构进行支撑,这样极容易控制倾角,也不会随意移动。
[0019]2)、模板本体由两片高温压制而成的弧形木质胶合板组合拼装而成,两片弧形木质胶合板拼缝处即圆模拼缝对应位置采用凹凸槽连接,既严密不漏浆,又有稳定加固的作用。模板采用增强拉丝高温高压定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拆装方便。
[0020]3)、卡箍由不锈钢材质,根据倾斜圆柱模板的半径专门定制而成的U型卡箍,可以倾斜圆柱刚好契合在卡箍中,卡箍底部预留出螺纹孔,通过采用平纹螺丝钉锚入预留的螺纹孔中,将卡箍与支撑模板固定牢固。卡箍的使用,将受力曲面转为平面,间接的将受力点转换为面受力,分散圆柱模板受力,防止因受力过大导致倾斜圆柱模板的底板变形。
[0021]4)、倾斜圆柱模板覆面面积大、成本低、韧性好、胶合能力强、耐冲击、表面硬度强、抗膨胀压力强度大、抵抗变形能力强,且耐腐蚀,可以多次反复使用。
[0022]5)、模板安装过程中外加卡箍和带箍,不但强度高而且韧性好,保证混凝土对模板的冲击力不会爆模。
[0023]6)、与传统钢模板比较,定型木模自身重量轻,模板组装时不占用施工机械,在操作层上由2名或3名工人即可安装、拆除和移位,缩短工期;木质圆模板价格优于钢模板,一般是钢模板价格1/3左右,节省原材料。
[0024]7)、模板表层采用环氧树脂二次涂刷工艺(棕色覆膜),不但光滑防水、光洁度高、易于脱模,而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使用该模板浇筑的混凝土柱体成型效果好,可完全达到清水柱的效果,在柱体方向横竖向痕迹少。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模板本体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中定位撑的俯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中带箍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中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卡箍1,带箍2,圆模拼缝3,模板本体4,支撑模板5,第一木枋6,顶托7,垂直管8,平行管9,十字扣件10,第二木枋11,定位撑12,倾斜面基础13,过渡连接管14,螺纹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

5所示,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包括倾斜圆柱模板、底撑及斜撑。
[0033]所述倾斜圆柱模板包括模板本体4,模板本体4由两片高温压制而成的弧形木质胶合板组合拼装成管状结构,两片弧形木质胶合板拼缝处即圆模拼缝3对应位置采用凹凸槽连接,既严密不漏浆,又有稳定加固的作用。
[0034]在模板本体4外壁沿轴线方向通过均匀布置的多个卡箍1、带箍2(钢带箍)加固。其中,卡箍1采用不锈钢材质,根据模板本体4的半径专门定制而成的U型卡箍,卡箍底部为平面且预留出螺纹孔15,这样便于与支撑模板5的固定。卡箍1的使用,将受力曲面转为平面,
间接的将受力点转换为面受力,分散倾斜圆柱模板的受力,防止因受力过大,导致倾斜圆柱模板的底板变形。而带箍2为一体成型的环状结构,两端设有螺纹孔,可通过螺栓固定在模板本体4上。
[0035]模板本体4距顶端约50mm位置增加钢筋内环的定位撑12,保证模板本体4柱头截面不变形。
[0036]模板本体4表面采用环氧树脂二次涂刷,光滑防水、光洁度高、易于脱模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0037]底撑为倾斜面基础13,依据模板本体4的倾斜角度进行设计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模板本体4与该倾斜面基础垂直。
[0038]所述斜撑包括支撑模板5,支撑模板5一端与卡箍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框架结构固定于楼板或地基上。框架结构包括第一木枋6、过渡连接管14(钢管)、顶托7、垂直管8(钢管)和平行管9(钢管)及第二木枋11(三角木枋)组成。所述垂直管8和平行管9交接处通过十字扣件10牢固扣接,垂直管8、平行管9底端均与第二木枋11垂直连接,第二木枋11固定于楼板或地基上。顶托7上下端分别与钢管14、垂直管8连接,钢管14上端连接第一木枋6,第一木枋6与支撑模板5紧密连接,整体构成支撑结构体系。
[0039]施工过程如下: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圆柱模板、底撑及斜撑;所述倾斜圆柱模板包括模板本体(4),模板本体(4)通过圆模拼缝(3)扣接成圆管结构且通过卡箍(1)、带箍(2)加固;所述底撑为倾斜面基础(13),倾斜面基础(13)的支撑端面对模板本体(4)支撑且与模板本体(4)垂直;所述斜撑包括支撑模板(5),支撑模板(5)一端与卡箍(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框架结构固定于楼板或地基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圆柱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上端与支撑模板(5)连接的第一木枋(6),第一木枋(6)下端依次与过渡连接管(14)、顶托(7)、垂直管(8)连接;垂直管(8)与平行管(9)垂直连接且二者底端均与第二木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年张言崔一健侯珍珠黄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