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隔音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57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9
一种组合式隔音墙,涉隔音墙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隔音墙隔音效果差及施工效率低的技术不足,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预制隔音复合板层和通过轻钢龙骨对应连接于预制隔音复合板层前后两侧的双层纤维水泥板层,轻钢龙骨框架内部设有隔音岩棉层。双层纤维水泥板层内部夹设夹层橡胶垫、预制隔音复合板外表面上设有面层橡胶垫,且隔音岩棉层与同一侧双层纤维水泥板层之间留有空隙以使轻钢龙骨框架内部形成空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具有夹层橡胶垫的双层纤维水泥板层、空腔内的空气层、隔音岩棉层、面层橡胶垫层和预制隔音复合板层对声波进行多重削弱阻隔,隔音效果好且兼具防潮、防火等优点,另外本隔音墙采用组合式结构设计,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隔音墙


[0001]本技术涉及隔音墙体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组合式隔音墙。

技术介绍

[0002]室内空间的隔音能力取决于墙体的隔声量,通常把空气隔声量STC≥50dB的墙体称为隔音墙,墙体的构造和材质对隔音性能影响较大。而住宅、办公室的房间一般隔音标准为45dB,五星级酒店客房一般隔音标准≥50dB。因此,在一些对隔音要求较高的如五星级酒店客房、多功能会议厅、机房、电影院等场所中,其室内必须采用隔音墙体将房间与外界分隔,避免对外产生噪声污染或向外泄露声音信息。
[0003]传统的隔音墙体多采用厚型砖砌体、多层石膏板墙、或薄型砖砌体+多层石膏板墙结构,此类隔音墙体因大量使用墙砖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会严重增加隔音墙体的重量。另外,此类隔音墙体采用的石膏板对环境要求较高,不能适用于环境湿度大的场所中。
[0004]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采用轻质隔墙板两面分别设置保温部和双层纤维水泥板的组合式结构的隔音墙,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721104376.2的一种复合防火墙板以及墙体,该技术专利中公开的隔音墙体虽然能够减轻墙体重量,并具有部分的防火、隔音能力,但是该种结构的隔音墙体只是简单地将两张纤维水泥板贴合在一起组成一张厚度为12mm的双层纤维水泥板,其在功能与结构上与厚度12mm的单层纤维水泥板并无不同,将两张纤维水泥板贴合成一张双层纤维水泥板属于多此一举,不但增加了板材成本,还同时增加了施工复杂程度,不如直接采用单层12mm厚的纤维水泥板做墙面。另外,其墙体的其双层纤维水泥板与轻质隔墙板之间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皆填满岩棉,使得前后两侧的双层纤维水泥板通过岩棉直接与中间层的轻质隔墙板相连接。由公知常识可知,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效率远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效率,因此,这种不具备空腔结构的、直接将双层纤维水泥板通过岩棉与轻质隔墙板相连接的结构设计并不能完全阻隔声波的传播,隔音效果并不理想。
[0005]所以,需要对现有采用双层纤维水泥板经岩棉夹持轻质隔墙板的组合式隔音墙体进行改进,以提高其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组合式隔音墙体结构设计不合理、隔音效果差的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隔音效果更好的组合式隔音墙。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0008]一种组合式隔音墙,包括有位于中间以形成隔音夹层的预制隔音复合板层和通过轻钢龙骨对应连接于所述预制隔音复合板层前后两侧以形成前壁面和后壁面的双层纤维水泥板层,所述前后两轻钢龙骨框架内部皆设有一层处于所述双层纤维水泥板层与预制隔音复合板层之间的隔音岩棉层。所述每层双层纤维水泥板层的内部皆夹持有一层夹层橡胶
垫,所述预制隔音复合板层的前后两面上皆分别铺设有一层面层橡胶垫,所述的前后两隔音岩棉层皆分别粘贴固定于所述前后两面层橡胶垫的外表面上,且每层隔音岩棉层背向面层橡胶垫的外表面与同一侧双层纤维水泥板层之间皆留有一定间隙以使双层纤维水泥板层与预制隔音复合板层之间形成空腔结构。
[0009]所述的预制隔音复合板层由若干块呈矩形结构的聚苯颗粒水泥夹心复合条板拼接而成,每块聚苯颗粒水泥夹心复合条板的厚度为75mm,其左右两侧边处对应设有可相互嵌合的楔槽。
[0010]所述的聚苯颗粒水泥夹心复合条板包括有由聚苯乙烯颗粒、发泡波特兰水泥和膨胀珍珠岩粉轻集料混合制成的芯材和贴合于所述芯材前后两面的增强纤维水泥板。
[0011]所述聚苯颗粒水泥夹心复合条板间的楔槽接缝处由聚合物填缝料填充,且楔槽接缝处的上下两端分别打入一金属连接件以将两聚苯颗粒水泥夹心复合条板固定。
[0012]所述夹层橡胶垫及面层橡胶垫的厚度皆为3mm。
[0013]所述的夹层橡胶垫及面层橡胶垫皆由阻燃橡胶材料制作。
[0014]所述轻钢龙骨的水平横向宽度为50mm,处于轻钢龙骨内的所述隔音岩棉层的厚度为30mm,隔音岩棉层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双层纤维水泥板层之间的间距为20mm。
[0015]所述的轻钢龙骨包括有竖直截面呈矩形的边框和至少三个水平截面呈工字型的隔板,所述的隔板竖直横向均布于所述边框内。
[0016]所述的前后两轻钢龙骨通过自攻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预制隔音复合板层的前后两面上,所述的前后两双层纤维水泥板层通过自攻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轻钢龙骨的外表面上。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每层双层纤维水泥板层的单层纤维水泥板之间夹持一层夹层橡胶垫,在预制隔音复合板层的前后两面上分别铺设有一层面层橡胶垫,且双层纤维水泥板层与粘贴于面层橡胶垫外侧面上的、与其相对应的隔音岩棉层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使得双层纤维水泥板层与预制隔音复合板层之间形成空腔结构。相较于中国专利号为:CN201721104376.2中所公开的隔音墙体,本技术双层纤维水泥板层不仅仅只是将两相同规格的单层纤维水泥板简单地叠加贴合,而且隔音岩棉层并不是完全填充在双层纤维水泥板层与预制隔音复合板层之间的轻钢龙骨框架内部。
[0018]由公知常识可知,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并通过介质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同时,橡胶材质本身致密性高、止震效果好,因此,即使大力敲打本技术隔音墙的双层纤维水泥板层板面,在夹层橡胶垫的缓冲减震作用下也不会因双层纤维水泥板层的震动而产生较大的噪音,且产生的微弱噪音在传播阶段还会依次被空腔结构内的空气、隔音岩棉层、面层橡胶垫、预制隔音复合板层、面层橡胶垫、隔音岩棉层、空气和具有夹层橡胶垫的双层纤维水泥板层所阻隔,有效阻断了声音的外传,极大地提高了本技术的隔音效果。
[0019]同理,由室内或室外其他声源震动产生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首先被室内、外的空气初步削弱,而后再依次经过具有夹层橡胶垫的双层纤维水泥板层、空气、隔音岩棉层、面层橡胶垫、预制隔音复合板层、面层橡胶垫、隔音岩棉层、空气和具有夹层橡胶垫的双层纤维水泥板层逐级削弱阻隔,从而阻断室内、室外的声音外传或传入。因此,相较于中国专利号为:CN201721104376.2中所公开的隔音墙体,本技术不仅兼具防水、防火、防潮的
特性,还能够带来更好的隔音效果,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
[0020]另外,本技术隔音墙采用组合式墙体构造,工法简易,施工效率高,选材合理,在使用环境上不受限制。经权威机构检测本技术的隔声量达到56分贝,可应用的范围更广泛。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隔音墙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隔音墙预制隔音复合板层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隔音墙水平截面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一;
[0024]图4为本技术隔音墙水平截面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本技术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本实施例仅只是本技术的一种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隔音墙,包括有位于中间以形成隔音夹层的预制隔音复合板层(1)和通过轻钢龙骨(2)对应连接于所述预制隔音复合板层(1)前后两侧以形成前壁面和后壁面的双层纤维水泥板层(3),所述前后两轻钢龙骨(2)框架内部皆设有一层处于所述双层纤维水泥板层(3)与预制隔音复合板层(1)之间的隔音岩棉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双层纤维水泥板层(3)的内部皆夹持有一层夹层橡胶垫(5),所述预制隔音复合板层(1)的前后两面上皆分别铺设有一层面层橡胶垫(6),所述的前后两隔音岩棉层(4)皆分别粘贴固定于所述前后两面层橡胶垫(6)的外表面上,且每层隔音岩棉层(4)背向面层橡胶垫(6)的外表面与同一侧双层纤维水泥板层(3)之间皆留有一定间隙以使双层纤维水泥板层(3)与预制隔音复合板层(1)之间形成空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隔音复合板层(1)由若干块呈矩形结构的聚苯颗粒水泥夹心复合条板(10)拼接而成,每块聚苯颗粒水泥夹心复合条板(10)的厚度为75mm,其左右两侧边处对应设有可相互嵌合的楔槽(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苯颗粒水泥夹心复合条板(10)包括有芯材(101)和贴合于所述芯材(101)前后两面的增强纤维水泥板(102)。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枫萧玮
申请(专利权)人:华工匠建筑装配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