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275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该冷藏冷冻装置限定有制冰间室,且制冰间室设置有制冰单元。制冰间室的内壁和制冰单元中的一个形成有至少一个卡钩。制冰间室的内壁和制冰单元中的另一个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槽,至少一个卡钩分别卡固于至少一个卡槽,以固定制冰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钩和卡槽将制冰单元固定在制冰间室的内壁,相对于在保温层内预埋金属板进行紧固连接等安装方式,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便于制冰单元的调整和维护,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藏冷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藏冷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门体上设置有制冰间室的冰箱,大都是将冷冻间室的冷量通过风道导入门体的制冰间室,不仅风道结构复杂、箱体与门体风道对接位置处容易产生凝露、制冰时间长,而且制冰间室容易与冷冻间室串味、影响制成冰块的洁净度。然而,若在门体进行直冷制冰,冷媒管路不仅传输距离过长,而且连接复杂困难,进而导致制冰单元本身的装配结构、以及相对于门体的安装结构过于复杂。
[0003]综合考虑,在设计上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直冷制冰单元且装配简单的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制冰单元的冷藏冷冻装置。
[0005]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便于制冰单元的管路连接。
[0006]本技术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制冰单元的结构紧凑性。
[0007]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8]所述冷藏冷冻装置限定有制冰间室,且所述制冰间室设置有制冰单元;其中
[0009]所述制冰间室的内壁和所述制冰单元中的一个形成有至少一个卡钩;且
[0010]所述制冰间室的内壁和所述制冰单元中的另一个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至少一个卡钩分别卡固于所述至少一个卡槽,以固定所述制冰单元。
[0011]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包括:
[0012]制冷管,用于提供冷量以制冰;且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0013]冷媒传输管,至少部分预置于所述制冰间室外侧的保温层内,并延伸至所述制冰间室内,以与所述制冷管连通,进而传输冷媒。
[0014]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卡钩形成于所述制冰间室的内壁,并设置为自下至上向靠近所述制冰单元的方向延伸;且
[0015]所述至少一个卡槽形成于所述制冰单元,并开口朝向所述至少一个卡钩;其中,
[0016]每个所述卡槽设置有自其开口的上端缘向下延伸的止挡部,以限定所述制冰单元向远离所述卡钩的方向的移动。
[0017]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包括:
[0018]制冰盒,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用于容置水或冰块;和
[0019]制冷管,用于为所述制冰槽提供冷量;和
[0020]换热翅片,设置为将所述制冷管固定于所述制冰盒,并将所述制冷管的冷量扩散至其周围环境。
[0021]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0022]循环风机,设置为促进所述制冰间室内的空气流过所述换热翅片;和
[0023]风机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循环风机;其中
[0024]所述至少一个卡钩或所述至少一个卡槽形成于所述风机支架。
[0025]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0026]分离器,设置为驱动所述制冰槽内的冰块运动;和
[0027]盒盖,设置于所述制冰盒的上方,并将由所述分离器驱动的冰块导向所述制冰盒的下方;其中
[0028]所述盒盖设置为与所述风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制冰盒设置为与所述盒盖固定连接。
[0029]可选地,所述制冰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制冰盒开设有连通每相邻两个所述制冰槽的连通开口;且
[0030]所述盒盖沿其纵向方向的中部形成有注水口,用于向所述制冰槽供水。
[0031]可选地,所述盒盖设置有向靠近所述风机支架的方向延伸的注水部,所述注水口开设于所述注水部;且
[0032]所述风机支架形成有两个导风部,所述两个导风部与所述盒盖围成送风风道,以对所述循环风机吹出的气流进行导向;其中
[0033]所述两个导风部在所述制冰盒的纵向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注水部的两侧。
[0034]可选地,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
[0035]加热管,夹置于所述制冰盒与所述换热翅片之间,用于加热所述制冰盒进行脱冰和/或加热所述换热翅片进行化霜;和
[0036]接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换热翅片的下方,用于承接自所述换热翅片流下的化霜水;其中
[0037]所述接水组件设置为与所述盒盖固定连接。
[0038]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0039]箱体,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和
[0040]至少一个门体,用于开闭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其中一个所述门体设置有所述制冰间室。
[0041]本技术通过卡钩和卡槽将制冰单元固定在制冰间室的内壁,相对于在保温层内预埋金属板进行紧固连接等安装方式,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便于制冰单元的调整和维护,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0042]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在制冰间室的内壁设置自下至上向靠近制冰单元的方向延伸的卡钩,使制冰单元通过卡槽和止挡部卡固于卡钩,不仅可稳定可靠地固定制冰单元,而且可使制冰单元在不脱离卡钩的同时绕卡钩向上旋转,进而使得制冷管与预置的冷媒传输管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0043]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使风机支架的两个导风部分别设置在盒盖的注水部的纵向两侧,在实现风机支架与盒盖的安装定位的同时,通过导风部与盒盖围成循环风机的送风风道,使得制冰单元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制冰单元的占用空间,特别适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
[0044]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45]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46]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轴测图;
[0047]图2是图1中制冰间室的示意性剖视图;
[0048]图3是图2中区域A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0049]图4是图2中制冰单元的示意性轴测图;
[0050]图5是沿另一竖直平面截取的图2中制冰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
[0051]图6是图1中门体的示意性轴测图,其中门体的部分外壳被去除,以示出内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52]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0的示意性轴测图;图2是图1中制冰间室123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冷藏冷冻装置100可包括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111的箱体110、用于开闭至少一个储物间室111的至少一个门体、以及制冰单元124。在本技术中,至少一个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更多个。
[0053]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门体120可设置有制冰间室123,制冰单元124可设置于制冰单元124内,以提高储物间室111的储物空间。
[0054]门体120可包括外壳121、设置于外壳121内的制冰内胆122、以及设置于外壳121与制冰内胆122之间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冷冻装置限定有制冰间室,且所述制冰间室设置有制冰单元;其中所述制冰间室的内壁和所述制冰单元中的一个形成有至少一个卡钩;且所述制冰间室的内壁和所述制冰单元中的另一个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至少一个卡钩分别卡固于所述至少一个卡槽,以固定所述制冰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单元包括:制冷管,用于提供冷量以制冰;且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冷媒传输管,至少部分预置于所述制冰间室外侧的保温层内,并延伸至所述制冰间室内,以与所述制冷管连通,进而传输冷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卡钩形成于所述制冰间室的内壁,并设置为自下至上向靠近所述制冰单元的方向延伸;且所述至少一个卡槽形成于所述制冰单元,并开口朝向所述至少一个卡钩;其中,每个所述卡槽设置有自其开口的上端缘向下延伸的止挡部,以限定所述制冰单元向远离所述卡钩的方向的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单元包括:制冰盒,限定有至少一个制冰槽,用于容置水或冰块;和制冷管,用于为所述制冰槽提供冷量;和换热翅片,设置为将所述制冷管固定于所述制冰盒,并将所述制冷管的冷量扩散至其周围环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循环风机,设置为促进所述制冰间室内的空气流过所述换热翅片;和风机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循环风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钩或所述至少一个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李靖冯茹丹房雯雯陶瑞涛孙永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