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污泥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12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污泥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包括处理罐以及依次设置于处理罐内部的调节池、污泥池、厌氧池和缺氧池,所述调节池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贯穿于处理罐侧壁设置的进水通道,所述调节池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进水通道的位置处固定设有导流件,所述调节池的底端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池与厌氧池之间通过溢水管连通,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通过连通口相连通,所述厌氧池内与缺氧池内均固定设有填料,所述缺氧池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能够对处理装置内部污泥进行快速清理,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污泥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带污泥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现代生活水平以及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工业污水的产生也不断的增加,而这些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地下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平衡,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对于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的处理是人们目前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目前人们一般通过将污水进行汇集后再用污水处理装置对汇集的污水进行统一的处理,而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底部会沉积大量的污泥,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设置的人孔对处理装置内部沉积的污泥进行人工处理,同时在进行污泥处理时污水处理装置无法进行使用(即需要进行停机处理),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相对较为麻烦而且处理效率低,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污泥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能够对处理装置内部污泥进行快速清理,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污泥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包括处理罐以及依次设置于处理罐内部的调节池、污泥池、厌氧池和缺氧池,所述调节池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贯穿于处理罐侧壁设置的进水通道,所述调节池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进水通道的位置处固定设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设置于对应进水通道输出端位置处的竖直板以及固定与竖直板底端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远离竖直板的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对应调节池内侧壁的位置处,所述调节池的底端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池靠近污泥池一侧的侧壁顶端与厌氧池对应的侧壁顶端之间通过溢水管连通,所述厌氧池内固定设有第一填料,所述厌氧池靠近缺氧池一侧的侧壁上且对应于第一填料下方的位置处设有与缺氧池相通的连通口,所述缺氧池内且对应于连通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二填料,所述缺氧池远离厌氧池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贯穿于处理罐设置的出水口。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罐的顶端且对应于调节池、污泥池、厌氧池和缺氧池的位置处均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上盖合有密封盖。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直板与倾斜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中设置的导流件在使用时能够对进水通道输出端排入调节池内的污水通过竖直板和倾斜板实现导流的效果,使得进入调节池内的污水能够顺
着调节池的内侧壁向下流,避免进水通道输出端排入的污水直接冲击调节池内水面影响调节池内部污泥沉淀的情况;而额外设置的污泥池用于存储调节池内的污泥,从而在对污泥进行清理时可以无需对处理装置本体进行停机处理,即可以进行在线污泥处理,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污泥处理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污泥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符号说明:
[0012]处理罐1,调节池2,污泥池3,厌氧池4,缺氧池5,进水通道6,导流件7,污泥泵8,溢水管9,第一填料10,连通口11,第二填料12,出水口13,人孔14,密封盖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带污泥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包括处理罐1以及依次设置于处理罐1内部的调节池2、污泥池3、厌氧池4和缺氧池5,所述调节池2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贯穿于处理罐1侧壁设置的进水通道6,所述调节池2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进水通道6的位置处固定设有导流件7,所述导流件7包括设置于对应进水通道6输出端位置处的竖直板以及固定与竖直板底端的倾斜板,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板与倾斜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倾斜板远离竖直板的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对应调节池2内侧壁的位置处,所述调节池2的底端设有污泥泵8,所述污泥泵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3内部连通,用于将调节池2底部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池3内,所述调节池2靠近污泥池3一侧的侧壁顶端与厌氧池4对应的侧壁顶端之间通过溢水管9连通,所述厌氧池4内固定设有第一填料10,所述厌氧池4靠近缺氧池5一侧的侧壁上且对应于第一填料10下方的位置处设有与缺氧池4相通的连通口11,所述缺氧池5内且对应于连通口11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设有第二填料12,所述缺氧池5远离厌氧池4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贯穿于处理罐1设置的出水口13。本技术在使用时,污水通过进水通道6进入调节池2内进行调节沉淀,调节池2顶部的清水通过溢流管9进入厌氧池4内通过第一填料10进行厌氧处理,厌氧池4内经过厌氧处理后的水再通过连通口11进入缺氧池5内在第二填料12的作用下进行缺氧处理,最后再经过出水口13排出即可,其中在处理装置本体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启动污泥泵8将调节池2底部沉淀的污泥排污污泥池3内,或通过外部控制器连接污泥泵8设定时间定期自动启动污泥泵8将调节池2底部沉淀的污泥排污污泥池3内,此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常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罐1的顶端且对应于调节池2、污泥池3、厌氧池4和缺氧池5的位置处均设有人孔14,所述人孔上盖合有密封盖15,进一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连接污泥泵8和污泥池3的管道依次贯穿于调节池2上的人孔14以及污泥池3上的人孔14设置。
[0016]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
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污泥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包括处理罐(1)以及依次设置于处理罐(1)内部的调节池(2)、污泥池(3)、厌氧池(4)和缺氧池(5),所述调节池(2)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贯穿于处理罐(1)侧壁设置的进水通道(6),所述调节池(2)的内侧壁上且对应于进水通道(6)的位置处固定设有导流件(7),所述导流件(7)包括设置于对应进水通道(6)输出端位置处的竖直板以及固定与竖直板底端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远离竖直板的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对应调节池(2)内侧壁的位置处,所述调节池(2)的底端设有污泥泵(8),所述污泥泵(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池(3)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池(2)靠近污泥池(3)一侧的侧壁顶端与厌氧池(4)对应的侧壁顶端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智明陶光华蒋曾艮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