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伪三环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27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9
一种新型伪三环燃烧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引射管、底座、分气座和火盖;所述火盖、分气座和底座从上至下适配安装,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点火组件;所述分气座上设有多个分气通道,分别包括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第三环形通道和第四环形通道;结构简单合理,节省知足材料和成本;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上等均设有若干第一分气口;所述第三环形通道上等均设有若干第二分气口;从而让燃烧器形成三环独立的火焰,而引射管还是两条引射管,并没有通过增加引射管来形成三环火,这也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利用原有的两条引射管,在分气座增设多个环形通道,将燃气的导向分成多路进入到燃烧区域内,从而实现伪三环火的功效。从而实现伪三环火的功效。从而实现伪三环火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伪三环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伪三环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灶具燃烧器在现代家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顿饭下来,吃得香不香,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灶具燃烧器的燃烧性能。现有技术中,灶具燃烧器大致包括炉头、火盖、分气座和点火针,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一次空气和二次补气不足、使得燃烧器的燃烧效能低,大大提高了生活成本,大量的能源被浪费,对环境也造成较大污染,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伪三环燃烧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伪三环燃烧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引射管、底座、分气座和火盖;所述火盖、分气座和底座从上至下适配安装,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点火组件,所述点火组件适配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点火组件包括点火针和电热偶;所述分气座上设有多个分气通道,分别包括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第三环形通道和第四环形通道。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环形通道位于所述第三环形通道的内侧;所述第三环形通道位于所述第二环形通道的内侧;所述第二环形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通道的内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上等均设有若干第一分气口;所述第三环形通道上等均设有若干第二分气口;所述第四环形通道上设有与底座适配安装的安装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引射管包括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所述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并排设置,所述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的进气端均设有调风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外环燃气通道和中心燃气通道,所述中心燃气通道位于所述外环燃气通道的轴心处,所述外环燃气通道与所述外环引射管连通,所述中心燃气通道与所述中心引射管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燃气通道适配安装在所述第四环形通道内,所述第一环形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分气口与所述外环燃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环形通道通过第二分气口与所述外环燃气通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第三环形通道和第四环形通道的外壁上均等均设有若干二次进风口,所述二次进风口分别与第一分气口和第二分气口间隔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合理,节省知足材料和成本;该燃烧器由中心燃烧环、中层燃烧环和外层燃烧环结合而成,二次进风口在燃烧器工作的同时,能够补给足够的空气,提高燃烧效率;设置有多个环形通道,从而让燃烧器形成三环独立的火焰,而引射管还是两条引射管,并没有通过增加引射管来形成三环火,这也是本
技术的创新之处。利用原有的两条引射管,在分气座增设多个环形通道,将燃气的导向分成多路进入到燃烧区域内,从而实现伪三环火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气座的立体图。
[0016]图中:引射管1,中心引射管11,外环引射管12,调风板13,底座2,外环燃气通道21,中心燃气通道22,分气座3,第一环形通道31,第二环形通道32,第三环形通道33,第四环形通道34,第一分气口35,第二分气口36,安装口37,二次进风口3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伪三环燃烧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引射管1、底座2、分气座3和火盖;所述火盖、分气座3和底座2从上至下适配安装,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点火组件4,所述点火组件4适配安装在所述底座2之上并向上延伸至火盖,用于点燃燃气;所述点火组件包括点火针和电热偶;
[0019]进一步的,所述引射管1包括中心引射管11和外环引射管12;所述中心引射管11和外环引射管12并排设置,所述引射管1的进气端还设有调风板13,所述调风板13用于在燃气进入引射管1内时,向引射管1内补充足够的空气,并使空气与燃气充分混合,增加其燃烧效率,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002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设有外环燃气通道21和中心燃气通道22,所述中心燃气通道22位于所述外环燃气通道21的中心处;所述外环燃气通道21与所述外环引射管12连通,所述中心燃气通道22与所述中心引射管11连通。
[0021]如图3所示,所述分气座3上设有多个分气通道,所述分气通道呈圆环形,分别包括第一环形通道31、第二环形通道32、第三环形通道33和第四环形通道34。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通道31包围所述第二环形通道32,所述第二环形通道32包围所述第三环形通道33,所述第三环形通道33包围所述第四环形通道34,与空气混合后的燃气通过分气通道均匀分散,使其燃烧时,能够均匀产生热量,提高燃气利用率,并提高用户体验。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环形通道34内设有与中心燃气通道22适配安装的安装口37,所述中心燃气通道22穿过所述安装口37,适配安装在第四环形通道34内。
[0024]所述第一环形通道31与所述第三环形通道33分别与所述外环燃气通到21连通,进入到所述外环燃气通道21内的燃气分别分散到第一环形通道31和第三环形通道33内并均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通道31上等均设有若干第一分气口35;所述第三环形通道33上等均设有若干第二分气口36;从而让燃烧器形成三环独立的火焰,而引射管还是两条引射管,并没有通过增加引射管来形成三环火,这也是本技术的创新之处。利用原有的两条引射管,在分气座增设多个环形通道,将燃气的导向分成多路进入到燃烧区域内,从而实现伪三环火的功效。
[0025]进一步的,所述火盖对应所述第一分气口35、第二分气口36和中心燃气通道22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燃烧口,且与其连通。
[0026]所述燃气从中心引射管11和外环引射管12分别进入到中心燃气通道22和外环燃气通道21内,部分燃气从中心燃气通道22排出到燃烧口后被点燃,部分燃气通过第一环形通道31、第三环形通道33分散并分别进入到第一分气口35和第二分气口36后从燃烧口排出并被点燃。
[00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通道31、第二环形通道32第三环形通道33和第四环形通道34的外壁上均等均设有若干二次进风口38,所述二次进风口38分别与第一分气口35和第二分气口36间隔设置,所述二次进风口38用于二次补给空气,使燃气更充分燃烧。
[0028]三环火焰的设计,使火焰尽可能的均匀分散,紧包锅底,使热量传达更均匀,烹饪时,对使用的火候更好的掌握,烹饪出更美味的食材。
[00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伪三环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引射管(1)、底座(2)、分气座(3)和火盖;所述火盖、分气座(3)和底座(2)从上至下适配安装,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点火组件(4),所述点火组件(4)适配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点火组件(4)包括点火针(41)和电热偶(42);所述分气座(3)上设有多个分气通道,分别包括第一环形通道(31)、第二环形通道(32)、第三环形通道(33)和第四环形通道(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伪三环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环形通道(34)位于所述第三环形通道(33)的内侧;所述第三环形通道(33)位于所述第二环形通道(32)的内侧;所述第二环形通道(32)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通道(3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伪三环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通道(31)上等均设有若干第一分气口(35);所述第三环形通道(33)上等均设有若干第二分气口(36);所述第四环形通道(34)上设有与底座(2)适配安装的安装口(3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伪三环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1)包括中心引射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红图金属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