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检测释放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95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检测释放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静电检测模块和静电释放模块;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静电亚导体,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静电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静电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静电释放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静电亚导体,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出端接地;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静电检测模块和静电释放模块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为安全地释放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中工作人员自身携带的人体静电。员自身携带的人体静电。员自身携带的人体静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检测释放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静电释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检测释放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静电灾害事故预防是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中安防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石油和化工等工业领域中,大约80%至90%的物质都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由于人体静电放电能量能达到数十毫焦耳,极易引燃可燃苯、氢气和可燃微粒而产生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工作人员自身携带的静电火花,就形成了一种流动性大、藏匿性强、很难掌握的危险引燃源,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几年来,我国石化企业已发生静电灾害事故达20余起。因此,在石油和化工等工业领域中,如何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中安全释放掉工作人员自身携带的静电,是静电灾害事故预防工作的核心。
[0003]目前,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仍采用金属导体直接接地放电的方式来消除人体静电,此方式虽能消除人体静电,但是,此方式采用导体间放电的形式释放静电,瞬间释放电流强、电荷转移量大,容易导致人体电击或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检测释放电路,能够更为安全地释放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中工作人员自身携带的人体静电。
[0005]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静电检测释放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静电检测模块和静电释放模块;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静电亚导体,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静电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静电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静电释放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静电亚导体,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出端接地;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静电检测模块和静电释放模块供电。
[0007]所述的静电检测模块包括分压电路、一级放大电路、二级放大电路、第一运算放大器、滤波电路和模数转换模块,一级放大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分压电路的两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级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模数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0008]所述的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四电阻连接静电释放模块,静电亚导体装置内的电容极板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
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依次串联,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0009]所述的第二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级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
[0010]所述的二级放大电路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第八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电容两端并联有第九电阻;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电容接地,第二电容两端并联有第十电阻;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1]所述的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十二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三电容接地。
[0012]所述的静电释放模块包括并联的第一接地电路、第二接地电路、第三接地电路、第四接地电路,第一接地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子开关和第十三电阻,第二接地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子开关和第十四电阻,第三接地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电子开关和第十五电阻,第四接地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四电子开关和第十六电阻,控制模块的信号分别控制连接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三电子开关和第四电子开关,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的阻值依次增加。
[0013]所述的感应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比较器,运算比较器的第一反相输入端连接静电亚导体装置内的电容极板,运算比较器的第一同相输入端经第十七电阻连接电路供电电源,运算比较器的第一输出端经第十八电阻连接运算比较器的第一反相输入端,运算比较器的第一输出端经第十九电阻连接运算比较器的第一同相输入端,运算比较器的第一同相输入端经第二十电阻接地,运算比较器的第二输出端经第二十一电阻接控制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运算比较器的第二同相输入端接运算比较器的第一输出端,运算比较器的第二反相输入端接运算比较器的第二输出端,运算比较器的第二输出端还经第二十一电阻和第二十二电阻连接电路供电电源。
[0014]本技术特殊设计了由控制模块、静电检测模块和静电释放模块组成的静电检测释放模块,弥补了现有人体静电导除方式的不足,通过合理的人体静电释放电阻,使静电释放电流处于uA级,保证电荷转移量<0.1uC,降低了人体静电瞬间释放能量,有效规避了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和人体被电击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静电检测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静电释放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详细的描述: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检测释放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静电检测模块和静电释放模块。静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工作人员是否携带人体静电,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静电检测模块发送的检测信号,控制静电释放模块导通或关闭,在静电释放模块导通时,工作人员所携带的人体静电经静电亚导体装置和静电释放模块释放到大地。
[0021]本技术中,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静电亚导体,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静电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静电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静电释放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静电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检测释放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静电检测模块和静电释放模块;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静电亚导体,静电亚导体感应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静电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静电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静电释放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静电亚导体,静电释放模块的输出端接地;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静电检测模块和静电释放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检测释放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检测模块包括分压电路、一级放大电路、二级放大电路、第一运算放大器、滤波电路和模数转换模块,一级放大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分压电路的两个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级放大电路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模数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检测释放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四电阻连接静电释放模块,静电亚导体装置内的电容极板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依次串联,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检测释放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级放大电路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轩军厂陈金正张璐孙猛猛王威权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恒安德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