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制动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92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动制动缸,包括第一端开口的壳体,在壳体内固设有环形的电机定子,在电机定子内能转动地插设有环形的电机转子。在电机转子内插设固定有转动轴套,且转动轴套与壳体能周向转动并轴向固定地连接。在转动轴套内插设固定有丝杠,丝杠的一端伸出转动轴套的第一端并套设有第一调节螺母。在壳体的第一端开口与丝杠之间能轴向滑动的插设有连接筒,连接筒与壳体呈周向固定且连接筒与第一调节螺母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制动缸能通过电能实现常用制动和缓解,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效率更高。更高。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制动缸


[0001]本技术是关于轨道车辆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制动缸。

技术介绍

[0002]制动技术是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空气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传统气动制动系统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储存至列车车辆裙板内的风缸中,再由制动控制装置控制多种空气阀经由气路将压缩空气传递至制动缸,由压缩空气作为介质推动气动夹钳单元(该夹钳单元包括制动缸和夹钳)抱紧制动盘或毂提供制动力。相似的,液压制动系统是将液压油储存到油箱,通过油泵和多种液压阀经由油路块将带有压力的液压油传递至液压夹钳单元,抱紧制动盘或毂提供制动力。
[0003]但是,这两种制动方式均存在结构复杂、效率低的缺点。而且传统主动型气动夹钳单元及液压夹钳单元,因结构、原理所致,功能较为单一,仅具备常用制动/缓解功能,如需停放制动/缓解功能等其他功能,还需要增加其他额外机构,结构更为复杂,且增加制动系统重量。
[0004]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电动制动缸,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制动缸,能通过电能实现常用制动和缓解,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效率更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制动缸,包括第一端开口的壳体;在壳体内固设有环形的电机定子,在电机定子内能转动地插设有环形的电机转子;在电机转子内插设固定有转动轴套,且转动轴套与壳体能周向转动并轴向固定地连接;在转动轴套内插设固定有丝杠,丝杠的一端伸出转动轴套的第一端并套设有第一调节螺母;在壳体的第一端开口与丝杠之间能轴向滑动的插设有连接筒,连接筒与壳体呈周向固定且连接筒与第一调节螺母固接。
[000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连接筒的外壁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长条状防转槽,在壳体的开口端内壁固设有凸起,凸起能滑动地嵌设在长条状防转槽内。
[000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转动轴套的第一端外壁凸设有第一凸缘,并在第一凸缘靠近转动轴套第一端的端部外壁凸设有安装环,电机转子套设在第一凸缘上并与安装环固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壳体的中部内壁且位于第一凸缘和壳体第二端之间凸设有中心凸环,转动轴套的外壁与中心凸环的内壁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与中心凸环轴向固定,第二轴承靠近转动轴套的第一端设置;在转动轴套上还套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抵靠在第一轴承背对第二轴承的端面上;在中心凸环的端部向壳体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环,在延伸环的外壁套设有止推轴承,且
止推轴承的两端面分别顶抵在中心凸环和第一凸缘的端面之间。
[0010]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止推轴承与中心凸环之间还设有力传感器。
[0011]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壳体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嵌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与壳体固接,且电机定子的两端面分别顶抵在中心凸环和固定环的端面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丝杠与转动轴套的内壁通过第一平键连接;在转动轴套的第一端内壁开设有贯穿其第一端端面且内径扩大的阶梯孔,并在阶梯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在丝杠上凸设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嵌设在阶梯孔内;在环形卡槽内卡设有具有纵向切口的弹性卡圈,限位凸环的两端面分别顶抵在阶梯孔的孔肩和弹性卡圈的端面上。
[001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连接筒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开口端与第一调节螺母固接;在连接筒的筒底外壁凸设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位于壳体的第一端外部,并在第二凸缘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缸体套安装孔;在壳体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缸体套安装孔。
[0014]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转动轴套的第二端外壁能轴向滑动并周向固定地套设有调节轴套,并在调节轴套上朝向壳体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套设有环形的电磁制动器转子和环形的电磁制动器定子;电磁制动器转子与调节轴套的第一端固接,电磁制动器定子与壳体固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调节轴套的内壁通过第二平键与转动轴套的外壁连接;在调节轴套的第一端外壁凸设有第三凸缘,电磁制动器转子与第三凸缘固接。
[0016]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壳体的第二端端面正对转动轴套的位置开设有尾部安装孔,并在尾部安装孔处能拆卸地固设有后盖堵。
[001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转动轴套的中部外壁朝向其第一端的方向形成外径扩大的第一限位台阶,在调节轴套的第一端内壁朝向其第二端的方向形成内径缩小的第二限位台阶;在转动轴套上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顶抵在第二限位台阶和第一限位台阶上;在转动轴套的第二端端部套设有第二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抵靠在调节轴套的第二端端面上。
[001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转动轴套上还套设有环形的编码器,编码器具有位于外圈的定子部分以及位于内圈的转子部分,定子部分与壳体固接,转子部分与转动轴套固接。
[0019]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自其第一端向第二端顺序连接的前盖体、缸体和后盖体,连接筒能轴向滑动地插设在前盖体内,电机定子与缸体固接,电磁制动器定子与后盖体固接。
[0020]由上,本技术中的电动制动缸通过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之间的电磁力矩便能带动连接筒的轴向移动,以伸长或者缩短壳体和连接筒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推动配套夹钳完成常用制动功能和常用缓解功能;实现将电能直接转化为提供制动力,不但避免了传统制动系统复杂的管路铺设和维护,而且可以省去油箱、风源、油路块、气路块、阀门等部件,大幅减轻制动系统自重,从而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同时相较于传统气动制动缸或液压制
动缸,利用电磁力可以明显提升效率,且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显著减小结构的尺寸。
附图说明
[002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动制动缸的剖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调节轴套的剖视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1、壳体;11、前盖体;12、缸体;121、中心凸环;1211、延伸环;122、第一轴承;123、第二轴承;124、止推轴承;1241、力传感器;125、弹性卡环;126、环形凹槽;127、固定环;128、第二缸体套安装孔;13、后盖体;14、后盖堵;
[0027]2、电机定子;
[0028]3、电机转子;
[0029]4、转动轴套;41、第一凸缘;411、安装环;42、阶梯孔;43、环形卡槽;431、弹性卡圈;44、锁紧螺母;45、编码器;46、第一限位台阶;47、压缩弹簧;48、第二调节螺母;
[0030]5、丝杠;5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开口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固设有环形的电机定子,在所述电机定子内能转动地插设有环形的电机转子;在所述电机转子内插设固定有转动轴套,且所述转动轴套与所述壳体能周向转动并轴向固定地连接;在所述转动轴套内插设固定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伸出所述转动轴套的第一端并套设有第一调节螺母;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开口与所述丝杠之间能轴向滑动的插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壳体呈周向固定且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固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筒的外壁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长条状防转槽,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内壁固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能滑动地嵌设在所述长条状防转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套的第一端外壁凸设有第一凸缘,并在所述第一凸缘靠近所述转动轴套第一端的端部外壁凸设有安装环,所述电机转子套设在所述第一凸缘上并与所述安装环固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中部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壳体第二端之间凸设有中心凸环,所述转动轴套的外壁与所述中心凸环的内壁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且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与所述中心凸环轴向固定,所述第二轴承靠近所述转动轴套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转动轴套上还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抵靠在所述第一轴承背对所述第二轴承的端面上;在所述中心凸环的端部向所述壳体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环,在所述延伸环的外壁套设有止推轴承,且所述止推轴承的两端面分别顶抵在所述中心凸环和所述第一凸缘的端面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推轴承与所述中心凸环之间还设有力传感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并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嵌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壳体固接,且所述电机定子的两端面分别顶抵在所述中心凸环和所述固定环的端面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与所述转动轴套的内壁通过第一平键连接;在所述转动轴套的第一端内壁开设有贯穿其第一端端面且内径扩大的阶梯孔,并在所述阶梯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在所述丝杠上凸设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骞张波曹宏发杨伟君赵春光李辉刘冰韩晓辉常程城王正杰阴宇焦标强李晓冬孟红芳王晔樊贵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