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纠正记录在诸如BD-ROM(蓝光ROM盘)或BD-RW(蓝光可重写盘)的高密度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方法。在本方法中,根据与LDC数据块相邻的同步数据和BIS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来确定其包括在物理簇中的预定大小的LDC数据块中是否存在任何错误,并且如果确定存在错误,则对LDC块执行纠错操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纠正记录在诸如BD-RW盘或BD-ROM盘的高密度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中的错误的方法。
技术介绍
能够记录大量高质量视频和音频数据的新型高密度只读和可重写光盘的标准化正在快速发展当中,并且预期在不久的将来新型光盘相关产品将会在市场上出现。可重写蓝光盘(BD-RW)和蓝光盘ROM(BD-ROM)是这些新型光盘的示例。如图1所示,通过多个数据处理步骤对诸如A/V数据的用户数据和各种内容进行编码,以把其记录在BD-RW上。预定大小的用户数据依次被转换为数据帧、加密数据帧、数据块、长距离码(LDC)块和长距离码(LDC)簇。类似地,与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控制数据依次被转换为访问块、突发指示子码(BIS)块和突发指示子码(BIS)簇)。如图所示,以这种方式编码的BIS簇被分成大小相同的3个部分,且每个部分均被插在LDC簇的两个数据块之间,每个数据块具有预定的大小。同步数据被添加入以这种方式记录的一个LDC簇和一个BIS簇中,这构成了一个物理簇。如图2所示,一个物理簇包括155列(同步数据除外)和496行。在每个行中,同步数据具有20比特的大小,第一列至第四列LDC数据块中的每一个具有38字节的大小,且第一列至第三列BIS数据块中的每一个具有1字节的大小。每个1字节BIS数据块中的错误可以通过传统的里德所罗门(RS)解码序列来检测。如果在BIS数据中存在错误,例如在与大小为38字节的LDC数据块相邻的两个BIS数据中存在错误,如图2所示,则得出LDC数据块含有错误的结论且LDC数据被标记为擦除块(erasure),以表示存在错误。可以在RS解码操作期间对被标记为擦除块的LDC数据块进行纠错。因此,可以纠正LDC数据中的可能由刮擦、指纹等导致的错误并正常再现用户数据。由于只在与LDC数据块相邻的两个BIS数据块含有错误时才能检测到数据错误,所以上述纠错方法只能应用于第二或第三列的LDC数据块。如图2所示,第一列的LDC数据块(202)和第四列的LDC数据块(201)与同步数据相邻,因此,不能对那些数据块执行错误检测和纠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纠正记录在高密度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中的错误的方法,其通过根据与LDC数据块相邻的同步数据和BIS数据中的错误来检测出现在LDC数据块中的错误的方式来提供更加准确的纠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纠正记录在高密度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中的错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与长距离码块相邻的突发指示子码数据和同步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来确定在包括在正从高密度记录介质再现的物理簇中的预定大小的长距离码块中是否存在错误;以及根据该确定结果,选择性地对长距离码块执行纠错操作。具有上述特征的本专利技术使得其可以检测并纠正物理簇中的所有LDC数据块中的可能由于刮擦、指纹等导致的错误。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对可重写蓝光盘(BD-RW)的物理簇进行编码的过程;图2示出了对可重写蓝光盘(BD-RW)的物理簇进行解码的过程;图3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很好地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光盘再现装置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重写蓝光盘(BD-RW)的物理簇进行解码的过程;图5示出了用于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纠错方法的详细框图;以及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纠错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现在参考附图对其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图3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很好地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光盘再现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器11,用于从诸如BD-RW盘或BD-ROM盘的光盘10再现所记录的信号;VDP系统12,用于把所再现的信号转换为二进制信号,从二进制信号中获取数字数据、解码数字数据、纠正数据中的错误以及控制整个解码操作;以及D/A转换器13,用于把解码的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对用户请求作出响应的VDP系统12指定被加载入该装置的光盘10的再现。如图4所示,根据与LDC数据块相邻的两个BIS数据块中的错误来确定第二或第三列的大小为38字节的LDC数据块中是否出现错误。并且,根据与LDC数据块相邻的BIS数据块和同步数据中的错误来确定第一或第四列的大小为38字节的LDC数据块中是否出现错误。如果得出LDC数据块存在错误的结论,则LDC数据块被标记为擦除,以表示出现错误,且对该LDC数据块执行RS解码,从而纠正了可能由刮擦、指纹等导致的错误。如图5所示,该VDP系统12包括多个概念块解调单元120、同步错误检测单元121、分离单元122、BIS解交织单元123、BIS块缓冲器124、BIS解码单元125、擦除检查单元126、LDC解交织单元127、LDC块缓冲器128以及LDC解码单元129。同步错误检测单元121从由解调单元120解调的数据流中检测到20比特的同步数据并把所检测到的同步数据与预置预测同步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同步数据中是否出现错误。分离单元122把来自解调单元120的数据流分离成BIS数据和LDC数据。该BIS解交织单元123解交织BIS数据,并把BIS数据存储在BIS块缓冲器124中。该BIS解码单元125对存储在BIS块缓冲器124中的BIS数据执行RS解码操作,以确定是否出现错误,如图4所示。将确定结果发送至擦除检查单元126。从BIS解码单元125和同步错误检测单元121收到确定结果之后,擦除检查单元126确定是否把LDC数据块标记为擦除。该LDC解交织单元127对来自分离单元122的LDC数据进行解交织,并把LDC数据存储在LDC块缓冲器128中。该LDC解码单元128对存储在LDC块缓冲器128中的LDC数据执行RS解码操作。如果擦除检查单元126把LDC数据块标记为擦除,则对大小为38字节的LDC数据块执行纠错操作。因此,可以纠正每列的LDC数据块中所出现的错误。同步错误检测单元121可以把20比特的同步数据分为两个10比特的半个块并单独检测每个10比特的半个块中的错误。如图6所示,第一半个块中的错误可以用来确定与同步数据相邻的前面LDC数据(第四列中的LDC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同样,第二半个块中的错误可以用来确定与同步数据相邻的后面LDC数据(第一列的LDC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虽然已根据有限的实施例公开了本专利技术,但是从本公开中受益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多种修改和变化。所有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应当处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纠正记录在高密度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中的错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与长距离码块相邻的突发指示子码数据和同步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来确定在包括在正从高密度记录介质再现的物理簇中的预定大小的长距离码块中是否存在错误;以及 (b)根据确定结果,选择性地对所述长距离码块执行纠错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2-9-2 10-2002-00524741.一种纠正记录在高密度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中的错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与长距离码块相邻的突发指示子码数据和同步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来确定在包括在正从高密度记录介质再现的物理簇中的预定大小的长距离码块中是否存在错误;以及(b)根据确定结果,选择性地对所述长距离码块执行纠错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所述突发指示子码数据和所述同步数据中都出现错误,则所述步骤(a)得出所述长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益范,徐相运,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