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及鸳鸯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68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及鸳鸯锅,包括锅体、可与锅体配合盖合的锅盖、及设于锅体内的隔板及料筒,隔板将所述锅体的烹饪腔分割为多个区域,锅盖包括与锅体盖合的盖本体和设于盖本体上端的提手,料筒的位置与提手的位置对应设置,料筒的内腔形状与提手的外形适配设置,当所述锅盖倒扣到锅体上时,提手能够收容于料筒内。能够收容于料筒内。能够收容于料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器具及鸳鸯锅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烹饪器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鸳鸯锅。

技术介绍

[0002]火锅是人们秋冬季常用的厨房炊具,特别是鸳鸯火锅可以烹饪多种口味而被广为使用。每口鸳鸯锅两个锅体质检都具有相应的隔板分开汤料,且配有锅盖。一般的锅具在使用完毕后,锅盖会反放在锅体上以便节省空间,但是由于鸳鸯锅中间隔挡的原因,导致锅盖会顶住,而不能反放,既造成厨房使用空间浪费又造成包装浪费。另外现有的鸳鸯锅锅底在涮的时候需要另外使用餐具盛放涮料,造成浪费。在提倡使用公筷的环境下,目前的火锅没有专用放置公筷等用具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鸳鸯锅,包括锅体、可与锅体配合盖合的锅盖、及设于锅体内的隔板及料筒,隔板将所述锅体的烹饪腔分割为多个区域,锅盖包括与锅体盖合的盖本体和设于盖本体上端的提手,料筒的位置与提手的位置对应设置,料筒的内腔形状与提手的外形适配设置,当锅盖倒扣到所述锅体上时,提手能够收容于所述料筒内。本实施例通过在锅体设置能够收容锅盖上的提手的料筒,能够解决由于鸳鸯锅放置隔板导致锅盖会顶住,而不能反放,既造成厨房使用空间浪费又造成包装浪费的问题。
[000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料筒的高度,使得锅盖的至少部分盖本体能够收容与锅体的烹饪腔内。
[000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料筒的内腔深度大于所述提手的高度,所述料筒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提手的最大直径,从而提手能够完全收容于料筒内,并且盖本体能够支撑于料筒的上端
[000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料筒设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并且底部与所述隔板连接。
[000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本体向上隆起,形成内部凹陷的空间,当所述锅盖倒扣到所述锅体上时,所述锅盖的至少部分盖本体能够收容于所述锅体的烹饪腔内,所述盖本体上端支撑于所述料筒上,不仅增加烹饪空间,并且当锅盖倒扣到锅体上时,锅盖的至少部分盖本体能够收容与锅体的烹饪腔内,也不增加包装空间。
[000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手整体呈漏斗状,自上部向下部外径逐渐减小,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上方向外的扩展部;所述料筒整体呈漏斗状,自上部向下部开口逐渐减小,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底部的凹槽,当所述锅盖倒扣到所述锅体上时,所述主体部收容于本体部内,所述扩展部和凹槽配合定位,从而能够防止锅盖窜动。
[000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手设于盖本体上端的中间位置,料筒设于所述锅体的烹饪腔内的中间位置并将烹饪腔分隔为内外两层。提手和料筒在中间位置对应设置,便于收纳。
[00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鸳鸯锅还包括用于放置公用餐具的用具放置区,用具放置区设于所述料筒的侧面,为所述料筒侧面向外延伸的空心耳部,当所述锅盖倒扣到所述锅体上时,所述空心耳部支撑所述锅盖。本实施例通过设计用具放置区,提供公用餐具的放置位置,方便用户使用。
[00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用具放置区的数量与烹饪区的数量对应。
[001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加热元件和与加热元件配合加热的本文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鸳鸯锅。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鸳鸯锅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鸳鸯锅的锅体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鸳鸯锅的锅盖倒扣到锅体上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鸳鸯锅,包括锅体1,可与所述锅体1配合盖合的锅盖2、及设于锅体1内的料筒3。在一些使用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的鸳鸯锅可为非导磁性锅具,例如陶瓷锅具、铝锅等,也可以为具有导磁性性的锅具,例如铁锅、合金锅等。在一个示例性使用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的鸳鸯锅可与电磁加热元件进行配合加热,如可放置于电磁炉上进行加热。在一个示例性使用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的鸳鸯锅下部还设有底座(未图示)和设于底座内的电阻加热元件,如加热棒,用于对鸳鸯锅进行加热。在一个示例性使用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的鸳鸯锅也可直接放置在煤气灶上进行加热。
[0021]如图1、图2所示,锅体1内设有隔板10,将锅体1的烹饪腔分割为多个区域,从而能够将锅体10盛放的食物、烫水等隔离在不同区域。本实施例中的隔板10将锅体1的烹饪腔分隔成第一烹饪区11和第二烹饪区12。示例性的,鸳鸯锅的第一烹饪区11可盛放辛辣等口味偏重的调料;第二烹饪区12 可盛放清淡等口味偏轻的调料,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隔板10可以包括多个,并沿不同方向延伸,从而能够将锅体1的烹饪腔分隔成三个或者更多的烹饪区,以满足更多口味的需要。如图2所示,隔板10弯曲延伸,高度低于料筒3的高度。本实施例中隔板10为具有一定耐热性材质,如可以为不锈钢弧形板等等。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隔板10可以选择其他形状和板材。锅体1的两外侧分别设有锅把手13,以便用户方便拿放锅具。
[0022]如图1所示,锅盖2包括与锅体1盖合的盖本体20和设于盖本体20上端的提手21。盖
本体20向上隆起,形成内部凹陷的空间。提手截面呈漏斗状,自上部向下部外径逐渐减小,包括主体部210和位于主体部210上方向外的扩展部211。本实施例中提手21设于盖本体20的上端中间位置。本实施例的提手21的顶面为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提手21顶面也为四方体、五方体、六方体等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0023]如图1、图2所示,料筒3为一筒状的中空柱体,在锅体1烹饪腔内的位置设置与锅盖2上的把手21的位置对应。料筒3可用于盛放调料等。本实施例中设于锅体1的烹饪腔内的中间位置,并将烹饪腔分隔为内外两层。本实施例中的料筒3架设于隔板10的上方,底部可与隔板10一体成型或者分体组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料筒2可延伸到锅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与隔板10 连接。本实施例中料筒3的内腔形状与提手21的外形适配设置,从而当锅盖 2倒扣到锅体1上时,提手21能够收容于其内。如图1所示,料筒3整体为漏斗状,自上部向下部开口逐渐减小,包括本体部30和位于本体部30底部的凹槽31。料筒3的内腔深度和最大直径大于提手11的高度和最大直径。料筒3上的外壁可为与锅体1的烹饪腔封闭的形式,也可开设多个开孔与锅体1 的烹饪腔连通。
[0024]如图3、图4所示,当锅盖2倒扣到锅体1上时,由于锅盖2盖合状态为盖本体20向上隆起,故,倒扣时,为向下凹陷,同时,隔板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鸳鸯锅,包括锅体、可与所述锅体配合盖合的锅盖、及设于所述锅体内的隔板及料筒,所述隔板将所述锅体的烹饪腔分割为多个区域,所述锅盖包括与所述锅体盖合的盖本体和设于所述盖本体上端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位置与所述提手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料筒的内腔形状与所述提手的外形适配设置,当所述锅盖倒扣到所述锅体上时,所述提手能够收容于所述料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鸳鸯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料筒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鸳鸯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内腔深度大于所述提手的高度,所述料筒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提手的最大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鸳鸯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设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并且底部与所述隔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鸳鸯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向上隆起,形成内部凹陷的空间,当所述锅盖倒扣到所述锅体上时,所述锅盖的至少部分盖本体能够收容于所述锅体的烹饪腔内,所述盖本体上端支撑于所述料筒上。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鸳鸯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