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防流渣装置,所述锅炉防流渣装置包括固定壳体、转盘,转盘可转动连接在固定壳体内,所述转盘包括底板、中心管、间隔隔板,底板呈圆形板状,底板的外侧边缘与固定壳体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底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固定套接有固定管,固定管外侧圆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间隔隔板,间隔隔板底端与底板上端面固定连接,间隔隔板靠近固定管的一侧与固定管固定连接,固定管顶端与旋转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渣口并通过进渣口与锅炉出渣管道相连通,固定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渣口并通过出渣口与冷渣机进渣管道相连通,进渣口、出渣口均位于底板外侧边缘上方。位于底板外侧边缘上方。位于底板外侧边缘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防流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防流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温度高达1000℃以上,不经过冷却设备进行冷却降温处理,无论冷却还是输送储存运输都无法实现。因此,现在普遍采用滚筒冷渣机先把热渣冷却到低温(一般150℃以下),然后再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储存设备,最后装车运输。
[0003]滚筒冷渣机目前多采用直接进渣方式,即锅炉排渣口排出的热渣通过膨胀节、阀门和管道后利用热渣的自身重力和流动性在锅炉微正压的作用下直接进入滚筒内后进行冷却再排放到输送设备,也就是说热渣进入滚筒的通道没有可以阻碍热渣流动的措施。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是微正压(10kPa左右),热渣的流动性又非常好,当锅炉运行不平稳,热渣粒度偏细或者燃用褐煤等易爆碎的燃料时,流动性能极好的热渣(像熔化的钢水)非常容易在炉膛压力作用下从锅炉排渣口不经冷却直接流到滚筒冷渣机出口甚至输送设备,这种现象称为“流渣”。
[0004]流渣是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生的非正常现象,发生前没有预兆,发生时没有规律,发生后无法控制,危害极大。流渣现象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损坏滚筒冷渣机和输送设备及电气控制设备,更重要的是大量热渣流出导致锅炉床料层厚度迅速降低,影响床压,严重时锅炉只能降低负荷,发电量降低,发电厂经济效益降低,甚至不得不停炉,不能发电,发电厂因此会蒙受巨大损失。
[0005]流渣现象发生的根源在锅炉,表现在滚筒冷渣机,多年来发电厂和滚筒冷渣机生产厂家都在努力寻求解决流渣的方法,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防流渣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锅炉防流渣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锅炉防流渣装置,所述锅炉防流渣装置包括固定壳体、转盘,转盘可转动连接在固定壳体内,所述转盘包括底板、中心管、间隔隔板,底板呈圆形板状,底板的外侧边缘与固定壳体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且底板外侧边缘与固定壳体内侧壁保持密封状态,底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固定套接有固定管,固定管外侧圆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间隔隔板,间隔隔板底端与底板上端面固定连接,间隔隔板靠近固定管的一侧与固定管固定连接,固定管顶端与旋转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渣口并通过进渣口与锅炉出渣管道相连通,固定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渣口并通过出渣口与冷渣机进渣管道相连通,进渣口、出渣口均位于底板外侧边缘上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空心管,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顶
端,旋转电机与空心管顶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空心管底端穿过固定壳体顶端端壁后与固定管顶端固定连接,空心管与固定管相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水冷组件,水冷组件包括储液箱体,所述底板下端面与固定壳体内侧壁合围构成水冷腔体,水冷腔体内设置有冷却液,水冷腔体侧面分别设置有出液孔、进液孔,出液孔通过出液管道与储液箱体相连通,储液箱体内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进液管道与进液孔相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方设置有风冷组件,风冷组件包括风机,风机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内侧壁上,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转盘上端;所述固定壳体顶端设置有出风口并通过出风口与风冷管道的一端相连通,风冷管道的另一端与水冷腔体相连通;所述空心管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靠近中心通孔一侧的高度高于底板外侧边缘的高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冷渣机进渣管道呈倾斜状设置,冷渣机进渣管道较高的一端与固定壳体外侧壁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本技术在进行工作时,从锅炉出渣管道出来的高温物料从进渣口进入到底板以及相邻两个护板形成的存渣区域内,然后通过旋转组件控制转盘的不断旋转,存渣区域内的高温物料随之移动,当该存渣区域旋转到出渣口位置时,存渣区域内的高温物料则从出渣口流到冷渣机进渣管道内,从而实现了对高温物料的流速进行控制,避免了流渣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锅炉以及运输设备的工作安全性,同时避免了出现停炉现象,保障了发电厂的经济效益不受影响,给发电厂的锅炉使用工作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固定壳体与转盘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锅炉防流渣装置,所述锅炉防流渣装置包括固定壳体1、转盘,转盘可转动连接在固定壳体1内;
[0021]所述转盘包括底板2、中心管3、间隔隔板4,底板2呈圆形板状,底板2的外侧边缘与固定壳体1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且底板2外侧边缘与固定壳体1内侧壁保持密封状态,底板2中
心位置设置有中心通孔,底板2靠近中心通孔一侧的高度高于底板2外侧边缘的高度,即底板2呈中间高、边缘低的状况,方便高温物料从出渣口102排出;中心通孔内固定套接有固定管3,固定管3外侧圆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间隔隔板4,间隔隔板4底端与底板2上端面固定连接,间隔隔板4靠近固定管3的一侧与固定管3固定连接,底板2、间隔隔板4、固定管3之间的连接位置保持密封状态;固定管3顶端与旋转组件相连接;
[0022]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5、空心管6,旋转电机5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1顶端,旋转电机5与空心管6顶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空心管6底端穿过固定壳体1顶端端壁后与固定管3顶端固定连接,空心管6与固定管3相连通。
[0023]所述固定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进渣口101并通过进渣口101与锅炉出渣管道13相连通,固定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渣口102并通过出渣口102与冷渣机进渣管道8相连通,冷渣机进渣管道8呈倾斜状设置,冷渣机进渣管道8较高的一端与固定壳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进渣口101、出渣口102均位于底板2外侧边缘上方。
[0024]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水冷组件,水冷组件包括储液箱体10,所述底板2下端面与固定壳体1内侧壁合围构成水冷腔体103,水冷腔体103内设置有冷却液,水冷腔体103侧面分别设置有出液孔105、进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防流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防流渣装置包括固定壳体、转盘,转盘可转动连接在固定壳体内,所述转盘包括底板、中心管、间隔隔板,底板呈圆形板状,底板的外侧边缘与固定壳体内侧壁可转动连接且底板外侧边缘与固定壳体内侧壁保持密封状态,底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固定套接有固定管,固定管外侧圆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间隔隔板,间隔隔板底端与底板上端面固定连接,间隔隔板靠近固定管的一侧与固定管固定连接,固定管顶端与旋转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渣口并通过进渣口与锅炉出渣管道相连通,固定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渣口并通过出渣口与冷渣机进渣管道相连通,进渣口、出渣口均位于底板外侧边缘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防流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空心管,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顶端,旋转电机与空心管顶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空心管底端穿过固定壳体顶端端壁后与固定管顶端固定连接,空心管与固定管相连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东,马岩,李志臣,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新思源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