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辊,包括辊轴、辊筒和冷却管路,辊筒安装在辊轴上;所述辊筒的内腔中设有冷媒腔,冷媒腔以辊筒的筒体为外壁,冷媒腔中填充有冷媒,所述冷却管路处在冷媒中。这种冷却辊不仅冷却降温速度快,而且使得辊面的温度均匀,冷却效果定型好,可提高产品质量。品质量。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辊
[0001]本技术涉及辊筒,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冷却辊广泛应用在片材和薄膜等生产中,生产者为了防止片材挤出或者薄膜复合后在成卷前遇冷收缩引起变形,通常将片材或薄膜在成型后通过冷却辊进行冷却定型。冷却辊一般包括辊轴和辊筒,辊轴与辊筒之间设有冷却水路,辊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冷却水路相通的进水口、出水口,冷却水从辊轴一端的进水口进入,经冷却水路最终从辊轴另一端的出水口流出。但是,由于冷却水完成冷却后水温升高,并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处于冷却辊的辊轴两端,导致冷却辊的两端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冷却辊的辊面温度不均匀,降低片材或薄膜的成品的冷却定型效果,影响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辊,这种冷却辊不仅冷却降温速度快,而且使得辊面的温度均匀,冷却效果定型好,可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冷却辊,包括辊轴、辊筒和冷却管路,辊筒安装在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的内腔中设有冷媒腔,冷媒腔以辊筒的筒体为外壁,冷媒腔中填充有冷媒,所述冷却管路处在冷媒中。
[0005]上述辊筒的筒体外表面构成冷却辊的辊面,冷却辊工作时冷却辊的辊面与需要冷却的物体(如片材)接触,利用冷媒容易吸热变成气体,又容易放热变成液体的特质,冷媒腔中冷媒能够快速与冷却辊的辊面进行热交换,快速吸收冷却辊辊面的热量并汽化;同时汽化的冷媒与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快速进行热交换,快速放热变成液体,这样可使冷却辊的冷却降温速度更快,而且利用冷媒快速热交换可保证辊面换热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使得冷却辊的整个辊面温度更加均匀,冷却效果定型更好,可提高产品质量。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辊筒包括所述的筒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后端盖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辊轴上,筒体的前端、后端分别安装在前端盖、后端盖上,筒体、辊轴、前端盖、后端盖共同围成所述冷媒腔;辊轴的前端设有进水通道,辊轴的后端设有出水通道,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均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辊轴包括前轴头、后轴头和连接轴,前轴头、后轴头分别与连接轴的前后两端连接并与连接轴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前端盖固定安装在前轴头上,所述后端盖固定安装在后轴头上;前轴头上设有所述进水通道,后轴头上设有所述出水通道。
[0008]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轴呈管状,连接轴的前端开口套接在所述前轴头的后端上,连接轴的后端开口套接在所述后轴头的前端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前端盖中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通的进水腔体,所述后端盖中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相通的出水腔体;冷却管路包括多条冷却水管,
冷却水管的前端、后端分别安装在前端盖、后端盖上,冷却水管前端与进水腔体连通,冷却水管后端与出水腔体连通。通常,各个冷却水管沿所述辊轴的周向排列。
[001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轴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处在所述冷媒腔中,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所述冷却水管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冷却水管的中部处在对应的安装通孔中。支撑板能够对冷却水管起到支撑作用,使冷却水管的位置稳固。
[0011]作为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多个冷媒通孔,各个冷媒通孔沿所述辊轴的周向依次排列。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辊还包括冷媒注入管和单向阀,冷媒注入管安装在所述辊筒上,冷媒注入管的出口与所述冷媒腔连通,单向阀的出口与冷媒注入管的入口连接相通。采用这种结构,可通过冷媒注入管向冷媒腔中注入冷媒,单向阀用于避免冷媒注入管中的冷媒出现回流。
[0013]本技术的冷却辊利用冷媒容易吸热变成气体,又容易放热变成液体的特质,使其快速与冷却辊的辊面进行热交换,快速吸收辊面的热量并汽化,再由冷媒与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快速进行热交换,快速放热变成液体,不仅能够快速对辊面进行降温,提高冷却定型效果,而且利用冷媒快速热交换可保证辊面换热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使得冷却辊的整个辊面温度更加均匀,冷却效果定型更好,可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A
‑
A剖面图。
[0016]图3是图1的B
‑
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
图3所示,这种冷却辊包括辊轴1、辊筒2和冷却管路3;辊筒2包括筒体21、前端盖22和后端盖23,前端盖22、后端盖23均固定安装在辊轴1上,筒体21的前端、后端分别安装在前端盖22、后端盖23上,辊轴1、筒体21、前端盖22、后端盖23共同围成冷媒腔201,冷媒腔201中填充有冷媒202;冷却管路3处在冷媒202中,辊轴11的前端设有进水通道101,辊轴1的后端设有出水通道102,进水通道101、出水通道102均与冷却管路3连通。
[0018]在本实施例中,辊轴1包括前轴头11、后轴头12和连接轴13,连接轴13呈管状并处在前轴头11与后轴头12之间,连接轴13的前端开口套接在前轴头11的后端上,连接轴13的后端开口套接在后轴头12的前端上,且前轴头11、后轴头12、连接轴13的轴线相重合;前端盖22固定安装在前轴头11上,后端盖23固定安装在后轴头12上;前轴头11上设有所述的进水通道101,后轴头12上设有所述的出水通道102,前端盖22中设有与进水通道101相通的进水腔体221,后端盖23中设有与出水通道102相通的出水腔体231;冷却管路3包括多条冷却水管31,冷却水管31的前端、后端分别安装在前端盖22、后端盖23上,冷却水管31前端与进水腔体221连通,冷却水管31后端与出水腔体231连通;连接轴13上安装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处在冷媒腔201中,支撑板14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141和多个冷媒通孔142,安装通孔141与冷却水管3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冷却水管31的中部处在对应的安装通孔141中,各个
冷媒通孔142沿连接轴13的周向依次排列。
[0019]本实施例的冷却辊还包括冷媒注入管4和单向阀5,冷媒注入管4 安装在辊筒2上,冷媒注入管4的出口与冷媒腔201连通,单向阀5的出口与冷媒注入管4的入口连接相通。采用这种结构,可通过冷媒注入管4向冷媒腔201中注入冷媒202,单向阀5用于避免冷媒注入管4中的冷媒202出现回流。
[0020]下面简述一下本冷却辊的工作原理:
[0021]辊筒2的筒体21外表面构成冷却辊的辊面,冷却辊工作时冷却辊的辊面与需要冷却的物体(如片材)接触;冷水自进水通道101流入进水腔体221中,再分流经各个冷却水管31并汇流入出水腔体231,最后从出水通道102流出;利用冷媒202容易吸热变成气体,又容易放热变成液体的特质,冷媒腔201中冷媒202能够快速与筒体21进行热交换,快速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辊,包括辊轴、辊筒和冷却管路,辊筒安装在辊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的内腔中设有冷媒腔,冷媒腔以辊筒的筒体为外壁,冷媒腔中填充有冷媒,所述冷却管路处在冷媒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包括所述的筒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后端盖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辊轴上,筒体的前端、后端分别安装在前端盖、后端盖上,筒体、辊轴、前端盖、后端盖共同围成所述冷媒腔;辊轴的前端设有进水通道,辊轴的后端设有出水通道,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均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包括前轴头、后轴头和连接轴,前轴头、后轴头分别与连接轴的前后两端连接并与连接轴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前端盖固定安装在前轴头上,所述后端盖固定安装在后轴头上;前轴头上设有所述进水通道,后轴头上设有所述出水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呈管状,连接轴的前端开口套接在所述前轴头的后端上,连接轴的后端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渠,陈炎亮,邓文练,袁毅,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庆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