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30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包括沿隧道斜井斜坡面布置的模板安装梁,模板安装梁设有两根并平行布置于隧道的两侧,其中一根模板安装梁上设有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另一根模板安装梁上设有第二仰拱侧边模板,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之间设有仰拱中间模板,两根模板安装梁之间设有可沿模板安装梁长度方向移动的填充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上述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仰拱侧边模板安装;仰拱中间模板安装;浇筑仰拱层;浇筑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时,通过仰拱中间模板和填充模板保证混凝土成型坡度,提高了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的效率。度斜井施工的效率。度斜井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在长隧道施工时,为了缩短隧道施工工期,不得不设置大坡度斜井以增加工作面。在大斜坡斜井里面施工仰拱、填充及底板等,作业难度将大大提高。在川藏线某超长隧道施工中,设计了多个斜井,斜井斜度较大,仰拱栈桥需要做特殊设计保证栈桥在行走时不下滑,仰拱和填充浇筑过程需保证成型坡度,满足隧道弧形面成型的要求,并且合理利用混凝土往低处流动的特点更好的成型隧道仰拱层和填充层,目前在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中没有较好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隧道大坡度斜井仰拱及填充的施工效率,能够保证仰拱混凝土和填充混凝土成型坡度的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包括沿隧道斜井斜坡面布置的模板安装梁,所述模板安装梁设有两根并平行布置于隧道的两侧,其中一根所述模板安装梁上设有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另一根所述模板安装梁上设有第二仰拱侧边模板,所述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和所述第二仰拱侧边模板之间设有仰拱中间模板,两根所述模板安装梁之间设有可沿所述模板安装梁长度方向移动的填充模板。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仰拱中间模板设有多块,多块所述仰拱中间模板沿所述模板安装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仰拱中间模板的一端设有抵接部,另一端设有搭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仰拱侧边模板抵接,所述搭接部搭设于所述第二仰拱侧边模板上。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板安装梁上设有轨道,所述填充模板上设有与所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模板上设有多个振捣设备,多个所述振捣设备沿所述填充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根所述模板安装梁的前端还设有连接梁。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包括设于所述模板安装梁上的第一固定模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模板内侧铰接的活动模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模板上下摆动的第一驱动件。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模板和所述活动模板之间设有
支撑件。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仰拱侧边模板包括设于所述模板安装梁上的第二固定模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模板内侧铰接的沟槽模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沟槽模板上下摆动的第二驱动件。
[0014]一种上述的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仰拱侧边模板安装:将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分别安装在隧道的两侧;
[0016]S2:仰拱中间模板安装:将仰拱中间模板安装于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之间,将填充模板移动至模板安装梁的后端;
[0017]S3:浇筑仰拱层:第一仰拱侧边模板、第二仰拱侧边模板和仰拱中间模板共同形成仰拱层成型弧面,然后浇筑仰拱层混凝土;
[0018]S4:浇筑填充层:仰拱层浇筑完成后,将仰拱中间模板拆除,再将填充模板移动至模板安装梁前端,浇筑当前位置的填充层混凝土。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的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在隧道大坡度斜井仰拱及填充施工时,第一仰拱侧边模板、第二仰拱侧边模板和仰拱中间模板形成仰拱层的成型弧面,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的长度为隧道仰拱施工的一次施工长度,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有利于仰拱侧边混凝土的成型,通过设置于第一仰拱侧边模板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之间的仰拱中间模板保证仰拱混凝土成型坡度,通过设置于两根模板安装梁之间的填充模板保证填充混凝土成型坡度,满足隧道弧形面成型的要求,更好的成型隧道仰拱层和隧道填充层,提高大坡度斜井仰拱及填充施工的效率。
[0021]本技术的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的施工方法,通过仰拱中间模板和填充模板保证了填充混凝土成型坡度,能够更好的成型隧道仰拱层和隧道填充层,提高大坡度斜井仰拱及填充施工的效率,满足不同坡度隧道斜井施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仰拱施工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仰拱施工的俯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仰拱施工的侧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填充施工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填充施工的俯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填充施工的侧视图。
[0028]图中各标号表示:1、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1、第一固定模板;12、活动模板;13、第一驱动件;14、支撑件;2、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1、第二固定模板;22、沟槽模板;23、第二驱动件;3、仰拱中间模板;31、抵接部;32、搭接部;4、填充模板;41、行走轮;5、模板安装梁;51、轨道;52、连接梁;6、振捣设备;7、仰拱层;8、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图1至图6示出了本技术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及施工方,包括沿隧道斜井斜坡面布置的模板安装梁5,模板安装梁5设有两根并平行布置于隧道的两侧,其中一根模板安装梁5上设有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另一根模板安装梁5上设有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之间设有仰拱中间模板3,两根模板安装梁5之间设有可沿模板安装梁5长度方向移动的填充模板4。
[0031]该仰拱填充的模板在隧道大坡度斜井仰拱及填充施工时,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和仰拱中间模板3形成仰拱层7的成型弧面,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的长度为隧道仰拱施工的一次施工长度,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有利于仰拱侧边混凝土的成型,通过设置于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和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之间的仰拱中间模板3保证仰拱混凝土成型坡度,通过设置于两根模板安装梁5之间的填充模板4保证填充混凝土成型坡度,满足隧道弧形面成型的要求,更好的成型隧道仰拱层7和隧道填充层8,提高隧道大坡度斜井仰拱及填充施工的效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隧道斜井斜坡面布置的模板安装梁(5),所述模板安装梁(5)设有两根并平行布置于隧道的两侧,其中一根所述模板安装梁(5)上设有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另一根所述模板安装梁(5)上设有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所述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和所述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之间设有仰拱中间模板(3),两根所述模板安装梁(5)之间设有可沿所述模板安装梁(5)长度方向移动的填充模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中间模板(3)设有多块,多块所述仰拱中间模板(3)沿所述模板安装梁(5)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中间模板(3)的一端设有抵接部(31),另一端设有搭接部(32),所述抵接部(31)与所述第一仰拱侧边模板(1)抵接,所述搭接部(32)搭设于所述第二仰拱侧边模板(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仰拱填充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安装梁(5)上设有轨道(51),所述填充模板(4)上设有与所述轨道(51)配合的行走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燕升王仲达李贵超张志明徐抒韬韩大朋李洪栋马宏伟李冲宋玉良牛奇凡王亚波张维颂毛成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