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拖链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23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拖链车,其包括轨道和一辆以上的拖链车主体,拖链车主体包括行走底盘,在行走底盘两侧分别设有提升行走装置,在底盘上竖直设有两根套筒立柱,在套筒立柱内上下滑动设有升降杆;在两根升降杆顶部之间设有托盘,在相邻的电缆拖链车的托盘之间设有拖链。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免去单轨吊悬挂装置,由滑轨随动电缆拖链车替代,节省了打锚索费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配套人员,节约成本;原电缆拖链车采用工字型道轨容易落道翻车事故,槽型轨道支撑行车轮卡在槽内行走,克制了翻车脱轨现象。制了翻车脱轨现象。制了翻车脱轨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拖链车


[0001]本技术涉及井工矿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拖链车。

技术介绍

[0002]煤炭作为我国一次性基础能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机械化综合采煤工艺装备高速发展,煤炭生产中应用的先进开采技术与装备使煤炭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井下采煤工作面投入设备数量也越来越多。
[0003]近年来国内市场已研发应用不少自移电缆架设装置,但存在很多问题,技术不够成熟,移动过程中电缆支架装置易倾倒侧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倾倒侧翻的电缆拖链车。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电缆拖链车,其包括轨道和一辆以上的拖链车主体,所述轨道包括两根平行排列的槽型轨道,在两根所述槽型轨道之间均匀排列设有横枕;两根所述槽型轨道的槽口分别朝向所述轨道两侧;所述拖链车主体包括行走底盘,在所述行走底盘两侧分别设有提升行走装置,所述提升行走装置包括两根转动设置在所述行走底盘上的转轴,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所述行走底盘外侧的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L形肘杆支腿,所述肘杆支腿的拐角处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行走底盘内侧的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摇臂,在所述摇臂上转动设有滑轮,所述滑轮置于所述槽型轨道的槽口内;所述转轴上方的两个所述肘杆支腿端头分别与提升油缸活动铰接;在所述底盘上竖直设有两根套筒立柱,在所述套筒立柱内上下滑动设有升降杆;在两根所述升降杆顶部之间设有托盘,在相邻的所述拖链车主体的所述托盘之间设有拖链。
[0006]优选的,在所述行走底盘行走方向的端面侧壁上设有防撞胶墩。
[0007]优选的,在两根所述套筒立柱之间设有连接梁。
[0008]优选的,在每根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卡箍。
[0009]优选的,在端部的所述拖链车主体的所述托盘上铰接设有电缆过桥。
[0010]本技术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免去单轨吊悬挂装置,由滑轨随动电缆拖链车替代,节省了打锚索费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配套人员,节约成本;原电缆拖链车采用工字型道轨容易落道翻车事故,槽型轨道支撑行车轮卡在槽内行走,克制了翻车脱轨现象。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2]图2为轨道的主视图。
[0013]图3为轨道的侧视图。
[0014]图4为轨道的俯视图。
[0015]图5为拖链车主体的主视图。
[0016]图6为拖链车主体的侧视图。
[0017]图7为拖链车主体的俯视图。
[0018]图8为拖链车主体的升起示意图。
[0019]图9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20]轨道1、槽型轨道11、横枕12、牵引杠13、滑轨动车14、煤机15、拖链车主体2、行走底盘3、防撞胶墩31、提升行走装置4、转轴41、肘杆支腿42、摇臂43、滑轮44、提升油缸45、套筒立柱5、连接梁51、升降杆6、卡箍61、托盘7、拖链8、电缆过桥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如图1至图8所示,电缆拖链车,其包括轨道1和一辆以上的拖链车主体2,轨道1包括两根平行排列的槽型轨道11,在两根槽型轨道11之间均匀排列设有横枕12;两根槽型轨道11的槽口分别朝向轨道1两侧;拖链车主体2包括行走底盘3,在行走底盘3行走方向的端面侧壁上设有防撞胶墩31;在行走底盘3两侧分别设有提升行走装置4,提升行走装置4包括两根转动设置在行走底盘3上的转轴41,转轴41水平设置,在行走底盘3外侧的转轴41上固定设有L形肘杆支腿42,肘杆支腿42的拐角处与转轴41固定连接;在行走底盘3内侧的转轴41上固定设有摇臂43,在摇臂43上转动设有滑轮44,滑轮44置于槽型轨道11的槽口内;转轴41上方的两个肘杆支腿42端头分别与提升油缸45活动铰接;在行走底盘3上竖直设有两根套筒立柱5,在两根套筒立柱5之间设有连接梁51,连接梁351提高套筒立柱35的稳定性;在套筒立柱5内上下滑动设有升降杆6,在每根升降杆6上套设有卡箍61,通过卡箍361调整升降杆36的升降高度;在两根升降杆6顶部之间设有托盘7,在相邻的拖链车主体2的托盘7之间设有拖链8;在端部的拖链车主体2的托盘7上铰接设有电缆过桥9。
[0022]安装说明:在巷道内的地面上铺设轨道1,在轨道1上设置滑轨动车14;在滑轨动车14与煤机15之间的轨道1上设置拖链车主体2;拖链车主体2通过行走底盘3左右设置的滑轮44插入槽型轨道11的槽内支承在轨道1上;再在每两个拖链车主体2之间的托盘7上安装一条拖链8,将所有拖链车主体2连接在一起;将所有拖链车主体2上的升降杆6升起调至适合高度,然后用卡箍61锁紧升降杆6;将与滑轨动车14相邻的拖链车主体2用牵引杠13与滑轨动车14连接在一起;在与煤机15相邻的拖链车主体2上的托盘7与煤机15的自移机尾之间设置电缆过桥9;拖链车主体2、滑轨动车14、煤机15相互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组合体;把滑轨动车14给煤机15供能所用的电缆、液管装入拖链8的槽内并绑扎好。
[0023]工作说明:启动滑轨动车14向远离煤机15的方向,缓慢匀速步进向移动,将拖链8拉开至设定距离后停机,这时拖链8向上自然升起;生产时当煤机15向滑轨动车14方向推进时,通过连接的电缆过桥9同时推动拖链车主体2也随之向前移动,随着两个拖链车主体2靠近,拖链8下降收拢在一起把电缆存储起来,煤机15不断向滑轨动车14方向推移,所有被拉开的拖链车主体2全部被推在一起,一个工作循环结束。这时就需要启动滑轨动车14继续向远离煤机15的方向步进推进,首先启动滑轨动车14的步进机构在轨道1上向远离煤机15的方向移动至轨道顶端,然后再将滑轨动车14的支腿、拖链车主体2的肘杆支腿42全部升起,直到轨道1完全离地,再启动滑轨动车14的步进机构将轨道1向远离煤机15的方向步进,然后降下拖链车主体2和滑轨动车14再进行下一个步进,以此类推直至将收拢在一起的拖链车主体2被完全拉至拖链8全部升起后停机,设备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程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拖链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轨道和一辆以上的拖链车主体,所述轨道包括两根平行排列的槽型轨道,在两根所述槽型轨道之间均匀排列设有横枕;两根所述槽型轨道的槽口分别朝向所述轨道两侧;所述拖链车主体包括行走底盘,在所述行走底盘两侧分别设有提升行走装置,所述提升行走装置包括两根转动设置在所述行走底盘上的转轴,所述转轴水平设置,在所述行走底盘外侧的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L形肘杆支腿,所述肘杆支腿的拐角处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行走底盘内侧的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摇臂,在所述摇臂上转动设有滑轮,所述滑轮置于所述槽型轨道的槽口内;所述转轴上方的两个所述肘杆支腿端头分别与提升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存梁龙华李莎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智博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