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絮凝剂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90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絮凝剂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包括上料装置和搅拌装置,上料装置包括加料斗,上料管、上料电机和螺旋轴;搅拌装置包括混料筒、搅拌电机和底座,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盘和传动丝杆,传动丝杆设置在混料筒的中部位置,搅拌盘安装在传动丝杆上;搅拌盘与混料筒的内壁相贴合,搅拌盘上包括搅拌环和搅拌架,搅拌环包括外环与内环,搅拌架设置有多个,搅拌架的两端分别与外环与内环固定相连,搅拌架内设有微型电机和搅拌扇叶,搅拌扇叶对称分布在搅拌架的两侧,微型电机设置在两组搅拌扇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移动的搅拌盘,在传动丝杆的带动下不断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不同物质之间的快速混合。从而实现对不同物质之间的快速混合。从而实现对不同物质之间的快速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絮凝剂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絮凝剂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絮凝剂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絮凝剂主要应用于给水和污水处理领域,由于其能快速对污水进行处理,消除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广受市场青睐,但是在絮凝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原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从而使其发生反应,而搅拌的越充分,会使得不同的物质之间更容易起反应,同时也能有效加快生产效率;
[0003]在实验室阶段可以采用均质机使得物质混合更均匀,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人工搅拌,而采用人工搅拌时,生产絮凝剂的原材料都是化学品,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后来发展采用搅拌机进行搅拌,现有的搅拌机都是在混料筒的下部位置设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结构从而达到搅拌的目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搅拌结构是固定的,一般来说越靠近搅拌结构,物质间的混合程度就越好,但是对于化学物质间的混合,混合程度的不同就影响着使用效果,尤其是针对絮凝剂,因此如何使得絮凝剂中的各个组分能重复混合在一起,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尤其是应用在絮凝剂的生产中;采用可移动的搅拌盘,在传动丝杆的带动下不断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不同物质之间的快速混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絮凝剂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包括上料装置和搅拌装置,上料装置和搅拌装置固定相连为一体式结构;上料装置包括加料斗,上料管、上料电机和螺旋轴;搅拌装置包括混料筒、搅拌电机和底座,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盘和传动丝杆,传动丝杆设置在混料筒的中部位置,搅拌盘安装在传动丝杆上;搅拌盘与混料筒的内壁相贴合,搅拌盘上包括搅拌环和搅拌架,搅拌环包括外环与内环,搅拌架设置有多个,搅拌架的两端分别与外环与内环固定相连,搅拌架内设有微型电机和搅拌扇叶,搅拌扇叶对称分布在搅拌架的两侧,微型电机设置在两组搅拌扇叶之间。
[0006]作为优选,搅拌盘的内环套接在传动丝杆上,内环上设有与传动丝杆相适配的螺纹。
[0007]作为优选,搅拌架的尺径沿着外环至内环呈逐渐缩小分布;搅拌扇叶凸出于搅拌架,位于同一个搅拌架上的搅拌扇叶通过运动杆与微型电机相连,微型电机为往复电机。
[0008]作为优选,上料管倾斜设置在搅拌装置旁,上料管的出口位置与搅拌装置的混料筒固定相连,上料管的入口位置设置有加料斗,螺旋轴设置在上料管内,上料电机设置在上料管的一端,与螺旋轴相连。
[0009]作为优选,混料筒安装固定在底座上,混料筒内部为中空结构,混料筒的下端一侧
开设有出料口,混料筒的顶端位置设有排气口。
[0010]作为优选,搅拌电机固定在底座上,通过传输带与传动丝杆套接在一起,搅拌电机为往复电机。
[0011]作为优选,微型电机旁还设有电源,电源采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通过设置有可移动的搅拌盘,在传动丝杆的带动下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对混料筒内的各个位置都能进行有效搅拌,同时配合安装在搅拌架上的搅拌扇叶,更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果,使得物质间能重复发生混合,不会出现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盘结构侧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搅拌盘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9]100、上料装置110、加料斗120、上料管130、上料电机140、螺旋轴
[0020]200、搅拌装置210、混料筒211、排气口212、出料口220、传动丝杆
[0021]230、搅拌电机240、底座300、搅拌盘310、外环320、内环
[0022]330、搅拌架331、微型电机332、电源340、搅拌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尤其是应用在絮凝剂的生产中;采用可移动的搅拌盘,在传动丝杆的带动下不断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不同物质之间的快速混合。
[002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包括上料装置1和搅拌装置2,上料装置1和搅拌装置2固定相连为一体式结构;上料装置1包括加料斗110,上料管120、上料电机130和螺旋轴140;搅拌装置2包括混料筒210、搅拌电机230和底座240,搅拌桶210内设置有搅拌盘300和传动丝杆220,传动丝杆220设置在混料筒210的中部位置,搅拌盘300安装在传动丝杆220上;搅拌盘300与混料筒210的内壁相贴合,搅拌盘300上包括搅拌环和搅拌架330,搅拌环包括外环310与内环320,搅拌架330设置有多个,搅拌架330的两端分别与外环310与内环320固定相连,搅拌架330内设有微型电机331和搅拌扇叶340,搅拌扇叶340对称分布在搅拌架330的两侧,微型电机331设置在两组搅拌扇叶340之间。搅拌盘300的内环320套接在传动丝杆220上,内环320上设有与传动丝杆220相适配的螺纹。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利用传动丝杆的特性,使得传动丝杆在发生转动时带动搅拌盘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对位于混料筒各个位置的物料都能进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在一起;更为具体的是,利用搅拌盘的外环贴附于混料筒的内表面,内环与传动丝杆相接触,这样使得搅拌盘在进行上下运动时,能与位于混料筒内的所有物料相接触,从而确保了混合均匀,能够达到实验室中所
采用的均质仪所达到的效果。
[002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搅拌架330的尺径沿着外环310至内环320呈逐渐缩小分布;搅拌扇叶340凸出于搅拌架330,位于同一个搅拌架330上的搅拌扇叶340通过运动杆与微型电机331相连,微型电机331为往复电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搅拌扇叶能正常进行工作,因此将搅拌架设计为圆台型;位于同一个搅拌架上的搅拌扇叶全部由同一个微型电机进行控制,特别将微型电机选配为往复电机,这样微型电机在进行往复运动时,能有效带动运动杆进行往复运动,更进一步带动搅拌扇叶进行往复运动,然后配合整个搅拌盘的圆周运动,从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满足生产需求。
[0027]上料管120倾斜设置在搅拌装置200旁,上料管120的出口位置与搅拌装置200的混料筒210固定相连,上料管120的入口位置设置有加料斗110,螺旋轴140设置在上料管120内,上料电机130设置在上料管120的一端,与螺旋轴140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上料电机带动螺旋轴转动,从而将位于加料斗内的物料全部输送到混料筒内,在具体实施例中,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絮凝剂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和搅拌装置,上料装置和搅拌装置固定相连为一体式结构;上料装置包括加料斗,上料管、上料电机和螺旋轴;搅拌装置包括混料筒、搅拌电机和底座,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盘和传动丝杆,传动丝杆设置在混料筒的中部位置,搅拌盘安装在传动丝杆上;搅拌盘与混料筒的内壁相贴合,搅拌盘上包括搅拌环和搅拌架,搅拌环包括外环与内环,搅拌架设置有多个,搅拌架的两端分别与外环与内环固定相连,搅拌架内设有微型电机和搅拌扇叶,搅拌扇叶对称分布在搅拌架的两侧,微型电机设置在两组搅拌扇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絮凝剂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盘的内环套接在传动丝杆上,内环上设有与传动丝杆相适配的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絮凝剂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架的尺径沿着外环至内环呈逐渐缩小分布;搅拌扇叶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日晓蔡首鑫蔡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寰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