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66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包括基座和桅杆,基座上设滑槽和定位板,定位板包括相对的两块,且定位板均垂直于基座,滑槽穿过两个定位板之间,定位板之间铰接固定座,固定座上设圆筒,圆筒内设螺纹,桅杆下部设螺纹,桅杆插入固定座的圆筒内并通过螺纹固定,定位板上配合固定座设螺纹孔,螺纹孔内贯穿设螺纹销,螺纹销对固定座进行限位,滑槽内设滑块,滑块沿滑槽滑动,滑块对固定座进行顶紧或松开,该装置采用转动形式的固定座,配合在固定座底部设置螺纹,便于桅杆的安装和更换,采用在定位板上设置螺栓销对固定座进行夹持固定,配合在基座上设置的滑槽与滑块的设置,对固定座下方支撑,提高固定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


[0001]本技术属于水域监测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湖泊众多,由《中国湖泊志》统计共有湖泊24800多个,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个,总面积91019.6km2。但是,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评价成果, 全国84个代表性湖泊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表明: 全年有44个湖泊呈富营养化状态, 占评价湖泊总数的52.4%, 其余湖泊均为中营养状态。
[0003]湖泊水体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相关流域国民经济生活,加快湖泊水污染治理,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已经刻不容缓。湖泊水面的动态监测和目标识别成为湖泊水域及其保护范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确保湖泊岸线不侵占、湖泊面积不减少对湖泊及湖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和识别,可以及早发现危害湖泊行为和水体的变化情况,提高保护湖泊的执法能力和水平,进而保护湖泊的生态健康。
[0004]同时,对湖泊水面发生的危险性事故进行救助打捞、水面污染物的清理均对湖泊管理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云洲科技应用无人艇对长江水域水质进行测绘,但无人艇仅能持续工作3小时,无法实现对水域进行不间断监测的功能。为此,研究一种可承担监测、救助打捞及污染物清理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能开展不间断工作、实现自主航行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
[0005]在专利号为202020015142.6公开的一种无人帆船中,包括船体、及与所述船体的甲板表面固定连接的储能船帆结构,所述的储能船帆结构包括:船帆基座、桅杆、连接固定组件及碳纤维储能帆布;所述的船帆基座与所述船体的甲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桅杆包括:桅杆固定端及与所述桅杆固定端相连接的桅杆支撑部,所述桅杆通过所述桅杆固定端垂直固定于所述船帆基座上,所述桅杆固定端与所述船帆基座可拆卸连接;然而本申请中并没有公开桅杆固定端与船帆基座的连接结构,而两者的连接直接影响了帆船的功能,因此基于在先申请的基础上,本申请对其桅杆固定端与船帆基座的设置进一步限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可广泛应用于湖泊水域的水质监测、水面监控与识别、打捞救生、水域污染物清洁等场合。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包括基座和桅杆,桅杆活动设置在基座上。
[0009]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滑槽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包括相对的两块,且定位板均垂直于基座设置,所述滑槽穿过两个定位板之间;
[0010]所述的定位板之间铰接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圆筒,圆筒的内部设置螺纹,所述的桅杆下部设置螺纹,桅杆插入固定座的圆筒内并通过螺纹进行固定;
[0011]所述的定位板上配合固定座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贯穿设置螺纹销,螺纹销对固定座进行限位;
[0012]所述的滑槽内设置滑块,滑块沿滑槽滑动,滑块对固定座进行顶紧或松开。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固定座设置为方形,固定座的两侧设置转轴,定位板上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转孔,转轴插入转孔,固定座沿转孔转动。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圆筒内部包括两部分,螺纹设置在圆筒的底部,圆筒的上部内壁光滑,且圆筒的内径与桅杆的外径一致。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滑槽设置为倒T字形,滑块的下部设置倒T字形凸起,凸起插入滑槽,滑块沿滑槽滑动。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滑槽的长度大于两个滑块和定位板相加的长度。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定位板设置在滑槽长度的中间位置。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固定座垂直,滑块设置在固定座的底部时,滑块的上沿与固定座的底部相接触,且在滑槽上对应滑块的两侧边设置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固定销,固定销对滑块的两侧进行限位。
[001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固定孔设置为螺纹孔,固定销设置为螺钉。
[00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定位板上的螺纹孔至少设置一个,螺纹销垂直固定在固定座的侧面。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采用转动形式的固定座,配合在固定座底部设置螺纹,便于桅杆的安装和更换,采用在定位板上设置螺栓销对固定座进行夹持固定,配合在基座上设置的滑槽与滑块的设置,对固定座下方进行支撑,提高固定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桅杆垂直);
[002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桅杆倾斜);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基座结构剖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座结构视图。
[0027]图中,1.基座,2.桅杆,3.滑槽,4.定位板,41.螺纹销,5.固定座,51.圆筒,52.转轴,6.滑块,61.凸起,7.固定孔,8.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9]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参考图1

4所示,包括基座1和桅杆2,桅杆2活动设置在基座1上。
[0030]所述的基座1上设置滑槽3和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包括相对的两块,且定位板4均
垂直于基座1设置,所述滑槽3穿过两个定位板4之间,所述的定位板4之间铰接固定座5,固定座5上设置圆筒51,圆筒51的内部设置螺纹,所述的桅杆2下部设置螺纹,桅杆2插入固定座5的圆筒51内并通过螺纹进行固定,所述的定位板4上配合固定座5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贯穿设置螺纹销41,螺纹销41对固定座5进行限位,所述的滑槽3内设置滑块6,滑块6沿滑槽3滑动,滑块6对固定座5进行顶紧或松开。
[0031]由上述公开的技术特征可知,桅杆2插入固定座5中,并通过螺纹固定,固定座5转动设置在两个定位板4之间,在需要安装或更换桅杆2的时候,将固定座5倾斜操作即可,操作简单、快捷,而桅杆2安装完成之后,通过螺纹销41顶紧的方式,将固定座5夹持在两个定位板4之间,同时,配合固定座5下部的滑块,滑块6对固定座5进行支撑,同时降低固定座5倾斜的风险,提高固定座5的稳定性。
[0032]所述的固定座5设置为方形,固定座5的两侧设置转轴52,定位板5上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转孔,转轴52插入转孔,固定座5沿转孔转动。
[0033]如图4所示,方形设置的固定座5,便于夹持和固定,增强固定座5的稳定性,提高桅杆2的安全性。
[0034]所述的圆筒51内部包括两部分,螺纹设置在圆筒51的底部,圆筒51的上部内壁光滑,且圆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包括基座和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滑槽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包括相对的两块,且定位板均垂直于基座设置,所述滑槽穿过两个定位板之间;所述的定位板之间铰接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圆筒,圆筒的内部设置螺纹,所述的桅杆下部设置螺纹,桅杆插入固定座的圆筒内并通过螺纹进行固定;所述的定位板上配合固定座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贯穿设置螺纹销,螺纹销对固定座进行限位;所述的滑槽内设置滑块,滑块沿滑槽滑动,滑块对固定座进行顶紧或松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设置为方形,固定座的两侧设置转轴,定位板上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转孔,转轴插入转孔,固定座沿转孔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无人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内部包括两部分,螺纹设置在圆筒的底部,圆筒的上部内壁光滑,且圆筒的内径与桅杆的外径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湖泊水域下的风光互补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鹏马理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