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增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造林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54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造林杯,包括圆台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结构的通槽,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侧壁上固接有圆柱状结构的栽种壳,所述栽种壳位于通槽的正下方,所述栽种壳的外壁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围成有蓄水腔,位于蓄水腔顶部的壳体侧壁上固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个螺纹连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紧凑,由于引水环为环状结构,可以提高水与栽种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浇灌的效果,由于引水棒、连接杆、引水环和导水条均由吸水海绵材料制成,所以可以保证水可持续且缓慢的进入栽种壳中,提升水的利用率,延长灌溉时间。延长灌溉时间。延长灌溉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造林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造林杯,具体是一种生态造林杯。

技术介绍

[0002]造林杯是一种用在荒漠绿化的植树设备,通过造林杯可以对树苗的生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造林杯内含有树苗成长时必须的肥料和水分,从而对树苗的生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是荒山绿化或荒漠绿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0003]传统的造林杯在使用时,其内部储存的水在进入土壤中的速度多数过快或者过慢,不能有效的利用储存的水进行灌溉,同时传统的造林杯中储存的灌溉用水的水位难以估量,不能很好的判断水是否够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生态造林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种生态造林杯,包括圆台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结构的通槽,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侧壁上固接有圆柱状结构的栽种壳,所述栽种壳位于通槽的正下方,所述栽种壳的外壁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围成有蓄水腔,位于蓄水腔顶部的壳体侧壁上固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个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栽种壳底部表面套接有圆柱状结构的隔水壳,所述隔水壳通过连杆固接在壳体的内侧壁上。
[0005]进一步地,包括引水组件,所述引水组件有多个,且多个引水组件内从上之下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引水组件包括引水棒、连接杆、引水环和套接管,所述引水环为环形结构,且引水环设置在栽种壳的内腔中,所述引水环与栽种壳同轴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引水环的顶部侧壁上有若干个连接杆,且连接杆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引水棒,所述引水棒依次贯穿栽种壳的侧壁和隔水壳的侧壁延伸至蓄水腔内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引水棒的表面套接有同样倾斜设置的套接管,所述套接管的两端分别固接至栽种壳外壁和隔水壳内壁,所述栽种壳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水条,所述导水条的顶端位于栽种壳的内腔中,且导水条的底端延伸至蓄水腔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引水棒、连接杆、引水环和导水条均由吸水海绵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水位标识组件,所述水位标识组件包括导向杆、漂浮板和水位标识杆,所述漂浮板设置在蓄水腔中,所述漂浮板插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固接在壳体的内腔底部侧壁上,所述漂浮板的顶部固接有水位标识杆,所述水位标识杆贯穿壳体的顶部侧壁延伸至壳体的顶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上卡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护罩,两个防护罩共同构成圆柱状结构,且防护罩的顶部开设有通槽,两个防护罩上的通槽共同围成安置孔,两个防护罩的内侧壁上均固接有半环形结构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造林杯。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壳体,2、防护罩,3、安置孔,4、导流罩,5、栽种壳,6、隔水壳,7、导向杆,8、漂浮板,9、水位标识杆,10、引水棒,11、连接杆,12、引水环,13、套接管,14、导水条,1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9]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2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生态造林杯,包括圆台形结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
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结构的通槽,所述壳体1的内腔顶部侧壁上固接有圆柱状结构的栽种壳5,所述栽种壳5位于通槽的正下方,所述栽种壳5的外壁和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围成有蓄水腔,位于蓄水腔顶部的壳体1侧壁上固接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上个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栽种壳5底部表面套接有圆柱状结构的隔水壳6,所述隔水壳6通过连杆固接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
[0024]包括引水组件,所述引水组件有多个,且多个引水组件内从上之下均匀分布在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引水组件包括引水棒10、连接杆11、引水环12和套接管13,所述引水环12为环形结构,且引水环12设置在栽种壳5的内腔中,所述引水环12与栽种壳5同轴设置。
[0025]所述引水环12的顶部侧壁上有若干个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杆11的顶部固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引水棒10,所述引水棒10依次贯穿栽种壳5的侧壁和隔水壳6的侧壁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造林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形结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结构的通槽,所述壳体(1)的内腔顶部侧壁上固接有圆柱状结构的栽种壳(5),所述栽种壳(5)位于通槽的正下方,所述栽种壳(5)的外壁和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围成有蓄水腔,位于蓄水腔顶部的壳体(1)侧壁上固接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上个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栽种壳(5)底部表面套接有圆柱状结构的隔水壳(6),所述隔水壳(6)通过连杆固接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造林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组件,所述引水组件有多个,且多个引水组件内从上之下均匀分布在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引水组件包括引水棒(10)、连接杆(11)、引水环(12)和套接管(13),所述引水环(12)为环形结构,且引水环(12)设置在栽种壳(5)的内腔中,所述引水环(12)与栽种壳(5)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造林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环(12)的顶部侧壁上有若干个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杆(11)的顶部固接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引水棒(10),所述引水棒(10)依次贯穿栽种壳(5)的侧壁和隔水壳(6)的侧壁延伸至蓄水腔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造林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
申请(专利权)人:王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