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发热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30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发热模拟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支撑件,设于支撑件上的电加热件,以及获取电加热件温度信息的温度采集模块,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其与电加热件连接,并与温度采集模块连接以获取电加热件温度信息,该温度调节接装置可承接于外部输入的设定温度信息,而于电加热件低于设定温度时使电加热件与外部供电装置导通,而超过设定温度时使电加热件与外部供电装置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发热模拟装置,可模拟动力电池负载的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温度,更加真实的模拟动力电池的电特性,从而实现对环境模拟设备温度均匀性及可靠性的测试与评价;此外,设置支撑件便于支撑电加热件,还可有效防止触电。还可有效防止触电。还可有效防止触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发热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发热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及各种环境下的使用寿命问题,确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0003]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不仅与材料体系、电芯结构设计等相关,还与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自然环境相关。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测试评价主要包括各种环境温度下的倍率充放电、寿命循环充放电、高低温储存测试等,针对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测试评价方法,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也在进一步的完善。
[0004]目前,针对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测试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恒温房、恒温箱、烘箱、高低温箱等。但是,这些环境环境模拟设备的温度均匀性都是在空载的情况下进行计量验证的,基于动力电池在各种工况测试时自身产热的特性和较高的制造成本,且在极限工况下有起火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发热模拟装置,以模拟动力电池各种工况下的发热。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电池发热模拟装置,包括:
[0008]支撑件,于所述支撑件内构造有容纳腔;
[0009]电加热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上;
[0010]温度采集模块,设于所述支撑件上,以获取所述电加热件的温度信息;
[0011]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电加热件于所述容纳腔内连接,且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连接,以接收所述温度信息;
[0012]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可承接于外部输入的设定温度信息,而于所述电加热件低于设定温度时使所述电加热件与外部供电装置导通,且于所述电加热件超过设定温度时使所述电加热件与外部供电装置断开。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间距布置的顶板和底板,以及支撑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多个支撑柱,还包括环绕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周侧布置的侧板,且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构形成所述容纳腔。
[0014]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经由穿设自身的第一连接件固设于所述支撑柱的两端,所述侧板的上下两侧分别经由穿设自身的第二连接件固设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均采用聚甲醛制成。
[0016]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板材制成。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采用铝合金制成。
[0018]进一步的,于所述顶板上成型有安装孔,所述电加热件采用U形翅片加热管,且所述U形翅片加热管的接线柱穿置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接线柱与螺母连接而将所述U形翅片加热管固设于所述顶板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经由支架固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支架包括正交布置的横板和纵板,且所述支架经由穿经所述横板的第三连接件固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固设于所述纵板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21]进一步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采用温控插座开关。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3]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发热模拟装置,可模拟动力电池携带负载的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温度,从而更加真实的模拟动力电池的电特性,以实现对环境模拟设备温度均匀性及可靠性的测试与评价;此外,设置支撑件既便于支撑电加热件,又可使电加热件与温度调节装置于容纳腔内连接,可有效防止触电。
[0024]支撑件包括顶板、底板、支撑柱和侧板,以围构形成容纳腔,便于加工和装配。顶板、底板采用聚甲醛制成,侧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板材制成,支撑柱采用铝合金制成,可稳定可靠的支撑电加热件,且使电池发热模拟装置整体重量较轻,方便观察。
[0025]电加热件采用U形翅片加热管,以及温度调节装置采用温控插座开关,两者均为较成熟的标准件,成本较低。安装温度采集模块的支架包括正交布置的横板和纵板,便于整体连接布置。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发热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9]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30]图4为图1的左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支撑件;2、电加热件;3、温度采集模块;4、温度调节装置;5、支架;
[0033]101、顶板;102、底板;103、支撑柱;104、侧板;105、第一连接件;106、第二连接件;
[0034]401、插头;402、导线;403、信号线;
[0035]501、横板;502、纵板;503、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发热模拟装置,整体结构上,其主要包括支撑件、安装于支撑件上的电加热件和温度采集模快,还包括与电加热件和温度采集模快分别连接的温度调节装置,以模拟动力电池各种工况下的发热情况。
[0041]基于如上的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电池发热模拟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件1大体呈长方体状,电加热件2固设于支撑件1上,温度采集模快经由支架5固设于支撑件1上,温度调节装置4经由导线402与电加热件2连接,并经由信号线403与温度采集模块3连接。
[0042]为了便于较好的理解本实施例,在此先对支撑件1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其包括间距布置的顶板101和底板102,以及支撑于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的多个支撑柱103。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顶板101和底板102均呈长方形状,两者间距布置,支撑柱103为四个,并布置于顶板101和底板102的四角,以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
[0043]于顶板101和支撑柱103的上端对应开设有连接孔,其中,顶板101上的连接孔为过孔,支撑柱103顶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发热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于所述支撑件(1)内构造有容纳腔;电加热件(2),设于所述支撑件(1)上;温度采集模块(3),设于所述支撑件(1)上,以获取所述电加热件(2)的温度信息;温度调节装置(4),与所述电加热件(2)于所述容纳腔内连接,且所述温度调节装置(4)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3)连接,以接收所述温度信息;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4)可承接于外部输入的设定温度信息,而于所述电加热件(2)低于设定温度时使所述电加热件(2)与外部供电装置导通,且于所述电加热件(2)超过设定温度时使所述电加热件(2)与外部供电装置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发热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包括间距布置的顶板(101)和底板(102),以及支撑于所述顶板(101)和所述底板(102)之间的多个支撑柱(103),还包括环绕所述顶板(101)和所述底板(102)周侧布置的侧板(104),且所述顶板(101)、所述底板(102)和所述侧板(104)围构形成所述容纳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发热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1)和所述底板(102)分别经由穿设自身的第一连接件(105)固设于所述支撑柱(103)的两端,所述侧板(104)的上下两侧分别经由穿设自身的第二连接件(106)固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京刘新胜陆明张森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