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867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0
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将多联管管盖置于所述底盘上后,通过所述螺旋升料轨道和转料台将所述多联管管盖运至第一筛选装置处,经过所述第一筛料转置除整体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多联管管盖,其余多联管管盖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被筛落,通过所述第一筛选装置的多联管管盖运至第二筛选装置处,经过所述第二筛选装置将所述连接板朝下、管盖朝上的多联管管盖筛掉。经过两道筛选,将连接板朝上、管盖朝下的所述多联管管盖沿其长度方向送往后序加工设备,方便后序加工设备的抓取。方便后序加工设备的抓取。方便后序加工设备的抓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检测试剂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多联管是制造病毒或细菌检测试剂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容器,也用于包装承载病毒或细菌检测试剂。
[0003]目前用多联管制造或包装病毒或细菌检测试剂的过程多为人工操作,一方面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人工操作效率较低。
[0004]在需要大通量检测病毒或细菌时,当前的制造过程无法满足防疫抗议需求。
[0005]为了实现用多联管制造或包装病毒或细菌检测试剂的过程的自动化无人化,多联管管盖的上料工序的机械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可以实现多联管管盖的上料工序,大大提高了用多联管制造或包装病毒或细菌检测试剂的过程的整体工作效率。
[0007]所述多联管管盖包含多个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管盖和连接所述管盖的连接板,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包含:
[0008]底盘;
[0009]侧壁,由所述底盘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所述侧壁的内侧设有转料台,所述转料台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
[0010]螺旋升料轨道,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旋升料轨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底盘抵接,所述螺旋升料轨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转料台的第一端相接,所述螺旋升料轨道绕其中心回转;
[0011]第一传送带,与所述转料台的第二端相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宽度小于所述多联管管盖的长度;
[0012]第一筛料装置,经过所述第一筛料装置除整体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多联管管盖,其余多联管管盖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被筛落;
[0013]第二筛料装置,经过所述第二筛料装置所述连接板朝下的多联管管盖被筛除;
[0014]其中,所述底盘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指向所述底盘的边缘。
[0015]优选地,所述侧壁呈大口在上的漏斗状,所述侧壁的上边缘设有豁口。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筛料装置包含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多联管管盖的长度。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筛料装置包含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传送带;两条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管盖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板的宽度。
[0018]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摩擦系数。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尾端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首端在水平方向上相接,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首端的高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尾端。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筛料装置和所述第二筛料装置下方设有回收箱。
[0021]优选地,所述螺旋升料轨道设于所述侧壁内,所述螺旋升料轨道与所述侧壁接触。
[0022]优选地,螺旋升料轨道和所述侧壁之间向上的夹角小于90度。
[0023]优选地,所述螺旋升料轨道不与所述侧壁接触的一侧设有弯折边。
[0024]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将多联管管盖置于所述底盘上后,通过所述螺旋升料轨道和转料台将所述多联管管盖运至第一筛选装置处,经过所述第一筛料转置除整体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多联管管盖,其余多联管管盖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被筛落,通过所述第一筛选装置的多联管管盖运至第二筛选装置处,经过所述第二筛选装置将所述连接板朝下、管盖朝上的多联管管盖筛掉。经过两道筛选,将连接板朝上、管盖朝下的所述多联管管盖沿其长度方向送往后序加工设备,方便后序加工设备的抓取。
[0025]本申请中所述底盘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指向所述底盘的边缘,当所述多联管管盖落于所述底盘上后,由于其形状使其容易互相穿插,通过所述出风口吹气将穿插在一起的多联管管盖吹散,保证上料过程顺畅。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申请中所述多联管管盖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2(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c)为图2(b)所示的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联管管盖上料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筛选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图中件号表示为:
[0034]多联管管盖100、管盖101、连接板102、底盘2、侧壁3、豁口301、转料台302螺旋上升轨道4、第一筛料装置5、挡板501、第一传送带6、第二筛料装置7、第二传送带701、回收箱8、第三传送带9。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6]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用于将图1所示的多联管管盖100按照管盖101朝下、连接板102朝上,且沿多联管管盖100的长度方向(即两个管盖101排列的方向)输送给后序加工设备。
[0037]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包含:
[0038]底盘2,底盘2上设有出风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出风口指向底盘2的边缘。
[0039]由于多联管管盖的材质多为塑料因此质轻,加之管盖101之间有间隔,两方面造成多联管管盖100之间容易交叉缠绕。将若干多联管管盖100放到底盘2上后,通过所述出风口出风将交叉缠绕在一起的多联管管盖吹散、各自分离,有助于后续上料。并且吹风口将多联管管盖100吹向底盘2的边缘也有助于后续上料。
[0040]侧壁3,由底盘2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侧壁3的内侧设有转料台302,转料台302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
[0041]螺旋升料轨道4,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螺旋升料轨道4的第一端与底盘2抵接,螺旋升料轨道4的第二端与转料台302的第一端相接,螺旋升料轨道4绕其中心回转。
[0042]第一传送带6,与转料台302的第二端相接,第一传送带6的宽度小于多联管管盖100的长度。
[0043]当螺旋升料轨道4旋转时,螺旋升料轨道4的第一端在底盘2上滑动,这时被所述吹风口吹到底盘2的边缘的多联管管盖100会滑动到螺旋升料轨道4上,螺旋升料轨道4上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多联管管盖100互相推动,将多联管管盖100推至转料台302上。在转料台302上同样是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多联管管盖100互相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所述多联管管盖包含多个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管盖和连接所述管盖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底盘;侧壁,由所述底盘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所述侧壁的内侧设有转料台,所述转料台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螺旋升料轨道,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螺旋升料轨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底盘抵接,所述螺旋升料轨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转料台的第一端相接,所述螺旋升料轨道绕其中心回转;第一传送带,与所述转料台的第二端相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宽度小于所述多联管管盖的长度;第一筛料装置,经过所述第一筛料装置除整体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多联管管盖,其余多联管管盖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被筛落;第二筛料装置,经过所述第二筛料装置所述连接板朝下的多联管管盖被筛除;其中,所述底盘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指向所述底盘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呈大口在上的漏斗状,所述侧壁的上边缘设有豁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管管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料装置包含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两个所述挡板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佳华焦天泽陆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诺圣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