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821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绘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包括一移动数据采集装置,所述移动数据采集装置上设有通讯装置,所述移动数据采集装置通过通讯装置与一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所述顶管上设有若干移动观测站和一固定观测站,所述移动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全站仪、第一圆棱镜和第二圆棱镜,当所述全站仪安装在固定观测站时,第一圆棱镜安装在最靠近固定观测站的移动观测站处,当所述全站仪安装在移动观测站上时,所述第一圆棱镜和第二圆棱镜分别安装在最接近该移动观测站的两个移动观测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通过配合人工进行各种复杂环境的顶管掘进过程中的测量,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便捷。操作简单便捷。操作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绘工程
,具体来说是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顶管内操作空间较小、空气潮湿、管内与管外温差大、有些管内含有大量积水,观测条件极其不利。在超长顶管中如何对顶管的施工状况进行测量,同时及时反馈给地面现场进行控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其目的在于以较低成本解决顶管测量顶管耗时、费力且精度不高等问题,将内外业相结合,即时处理数据,及时反馈数据,同时可以提供其他辅助测量计算功能如无线蓝牙放样、测量规范查询以及数据成表输出等功能,帮助测量人员及时有效的完成地面现场控制测量放样工作,实现顶管测量过程的高效化、便捷化。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包括顶管,顶管内部前端设有胸板,后端设有观测墩,还包括一移动数据采集装置,所述移动数据采集装置上设有通讯装置,所述移动数据采集装置通过通讯装置与一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所述顶管上设有若干移动观测站和一固定观测站,所述移动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全站仪、第一圆棱镜和第二圆棱镜,当所述全站仪安装在固定观测站时,第一圆棱镜安装在最靠近固定观测站的移动观测站处,当所述全站仪安装在移动观测站上时,所述第一圆棱镜和第二圆棱镜分别安装在最接近该移动观测站的两个移动观测站上,所述胸板上设有前视目标,所述观测墩内设有固定观测装置,固定观测装置斜上方设有基准棱镜。
[0005]本技术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06]进一步的,当所述全站仪安装在距离所述前视目标最近的移动观测站上时,仅在距离该移动观测站最近的移动观测站上安装第二圆棱镜。
[000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观测站包括底座和基座,所述基座用于安装移动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基座上设有自动调平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将处理获得的测量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
[0009]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的优点包括:通过配合人工进行各种复杂环境的顶管掘进过程中的测量,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便捷,人工转站联机状态一键自动采集数据,自动处理并以专业导线测量表格形式进行存储,使得测量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并可以通过网络将处理后的数据已规范表格形式上传至云服务器,便于各个客户端
随时查看,操作简单便捷轻松将内业数据处理搬至现场,将数据记录电子化实现无纸化记录存储。
附图说明
[0011]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数据采集设备连接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顶管
ꢀꢀ
2.观测墩
ꢀꢀ
3.移动数据采集装置
ꢀꢀ
4.固定观测站
ꢀꢀ
5.第一移动观测站
ꢀꢀ
6.第二移动观测站
ꢀꢀ
7.第N移动观测站
ꢀꢀ
8.前视目标
ꢀꢀ
9.基准棱镜
ꢀꢀ
10.全站仪
ꢀꢀ
11.蓝牙设备
ꢀꢀ
12.数据处理装置
ꢀꢀ
13.云服务器 14.胸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设计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顶管内部镂空,前端设有胸板,后端设有观测墩,胸板上设有前视目标,观测墩内设有固定观测装置,固定观测装置斜上方设有基准棱镜,所述的顶管内部设有若干数据采集装置,每个数据采集装置上安装有通讯装置,通讯装置接受和发送数据信息到数据处理装置。
[00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顶管内部镂空,前端设有胸板,胸板上设有三个前视目标,分别为MB1、MB2和MB3,顶管后端设有观测墩,观测墩内设有固定观测装置,所述固定观测装置斜上方设有基准棱镜,在顶管内部设有多个移动观测站和固定观测站用于架设移动数据采集装置,移动数据采集装置包括自动全站仪、蓝牙控制模块、电源装置,第一圆棱镜和第二圆棱镜,另外还包括一台内置顶管辅助测量应用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全站仪采用具有ATR自动识别带有旋转马达开放指令端口的全站仪,采用的是拓普康GT1001系列。数据采集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无线蓝牙模块接受和发送数据信息。
[0016]本技术适合各种环境复杂地顶管测量,能够解决长距离小曲率顶管多转站耗时、费力且精度不高等问题,以较低的成本辅助人工顶管测量实现顶管施工自动化,整个顶管导线过程转站需要人工操作,转站安装完成后通过蓝牙装置一键数据自动采集,可以针对超长顶管的测量,此外对于采集的数据可以数据处理装置自动完成,并在联网的情况下完成数据的上传工作,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实现顶管测量工作轻便、快捷、高效,测量记录电子化存储,绿色环保。
[0017]本技术所述的顶管辅助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步骤如下:
[0018]1.将数据采集装置与蓝牙模块连接,同时连接电源模块,并测试连通状况。
[0019]2、将测量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安装在固定观测站依次对固定观测装置斜上方三个棱镜进行学习,并将学习记录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装置。
[0020]3.操作人员操作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外置蓝牙模块来操作固定观测站的数据采集装置实现系统的坐标定向。
[0021]4、在固定观测站最近的移动观测站位置安装第一圆棱镜,操作人员通过无线蓝牙装置在数据处理装置上对数据采集装置的全站仪采集前后视多测回数据。
[0022]5、操作人员将数据采集装置转移至步骤4中第一圆棱镜所在的移动观测台位置,同时将第一圆棱镜转移至临近的移动观测台,在固定观测台位置安装第二圆棱镜,操作人员通过无线蓝牙装置在数据处理装置上对数据采集装置的全站仪采集前后视多测回数据。
[0023]6、依次沿顶管测量直至数据采集装置转移至接近胸板的移动观测台,操作员操作数据处理装置对三个前视目标完成数据采集从而结束单次数据采集过程。
[0024]7. 操作人员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将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自动进行分类、计算、处理。
[0025]8.操作人员利用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网络将计算处理后的数据以及过程数据按照测量规数据格式成表存档上传至云服务器。
[0026]以上所述,仅为此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新型的构思加于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辅助测量装置,包括顶管,顶管内部前端设有胸板,后端设有观测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移动数据采集装置,所述移动数据采集装置上设有通讯装置,所述移动数据采集装置通过通讯装置与一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所述顶管上设有若干移动观测站和一固定观测站,所述移动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全站仪、第一圆棱镜和第二圆棱镜,当所述全站仪安装在固定观测站时,第一圆棱镜安装在最靠近固定观测站的移动观测站处,当所述全站仪安装在移动观测站上时,所述第一圆棱镜和第二圆棱镜分别安装在最接近该移动观测站的两个移动观测站上,所述胸板上设有前视目标,所述观测墩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焕斌段玉三元鑫唐剑万志勇沈军礼李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