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30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涉及列管换热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的内部穿插有一内部换热组件,换热器主体包括一外壳体,外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一热料进口,外壳体的底端开设有一热料出口,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对称设置的限位管板,每个限位管板的中部均开设有一贯穿的中心孔,两限位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一螺旋板,两限位管板之间还固定安装有若干换热管,换热管穿过螺旋板,换热管的顶端贯穿位于上方的一限位管板,换热管的底端贯穿位于下方的一限位管板,外壳体的外侧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三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热料流体的内外两侧同时进行冷却,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换热效果,易于推向市场。向市场。向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列管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换热器,换热效果不佳,换热效率低,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以此,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通过换热器主体和内部换热组件的结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列管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内部穿插有一内部换热组件;
[0007]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一热料进口,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开设有一热料出口,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对称设置的限位管板,每个所述限位管板的中部均开设有一贯穿的中心孔,两所述限位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一螺旋板,两所述限位管板之间还固定安装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穿过螺旋板,所述换热管的顶端贯穿位于上方的一限位管板,所述换热管的底端贯穿位于下方的一限位管板,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三通管;
[0008]所述内部换热组件包括一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顶端周侧面与位于上方的限位管板内部的中心孔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柱的底端周侧面与位于下方的限位管板内部的中心孔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管柱,所述管柱上开设有一连接口,两所述管柱之间通过若干“U”形内管连通,所述“U”形内管穿过换热管,所述“U”形内管的外壁与换热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热料流动腔,所述三通管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口的内部,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贯穿外壳体的周侧面且延伸至外壳体的内部,所述三通管延伸至外壳体内部的一端位于两限位管板之间。
[0009]进一步地,一所述限位管板位于外壳体的内部顶端,另一所述限位管板位于外壳体的内部底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管板的周侧面与外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处密封。
[0011]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板上开设有与换热管相匹配的插孔,所述换热管的外径与插孔的直径相同。
[0012]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板的外壁与外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板的内壁与中心柱的周侧面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将冷流体通过位于上方的三通管的外端分别注入到管柱的内部和两限位管板之间,注入到管柱内部的冷流体将会分散到各个“U”形内管的内部,通过“U”形内管下落,此时“U”形内管内部的冷流体将会对热料流体的内侧进行冷却,注入到两限位管板之间的冷流体将会沿着螺旋板下落,此时螺旋板上方的冷流体将会对热料流体的外侧进行冷却,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换热效果,易于推向市场。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正视图;
[0020]图4为换热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内部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
换热器主体,101

外壳体,102

热料进口,103

热料出口,104

限位管板,105

中心孔,106

螺旋板,107

换热管,108

三通管,2

内部换热组件,201

中心柱,202

管柱,203

连接口,204
‑“
U”形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1,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穿插有一内部换热组件2;
[0026]换热器主体1包括一外壳体101,外壳体101的顶端开设有一热料进口102,外壳体101的底端开设有一热料出口103,外壳体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对称设置的限位管板104,每个限位管板104的中部均开设有一贯穿的中心孔105,两限位管板104之间固定安装有一螺旋板106,两限位管板104之间还固定安装有若干换热管107,换热管107穿过螺旋板106,换热管107的顶端贯穿位于上方的一限位管板104,换热管107的底端贯穿位于下方的一限位管板104,外壳体101的外侧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三通管108;
[0027]内部换热组件2包括一中心柱201,中心柱201的顶端周侧面与位于上方的限位管板104内部的中心孔105的周侧面固定连接,中心柱201的底端周侧面与位于下方的限位管板104内部的中心孔105的周侧面固定连接,中心柱20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管柱202,管
柱202上开设有一连接口203,两管柱202之间通过若干“U”形内管204连通,“U”形内管204穿过换热管107,“U”形内管204的外壁与换热管107的内壁之间形成热料流动腔,三通管108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口203的内部,三通管108的另一端贯穿外壳体101的周侧面且延伸至外壳体101的内部,三通管108延伸至外壳体101内部的一端位于两限位管板104之间。
[0028]其中,一限位管板104位于外壳体101的内部顶端,另一限位管板104位于外壳体101的内部底端。
[0029]其中,限位管板104的周侧面与外壳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处密封。
[0030]其中,螺旋板106上开设有与换热管107相匹配的插孔,换热管107的外径与插孔的直径相同。
[0031]其中,螺旋板106的外壁与外壳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装式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主体(1),所述换热器主体(1)的内部穿插有一内部换热组件(2);所述换热器主体(1)包括一外壳体(101),所述外壳体(101)的顶端开设有一热料进口(102),所述外壳体(101)的底端开设有一热料出口(103),所述外壳体(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对称设置的限位管板(104),每个所述限位管板(104)的中部均开设有一贯穿的中心孔(105),两所述限位管板(104)之间固定安装有一螺旋板(106),两所述限位管板(104)之间还固定安装有若干换热管(107),所述换热管(107)穿过螺旋板(106),所述换热管(107)的顶端贯穿位于上方的一限位管板(104),所述换热管(107)的底端贯穿位于下方的一限位管板(104),所述外壳体(101)的外侧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三通管(108);所述内部换热组件(2)包括一中心柱(201),所述中心柱(201)的顶端周侧面与位于上方的限位管板(104)内部的中心孔(105)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柱(201)的底端周侧面与位于下方的限位管板(104)内部的中心孔(105)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柱(20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管柱(202),所述管柱(202)上开设有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计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森博特种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