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油类生产用两级热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727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油类生产用两级热交换系统,属于油类降温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级换热,通过循环软水泵对软水进行施压进入储油单元,并通过储油单元内部的热交换装置二对储油单元进行一次热交换处理,使其储油单元内部油类得到有效地降温至设计温度,再通过热交换装置一对热交换处理后的软水进行二次的热交换处理,实现软水的循环使用,使得经过热交换后的软水温度得到有效地降低,有效解决了传统循环冷却水对储油单元热交换易产生出现水垢的现象,提高了热交换系统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油类生产用两级热交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油类降温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化工油类生产用两级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冷却器是通过处理后的循环水与物料换热将物料冷却。其中对循环水各项指标有一定的要求:水质、循环水的流速、水温等,如果冷却水流速过低;冷却水钙、镁离子超标,水质不好;水温过高等就会造成换热器结垢导致换热器换热效果变差,严重会造成冷却器堵死报废。
[0003]在化工油类生产中一蒽油、芘油、闪蒸油需要与冷却水进行换热,须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且进料温度均在200℃以上,而要求冷却入成品槽温度不高于120℃左右,换热温差大,加之厂内工业循环水硬度高、浊度大,在上述换热器管程结垢严重。停产检修需要花大量人力进行管程疏通,也会在疏通中造成机械损伤,大大缩减了换热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化工油类生产用两级热交换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化工油类生产用两级热交换系统,包括储油单元、软水单元、热交换装置一和循环水单元;
[0007]所述储油单元内部安装有热交换装置二,所述热交换装置二设有软水进口一、软水出口一;
[0008]所述软水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软水泵,所述循环软水泵通过管道与软水进口一连通;
[0009]所述热交换装置一设有软水进口二、软水出口二、循环水进口、循环水出口,所述软水进口二通过管道与软水出口一连通、软水出口一通过管道与软水单元连通,所述循环水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和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单元连通。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交换装置二包括主管道、两个支管道和与两个支管道合流的集管,所述主管道竖直设置在储油单元的中部,所述主管道的顶端为软水进口一、底端与两个支管道连通,两个所述支管道远离主管道的一端与集管连通,所述集管远离支管道的一端为软水出口一,两个所述支管道均为螺旋结构且呈中心对称设置。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交换装置一包括壳体和内置散热器,所述循环水进口、循环水出口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内置散热器一体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为中空设置,所述软水进口二、软水出口二均位于壳体外侧且设置在内置散热器的两端。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置散热器为螺旋式结构。
[0013]进一步优选地,位于壳体内部的所述内置散热器内设有由平行配设的多个散热片形成的多个以规定间隔方式布设的软水流通通道和循环水通道。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壳体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风机。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安装在风机与壳体之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采用两级换热,通过循环软水泵对软水进行施压进入储油单元,并通过储油单元内部的热交换装置二对储油单元进行一次热交换处理,使其储油单元内部油类得到有效地降温至设计温度,再通过热交换装置一对热交换处理后的软水进行二次的热交换处理,实现软水的循环使用,使得经过热交换后的软水温度得到有效地降低,有效解决了传统循环冷却水对储油单元热交换易产生出现水垢的现象,提高了热交换系统的使用寿命。
[0018]2.本技术采用的热交换装置二包括主管道、支管道、集管,通过主管道在储油系统中部由顶部至底部进行热交换处理,再通过对储油单元四周的位置进行热交换处理,综合使得储油系统内部温度得到有效地控制至设计温度。
[0019]3.本技术采用的热交换装置一包括壳体和内置散热器,软水通过内置散热器内部的软水流通通道并在内置散热器作用下实现有效地降温,循环冷却水同时通过内置散热器和壳体外壁之间形成循环冷却水流通通道对内置散热器进行有效地降温,使得软水温度得到有效地降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储油单元的剖面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储油单元中支管道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的横向剖面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0025]图中:1、储油单元;11、软水进口一;12、软水出口一;13、主管道;14、支管道;15、集管;2、软水单元;21、循环软水泵;3、热交换装置一;31、软水进口二;32、软水出口二;33、循环水进口; 34、循环水出口;35、壳体;36、内置散热器;37、风机;38、导热片;4、循环水单元;41、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化工油类生产用两级热交换系统,包括储油单元1、软水单元2、热交换装置一3和循环水单元4;
[0030]所述储油单元1内部安装有热交换装置二,所述热交换装置二设有软水进口一11、软水出口一12;储油单元1通过内部的热交换装置二进行热交换处理,对其内部进行初次降温处理。
[0031]所述软水单元2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软水泵21,所述循环软水泵21通过管道与软水进口一11连通;利用软水单元2可以降低在储油单元1内部的进行热交换后存留的水垢。
[0032]所述热交换装置一3设有软水进口二31、软水出口二32、循环水进口33、循环水出口34,所述软水进口二31通过管道与软水出口一12连通、软水出口一12通过管道与软水单元2连通,所述循环水进口33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泵41,所述循环水泵41和循环水出口34通过管道与循环水单元4连通。热交换装置一3可以将经过热交换后的软水再次进行热交换处理,进一步降低软水的温度利于重复降温处理的使用。
[0033]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热交换装置二包括主管道 13、两个支管道14和与两个支管道14合流的集管15,所述主管道 13竖直设置在储油单元1的中部,所述主管道13的顶端为软水进口一11、底端与两个支管道14连通,两个所述支管道14远离主管道 13的一端与集管15连通,所述集管15远离支管道14的一端为软水出口一12,两个所述支管道14均为螺旋结构且呈中心对称设置。利用两个支管道14由储油单元1的底部向顶部进行冷却降温、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油类生产用两级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单元(1)、软水单元(2)、热交换装置一(3)和循环水单元(4);所述储油单元(1)内部安装有热交换装置二,所述热交换装置二设有软水进口一(11)、软水出口一(12);所述软水单元(2)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软水泵(21),所述循环软水泵(21)通过管道与软水进口一(11)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一(3)设有软水进口二(31)、软水出口二(32)、循环水进口(33)、循环水出口(34),所述软水进口二(31)通过管道与软水出口一(12)连通、软水出口一(12)通过管道与软水单元(2)连通,所述循环水进口(33)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泵(41),所述循环水泵(41)和循环水出口(34)通过管道与循环水单元(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油类生产用两级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二包括主管道(13)、两个支管道(14)和与两个支管道(14)合流的集管(15),所述主管道(13)竖直设置在储油单元(1)的中部,所述主管道(13)的顶端为软水进口一(11)、底端与两个支管道(14)连通,两个所述支管道(14)远离主管道(13)的一端与集管(15)连通,所述集管(15)远离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孝廉马克任傅勤斌付进孙宝平张小宝高学频谢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奥瑟亚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