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汉川专利>正文

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1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其在外杯的握柄顶端轴枢一具按压部的杯盖,按压部上端面设有一透孔而使定位元件的顶端凸出,按压部底面的轴杆底面设有一推顶块,按压部底面后侧设有一卡掣杆,通过上述结构,杯盖盖合时使用者可以手推动定位元件顶端而令内杯浮起,且在倒出饮料时以单手即可操作;欲取出内杯时,将杯盖全开,令卡掣杆卡掣于握柄顶端面,该推顶块同时推抵定位元件顶端,令其卡缘脱离内杯的挡止缘,内杯即可取出;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杯的出口部设为由上而下向前凸出,凸出部设为中空且与外杯内相通,内杯底部设有浮体,环面设有网面,上下环面还各形成一环挡止缘可供定位元件的卡缘阻挡,此结构设计,内杯不须以特定方向即可置入外杯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其主要用途是供冲泡茶叶、花茶、咖啡等食品。
技术介绍
请参阅台湾专利公告第八九二一八九二一号“冲泡器之改良结构”新型专利及美国证书第六四九四一二九号专利技术专利(以下简称引证案),其是本案专利技术人先前申请已获准的专利,该引证案经实际使用后,确实可达成创作目的所欲发挥的功效,然却亦有须再改良之处,使其更为容易操作,该引证案欲倒出冲泡好的饮料时,先将盛水杯10的杯盖取下,再板动控杆41,令卡缘411脱离与冲泡件20的卡合状态而缩入容置空间13中,该冲泡件20则借助浮筒30的浮力而上升,再以手握持盛水杯的握柄而将饮料倒出,而上述三个动作,若非以两手同时操作,否则须以数个阶段依序完成,令人仍感不便;又,该引证案的冲泡件20及浮筒30须设为配合两导轨12与盛水杯10所框围的形状,使冲泡件20及浮筒30欲置入至盛水杯10中时,须以特定的方向始能置入,从而增加使用上的不便利性,是以,该引证案仍有再改良的必要,使其所速成的功效更臻于完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在使用该冲泡器时可以单手、同时完成使内杯上升、开放杯盖、倒出冲泡好的饮料等诸动作,而提供便利性。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在使用该冲泡器时,内杯欲置于外杯中时,不须以特定方向即可置入,而提供便利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它包括一具定位元件的外杯、一具浮体的内杯,该内杯可置于外杯中升降,该内杯的上下环面设有阶级状的挡止缘,该挡止缘受定位元件阻挡,所述外杯的近顶缘设有一握柄,握柄的上端再轴枢一杯盖,该杯盖具有一可推抵定位元件以控制内杯升降的推顶块。所述内、外杯为圆筒状。所述外杯相对于该握柄的环面形成一中空凸出部,该凸出部中轴枢该定位元件,而相对于该定位元件的外杯环面另形成一由开口缘延伸至杯底的凸出部;该内杯的环面设有网面,内杯设有一具网面的杯盖。该外杯杯盖的外缘相对于外杯的握柄处延伸一中空按压部,该按压部的顶端面设有一透孔,按压部的内部设有一横向的轴杆,轴杆的下面形成一凸出的推顶块,按压部的底面后侧又设有一卡掣杆,握柄的顶端面设有一嵌槽。该供该定位元件轴枢于中空凸出部,该凸出部中形成一容置空间,凸出部的顶端设有一轴杆而可供定位元件轴枢于其上,定位元件收纳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其是由前后两纵向的支脚形成一倒U型体,其顶端形成一片状的板动部,两支脚的转折点底面形成一较大的嵌孔,该嵌孔呈外小内大,该前支脚的底端形成朝径向渐次形成一凸出的平锥状的卡缘,该定位元件以嵌孔嵌于外杯凸出部的轴杆上。该浮体与内杯一体成型。该浮体组合于内杯上。该浮体为封闭的中空体。该浮体是以具浮力的材质制成实心体。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主要是在冲泡器的外杯上端轴枢一具按压部的杯盖,该按压部的顶端面设有一透孔而可供定位元件的顶端凸出,由于杯盖以轴枢形态而速结握柄上,从而可以单手操控定位元件令内杯上升又可单手开放杯盖及倒出冲泡好的饮料;又,外杯的出口部予以设为由下而下的凸出状,该凸出部并设为中空而外杯的内孔相通,该内杯的底部设有一浮体,且内杯的内面设为全部或局部的网面,内杯的上下环面各设有一环状的挡止缘,该内杯的形状及尺寸则设为配合外杯的内孔而可置入至外杯中,通过该结耩设计,使内杯不须以特定方向置入至外杯中。由以上说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一、本技术的冲泡器可以单手操作,同时完成使内杯上升、开启杯盖、倒出冲泡好的饮料等诸动作,而提供使用便利性。二、本技术的内杯不须以特定方向即可置入外杯中,提供使用上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图3A是本技术的剖面动作示意图(一);图4B是本技术的剖面动作示意图(二);图3C是本技术的剖面动作示意图(三)。图中40冲泡器 41杯盖411按压部412轴杆413推顶块 414透孔415卡掣杆 42定位元件421按压部422后支脚 423前支脚 424嵌孔425卡缘43外杯431握柄4311嵌槽 432凸耳 432’凸耳4321嵌孔 4321’嵌孔433凸出部434容置空间435轴杆 436凸出部44杯盖 441扭转部 442缺口443抵顶部 444网部 45内杯451浮体452网面 453凸块454凸缘455中介板 456挡止缘457挡止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冲泡器40包括一杯盖41、一定位元件42、一外杯43、一具浮体451的内杯45,其中该杯盖41轴枢于外杯43的开口缘,从而可启闭外杯43,其外缘形成一中空按压部411,按压部411的上端面设有一透孔414,按压部411中设有一横向的轴杆412,轴杆412的下面形成一凸出的推顶块413,按压部411的底面后侧又设一卡掣杆415;该定位元件42由前后两纵向的支脚423、422形成一倒U型体,其顶端形成一片状的板动部421,两支脚423、422的转折点底面形成一较大的嵌孔424,该嵌孔424呈外小内大,所述前支脚423的底端形成朝径向渐次形成一凸出的平锥状的卡缘425;该外杯43形成一圆筒状而具备盛水的功能,其外环面形成一握柄431,握柄431的上端面设有一至数个凸耳432、432’及一嵌槽4311,各凸耳上设有一开口朝上的嵌孔4321、4321’,该各嵌孔则呈外小内大,各凸耳间可供杯盖41的轴杆412嵌入而使杯盖41轴枢于外杯43的握柄431上端,相对于握柄431的外杯43环面形成一中空凸出部433,该凸出部433中形成一容置空间434,凸出部433的顶端呈开放状,底端则呈封闭状,凸出部433的顶端设有一轴杆435,其可供定位元件42的嵌孔424嵌于其上,从而使定位元件42收纳于容置空间434中,并使定位元件42的卡缘425恒略凸出于容置空间434,定位元件42顶端的板动部421则凸出于杯盖41按压部411的透孔414,相对于凸出部433的环面形成另一由开口缘延伸至底部的中空凸出部436,该外杯43的内孔可供一具浮体451的内杯45置入,且可上下升降;该内杯45,其设为配合外杯43的圆筒状,并与外杯43的内孔大小相近,其底部设有一浮体451,该内杯45底面设为自中心位置凸起而朝四周环面倾斜;其中,该浮体451可与内杯45一体成型或设为组合式,且其可设为密封的中空体,或以具浮力作用的材质制成的实心体,该内杯45的环面设有全部或局部的网面,而相对于外杯43凸出部436的环面,则至少须设有网面452,内杯45的顶端设有一杯盖44,杯盖44大部分是由网面444构成,其外缘设有数个缺口442,而邻近于该各缺口442同侧的上环面形成朝缺口方向渐次变薄的抵顶部443,杯盖44的中间位置则形成一可供捏紧的扭转部441,而相对于杯盖44各缺口442的内杯45顶环面上,各形成一朝径向略凸出的凸块453,在各凸块453下方的内环面形成一朝径向略凸出的环状凸缘454,该凸缘454可供承置杯盖44于其上,而转动杯盖44则可以各抵顶部443顶抵于所相对的凸块453底面,从而固定杯盖44,内杯45的两上下外环面上各形成一环绕外环面的阶级状挡止缘457、456。请继续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具定位元件的外杯、一具浮体的内杯,该内杯可置于外杯中升降,该内杯的上下环面设有阶级状的挡止缘,该挡止缘受定位元件阻挡,所述外杯的近顶缘设有一握柄,握柄的上端再轴枢一杯盖,该杯盖具有一可推抵定位元件以控制内杯升降的推顶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具定位元件的外杯、一具浮体的内杯,该内杯可置于外杯中升降,该内杯的上下环面设有阶级状的挡止缘,该挡止缘受定位元件阻挡,所述外杯的近顶缘设有一握柄,握柄的上端再轴枢一杯盖,该杯盖具有一可推抵定位元件以控制内杯升降的推顶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杯为圆筒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相对于该握柄的环面形成一中空凸出部,该凸出部中轴枢该定位元件,而相对于该定位元件的外杯环面另形成一由开口缘延伸至杯底的凸出部;该内杯的环面设有网面,内杯设有一具网面的杯盖。4.如权利要求3所述冲泡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杯杯盖的外缘相对于外杯的握柄处延伸一中空按压部,该按压部的顶端面设有一透孔,按压部的内部设有一横向的轴杆,轴杆的下面形成一凸出的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川
申请(专利权)人:林汉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